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近半个多月的支出账单,已经超过一万了。半个月就花掉了我一大半的工资,想想这个开销还是挺夸张的,以前总是不记账,每个月到底花了多少也没个底。现在仔细一想,这几年过去了,我依然停留在月光族的水平。
可能在别人眼里,我们生活在深圳,有房有车,也算是都市小白领,至少也有个几十万以上的存款吧。可是,谁又能看到每个月固定的房贷车贷支出,吃个大餐也要纠结好久。工作不开心,不敢轻易说辞职,更不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工作八年了,发现职业发展越来越艰难。经验累积,收入增加,就必然追求更好的岗位和待遇。不再像以前那样,干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工作之余,有一群吃喝玩乐的同事,每年有固定年假,可以计划一次不错的旅行。
可是随着年龄增长,职业的转变。似乎更多地精力要放在工作和家庭上,每年一次的旅行计划也无法实现。不光是没有假期,更多的是怕花钱。于是总感叹青春易逝,远行太难。不知不觉就到了三十出头,总想着趁现在还没有小孩,还有美好二人世界,却难以去享受。
最近也总听说一些老同学的情况:谁谁升职了,谁谁创业当老板,谁谁换了大房子……听到的都是让人羡慕的好事。虽说好多人生活在二线城市,甚至是小县城,但朋友圈里天天晒大餐,晒旅游的却总是他们。
除了羡慕嫉妒恨,更多的是无奈。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我们,看似风光无限,却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幸福与否,一对比便知晓。
幸福,我不禁对这个词的定义表示了怀疑。因为总看到各种新闻报道,列出一个所谓的幸福指数排行榜。然后就是一线大城市名列榜尾了。姑且不说这些数据如何统计而来,但幸福如果真的能这么绝对地被估算出来,那也真的是太“形式化”的幸福了。
相对于这种“宏观”的幸福论,我想每个人更关注的应该是自己内心的富足。其实这种个人感受的东西,往往更是隐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无关于职业和收入,更无关于地理位置。
或许在朋友圈里经常晒旅行美照的小城青年,也有自己要面对生活压力;每天奔波在地铁与出租屋之间的都市上班族,却能有充实和积极的心态。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却看不到真实的内心写照。有可能当老板的比上班族赚得多,但都市白领又比县城机关单位收入高……但不管经济情况如何,生活的快乐与否,往往取决于你自己。
其实,贫富只是相对的,幸福却是绝对的。
例如,深夜加班归来的一碗热汤,疲惫应酬之余老友的一句问候,完成业绩以后领导的肯定和赞赏……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幸福的源泉,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