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mongodb是在2013年初,将当时一个约有500w+记录的一个mysql数据库迁移到了mongodb上,对于这种关系性不强的数据,迁移到mongodb上相对还是比较合适的。但也基本上到此为止了,mongodb在运维和恢复上远不及mysql那么成熟,导致后来运维跟不上后,也逐渐少用,因为大部分的业务需求在mysql上已经能够满足。
不要过度相信blog,技术变化太快,看官方文档才是正确的选择:官方文档;http://docs.mongodb.org/manual/
安装
- 配置官方yum源,创建/etc/yum.repos.d/mongodb.repo
<pre>
[mongodb]
name=MongoDB Repository
baseurl=http://downloads-distro.mongodb.org/repo/redhat/os/x86_64/
gpgcheck=0
enabled=1
</pre> - yum 安装
<pre>
yum -y install mongodb-org mongodb-org-server
</pre>
配置
<pre>
基本设置
bind_ip = 192.168.1.101
port = 27017
fork = true
pidfilepath = /var/run/mongodb/mongodb.pid
logpath = /var/log/mongodb/mongodb.log
dbpath =/data/DB/mongodb
journal = true
最大连接数
maxConns=500
登陆验证
auth = true
副本集配置
replSet=example
oplogSize =1000 #同步日志大小(MB)
开启简单web监控
rest=true
使用追加日志方式
logappend = true
开启慢查询日志
profile=1
slowms= 100 #记录超过**ms的慢查询记录
</pre>
运行
<pre>
service mongod start
chkconfig mongod on
</pre>
副本集
副本集相当于mysql中的主-从架构,每个节点的数据都是同步的,但在mongodb中增加了“仲裁节点”,只用于节点的负载分配计算,不参与实际数据的存储。
如果只剩一个副本集服务可用时候,则该服务会被设定为SECONDARY,此时默认将会不可读写
- 设置副本集名称:在同一个副本集的 mongodb 的config文件增加:
<pre>
replSet=example #副本集名称
</pre> - 安全验证
关于 keyFile:http://docs.mongodb.org/master/reference/configuration-options/#security.keyFile
- 生成公共key验证文件,例如:通过OpenSSL 生成一段随机key(openssl rand -base64 n ,n代表长度)
- 修改key文件的用户组(mongod:mongod)、读写权限(600)
- 在/etc/mongod.conf 添加配置
<pre>
keyFile=/data/DB/mongodb/key
</pre>
keyFile路径自行定义
- 登陆任意一台mongo服务,执行rs.initiate(cfg),cfg 为配置的内容(arbiterOnly 设置为仲裁服务,不做数据存储);
<pre>
{_id:"example","members": [
{_id:1,"host":"192.168.94.112:27017","priority":2.0},
{_id:2,"host":"192.168.94.113:27017"},
{_id:0,"host":"192.168.94.120:27017","arbiterOnly":true}]}</pre> - rs.status() 查看状态
- 通过mongodb的rest服务查看如下
更改副本集配置
通过 rs 的命令重新加载config文件,rs.reconfig(cfg),注意必需在 主节点所在服务才能重新加载配置。
备份与恢复
备份通过SECONDARY的机器进行备份,避免影响数据写入
- 在主库中 执行 use admin、 db.fsyncLock(),写入缓冲数据并锁表
- 在同步完成后(rs.status()查看),在从(副本)库运行 mongodump -d ***** -o /****
- 在主库 执行 db.fsyncUn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