1
上周,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送我上青云》。电影正值火热时,也听了几耳朵,说这是一部讲女性困境和成长的电影,带着这份期待坐进了电影院。
从电影院出来,路上行人渐少,在广州的老城区,穿街走巷,走近路赶去地铁,一路我在想:红砖城墙边,再一次出现的疯子,他对着胜男喊“我爱你”,胜男笑着对疯子说:“ 你再说一次。”
这个“疯子”的出现的意义在哪里?导演/编剧向我们呈现了几个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他们内心的挣扎与苦闷,他们的欲望与渴求,最后想跟我们分享的人生经验到底是什么呢?
与其说这是一部讲女性的电影,我觉得它更多的是一部女性视角下的电影,藉由女性的视角,讲了一类人的困境。(从另外一个范畴,导演和监制,主演都是女性,也算是女性电影。)
盛男(姚晨饰)是从小县城里走出来的,童年的小盛男,应该算是衣食无忧,有点家底,父亲开了一家工厂,事业有成,母亲貌美如花。按理来说,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也确实是其他小朋友羡慕的对象。但在那个家里,小盛男除了物质上的满足,似乎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记得有一次,一家三口搭飞机外出游玩,本是一件开开心心的事情,我由于第一次搭飞机,有点头晕,顶不住,在飞机上开始呕吐,这种情况下,旁边投来嫌弃的目光,我可以谅解,但是让我不能释怀的是,我的父母也跟其他人的态度一样,嫌弃我,觉得我丢人,我妈还说:“早知道就不带她出来了,真扫兴”之类的话......"
二十多年后,胜男回忆起这件事,还是会很激动.
从那时候,她对自己说:不能给家里添麻烦,要让爸妈开心。长此以往,在这种信念下长大的她,慢慢疏离家庭,家不是一个她可以寻求支持和信任的地方。更离谱的是,后来父亲出轨,出轨的对象竟然是自己从小认识的同班同学。而母亲,在她看来,除了有几分姿色,就是一个头脑简单,有点“蠢钝”的女人,自己老公出轨十几年都不自觉。
女主的这一段原生家庭,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一个人跟自己的家庭关系是不大好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初的模型,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家庭,自己最先见到、熟识的人。她父亲、她母亲、她父母的关系、她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她的同班同学,共同将她推向了接下来的人生轨道:
努力读书,考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拼命学习,想从小县城里飞出来,从那个家里飞出来,她不想像她母亲那样,浑浑噩噩过一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 ;
努力工作,成为一名突发记者,哪里有猛料,就往哪里去,不怕死也要赶往前线报导新闻真相的这种态度,远超男同事;
从这个维度看来,她一直在往前走,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奋斗,最讨厌那些阿谀奉承、一股子江湖气,巴结权贵富裕人家,想要成功的年轻人,对于金钱的态度,她也是抵触的。但是,如果从现实的维度来讲,她作为一个接近30的成年人,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抗风险能力的,没有男朋友、薪水除了刚够付房租,日常开销,一月基本没什么存款,更别说照料她父母。
她突然陷入了迷茫与困境: 我到底该怎样活?我这么努力,最后换来了什么?生病了连救自己命的能力都没有?
她既不想成为她父亲那唯利是图的商人,不想成为母亲那类一切以家庭、老公为中心,头脑简单的女性,也不想成为她同事那样为了成功,赚钱,谄媚巴结有钱人的年轻人,她看很多的名人传记,采访了很多人,见过社会百态,她还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2
所以电影最开始的一幕,镜头呈现的是盛男的现实生活:
她做突发记者,去到一个鸟不拉屎偏僻的小县城去“搜料”,碰到一个疯子,头顶一个破旧的铁水桶当帽子,说着一些不明就里的话,盛男跟他搏斗了一番,仓惶逃了出来,鼻青脸肿。去医院处理,顺便拿前段日子的体检报告,意外发现自己得了卵巢癌,手术费30万,她还差27万。
电影里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讲起,她的现实世界是崩塌,摇摇欲坠的。
她一直以来对现实世界是摒弃,是战斗的态度,亲情、爱情、友情、金钱、性的压抑,这些现实关系她都是没处理好的,既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但同时内心又是受困于“从前”的,
说到这里,片头片尾出现的疯子是有意义的,
自我救赎之前,她与自己、与这个世界是矛盾、冲突的状态。那个疯子就代表着盛男的“外在世界”,在她看来,这个社会就处于一个疯疯癫癫的状态,她是理解不了,融入不了,也不屑于去融入的。
那她最后是怎么完成自我和解,与“外在世界”和解的?
她与现实妥协/和解的第一个机会,为了筹到那27万的手术费,借由同事的介绍,接了个一个高价活,给一位暴发户李平的父亲写自传,在她看来,就是有钱人闲的蛋疼花钱挣门面肤浅世俗的事情,她是记者,手上的笔是要写民间疾苦、写社会百态、揭露真相的。但是没办法,价钱高,她还等着筹钱治病呢,要命还是要尊严?
在采访李平父亲的过程,发现这个在深山修道的高寿老人,并没有那么面目可憎,跟李平是截然不同的人,反而从各个方面都“救赎“了她,盛男的人生观更是发生了变化。他对生命的态度影响了盛男。
一是让她相信了父母是爱子女的,只是有的藏的很深,不善于表达,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就好像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李平,很普通的名字是不是?李老说:“说不定哪天那蠢小子犯了事,千千万万个李平那么多,警察还会抓错人呢!”知子莫若父,李老在一开始就已经在想着护他周全了,但这份父爱,不提及,根本是感受不到的,却又实实在在在那里。
二是,李老中风后过着清心寡欲、对生死名利看淡的生活,遇见盛男的母亲后,激发了他想再活一次的愿望。当他再一次感受到对异性的迷恋之后溘然长逝,他让盛男领悟到: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从哪儿来,还从哪儿去。
妥协/和解的第二个机会,是答应带着她母亲一同去深山采访、工作。自从父亲出轨后,基本上是将母亲晾在一边,女儿忙,老公也忙,她自己又没工作,母亲跟她讲,她要离家出走,出去寻找自我,自从嫁给了她爸,有了她之后,人生的重心就是围绕这个家庭,围绕老公,完全是失去自我的状态。在旅途当中,与母亲的间歇拉扯互怼,在这种争吵的沟通中互相表达了对对方的怨念,以及自己的感受。盛男也开始谅解了母亲,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做子女,何况在生她的时候,母亲才19岁,还只是个孩子,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怎么能做好一个妈妈?
第三个机会,是遇上了刘光明(袁弘饰),初见时,刘光明身上的那种文人书生气质,单纯、善良、精神纯粹,相信人死后,是不会消失的,会以灵魂的形式永恒地留在这个世界。脖子上架着相机,却只是用来拍云,拍了很多很多的云,青云之上,给人以遐想,似乎是一个虚无缥缈,与世无争的世界。
这种人的存在,简直是她所认识的那个世界里的一股清流,让她本来雪藏的荷尔蒙,突然分泌了出来,
她喜欢上了这个男人,有了爱,也有了欲。因为卵巢癌这个病的原因,据说做了手术后,女人是无法体验到性快感的,在这种迫切下,她主动提出了想要跟自己喜欢的男人发生关系,
但,现实情况是,刘光明落荒而逃。
现实生活中的刘光明,其实是一个乘龙快婿,嫁给了暴发户的女儿,虽然过着物欲富足的日子,却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无论是妻子,老丈人,还是其他亲戚,都觉得他是个书呆子,不通人情世故,读那么多书,根本没用,能让买车?住大房子吗?能吃吗?唯一有用的是,每当家里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让刘光明出来,当着大家的面背圆周率,喧闹作秀一把。这个场景就好像,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被大人拉出来,背唐诗,赢得大家的掌声。问题是,他是一个成年人,失去的是什么?
知道刘光明的现实处境后,盛男对这个男人的感情从喜欢,转变成了怜悯,愤怒,觉得懦弱窝囊,但其实,从刘光明身上,她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可能的将来,那不是她想要的。多少会在盛男心里产生一些观念的转变。
3
电影名字的出处是来源于《红楼梦》中的一首诗,讲的是薛宝钗想青云平步的志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上青云”,每一个人内心的欲望、矛盾、冲突或多或少地在阻碍着他们“上青云”,去到那个没有世事纷扰,一切都祥和的世界。
电影中,导演也借刘光明的口说出了自己的经验,像柳絮、蒲公英呀,为什么能轻轻松松上“青云”?因为它们够轻嘛!没有太多负担嘛,能够借风而行嘛!人生大抵亦如此吧。而如何能一身轻的活在这个社会上,最终去到青云之上,两个经验:
1、自己要够“轻”,你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对家庭、对父母、对感情、对世俗的观念,一切执念,一切让你痛苦的、阻碍你成长、前行的......,)
2、“好风凭借力”,你要学会与你周遭的环境和解。
就像电影的最后,盛男张开双手,拥抱了这个世界。
疯子对她说:我爱你。
导演这里应该是有隐喻的:当你自我和解之后,放下一切纷扰繁杂,去爱这个世界,去爱身边的人,世界也会同样爱着你。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引用了三位词人的话,说做学问做人都需要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大抵同《送我上青云》里“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从哪儿来,还从哪儿去”一个道理。
电影想讨论的东西太宏大,想要兼顾的很多,难免导致情节有些单薄和松散,我看的那场中,中途是有人提前离开的,作为电影艺术来讲,确实冲突和张力是不够的,但是冲着这个探讨的主题,我给了4颗心♥。
人这一辈子要怎样活?
人要怎样克服死亡焦虑?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