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完 璧;图片提供:陈志强;摄影:完 璧】
如果有人说,以前老成都的御河能行船,你可能不知所云:御河,在哪里?在那条河边长大的我就知道,在过去的老成都城内,确有一条御河,分东御河和西御河,位置就在天府广场省展览馆和体育中心一带。御河引金河之水,自当时的新声剧场以北,经西华门街,围绕皇城,再经东华门街流入染房街,金河恰好又从那里经过。
据载,御河是一条人工河,因皇城的修建而碧波荡漾。而所谓皇城,则是约在五代时期(公元907年),“前蜀”王建称帝成都时下令修建的都城,其子王衍嗣位,又增筑宣华苑;“后蜀”孟知祥之子孟昶再对皇城大加改建;明太祖朱元璋在前后蜀宫殿的遗址上,为其第十一个儿子朱椿修筑了藩王城(蜀王府),全用砖石砌建,非常坚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大西帝国,藩王城又成了张献忠的皇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张献忠撤离被毁的蜀王府旧址,修建了供全省会试之用的贡院,主体建筑有明远楼和致公堂(记忆中,皇城圆拱门洞有三个,明远楼有三层,飞檐斗拱,金碧辉煌,有些像北京的天安门)。蜀王府规模很大,大约东至今西顺城街,南至红照壁,西至东城根街,北至骡马市,在城中心占了一个长方形地带。据明正德《四川志·藩封·蜀府》载:蜀王府“砖城周围五里,高三丈九尺。城下蓄水为濠,外设萧墙,周围九里,高一丈五尺。”环绕皇城的“濠”称御河。可以想象,当时宫殿巍峨似小紫禁城,又引水绕宫城为御河,御河和皇城内的龙池相连,河上舟楫往来,好不热闹。
2003年8月的一天傍晚,民工在市中心东华门南街道路改造施工现场作业时,从离地面仅几十厘米的地方挖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石龟。当时成都市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据报道:被挖出的石龟头部就有1米多长、约80厘米宽,造型精美,嘴部、眼睛和颈部的花纹都十分逼真。附近几位老人讲,这里原来是老成都的东华门,以前的御河就是流经此地,石龟应该是放在城门边镇河用的。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专家分析,这应该是一块龟驮碑的一部分。
御河为何不见河呢?1970年12月,因需要被填埋。从此,御河便在成都的地图上消失了。在此之前的1968年,老皇城旧址上的明远楼和致公堂等古建筑被拆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