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剑影紫金山
杨永生
海拔1600米的紫金山,一年四季一场风,构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奇缘。
山竣风高,日露刻秀;地险兵勇,硝烟弥漫。这里的仙气与杀气如雾蒸腾,似浪翻涌。从春秋战国到中华共和,一直是兵马刀戈,血染烽火。就这么个杀机腾腾之地,偏偏又是风光秀丽,览胜之所。黄龙的八大景观,有四处都在这里。
紫金山,北靠奕奕梁山,脚踏滔滔洛水,面对巍巍华山。是八百里秦川通往西北黄土高原的一道屏障,这里眺望三百里开外的潼关,如在指间。因此,人们称之为“望关岭”。千百年来,闻名遐迩的紫金山,以她特有的风姿,铸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望关岭上那座宏大的曹溪寺院,传为八仙之一的曹国舅的修道处。始建于明万历甲午年间。寺前镶嵌着一汪明净的自然仙潭不溢池。据《澄城附志》载:“池方数丈,深五六尺,源出寺东山巅,注而不溢。”迄今,仍是旱之不竭,涝之不溢,神幻千古。难怪明朝洛川县令萧九成专程临池赋七律:“台殿苍茫一经中,地联海国属神通。净盅贮水澄三界,宝藏腾云涌碧空。派接祗园驯鸟语,杯分元度响松风。降心偶诵西来偈,听取支公说不穷。”至此足以可见,望观岭上的风情万种。
不溢池,一水点二谷;一胜揽三景。“罗谷丹霞”在其东,晨阳初升时,霞光万道,彩云悬挂,蔚为壮观;“云门素练”绕西行,谷口若门,白云缭绕,溪流涌动;正南壶山形如钟,山周古柏葱郁,景色秀丽。据《文献通考》记载:“壶山,近临不溢池。明世宗嘉靖二十六(1547)年十二月十四日,紫金山昼夜大吼如雷,至二十七日夜,山忽中断,东西三里,南北五里,壶山南移。”而今,在不溢池中观壶山——“青山水倒映,明丽韵无穷。偶而白云过,时时鸟飞声。风草染四季,祥鱼玩世情。雪去春又绿,夕阳恋池红见《心溪流韵》诗集”。
但是,紫金山的土地含量,不仅仅是她的天然之奇。而更重要的是她那“腥风血雨”的历史。
早在春秋晋文公三(前634)年,秦穆公伐晋取王官城,军帐大营就设在这里。从此,紫金山的烽火硝烟,就喧闹了起来。铸成了千年重防“紫金关”。
紫金山的置高处,有座方圆亩余的坟茔,传为燕国刺客荆轲的安息处。公元前227年,秦始皇兵伐燕国。燕国太子丹派荆轲献督亢地图,藏匕首于图中,谋刺秦始皇。“图穷匕首现”,秦王跃身而起,围柱而转。俩人在金銮殿上,围着粗大的殿柱追旋良久,荆轲一撒手,匕首奋力投向了秦王。但没能击中,却射在了殿柱上,使殿柱轰然起火。这时,秦始皇拔剑斩杀了荆轲。随从秦舞阳见壮提起荆轲的头颅,越墙逃走。当他绕城躲驿,行至紫金山时,一彪伏兵挡住了去路。情急之中,秦舞阳将荆轲的首级安埋在这里之后,他就死在秦军的千刀万箭之下了。
顺荆轲墓,极目南望,梯形地台,弯蜒盘旋,犹如粮茓,云螺而上。这里每一个台阶,就是一道防线,泥土里浸沁着将士的血腥和充满着民族的豪气!
据说,魏国大将庞涓也长眠于此。紫金山望观岭上的庞涓墓就有四座,是真是伪尚无可辩。由此可见,庞涓在魏国的地位之高,疑心之重也。虽死犹诈,防人之心仍难泯灭。
从紫金山上的魏长城观而研之,东边的将军台到西边的淤泥城,无不昭示出魏惠王时代军防阵容的强大。
不溢池下的孙斌洞,更富有传奇色彩。一说为庞涓迫害孙斌之洞,可容百万雄兵。洞深难测,里边泉水叮咚,水大过膝,无人敢而涉探。
严冬来临之际,洞的四周呈现出一座宏大的冰宫,至悬崖峭壁,龙贯而下!晨阳普照,冰崖更加灿烂多姿,使诸多奇心游士云集观景,举机留影!去扑捉那大自然的美丽瞬间。据《澄城附志》载:“孙斌洞为一名风谷。其深叵测。天降风,洞中先有声,响震崖谷,风欲息,复如初。半崖有石蜜宫,俗名蜂窝崖。俱号一方名胜。”
在两千六百年后的1948年8月8日,著名的“壶梯山战役”,又天巧地合的发生在这里——共产党的西北野战军与国民党的胡宗南整编军,摆开了战场。双方布军二十万,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战例。也是后来军事战略的研究课题。彭德怀总司令的前沿指挥所,就设在紫金山的北洼处。指挥所的四周,山势巍威,谷幽荡旋,古树丛郁。广袤的山野呈现出一种骁勇之气。
特殊的山风溪水,构建了紫金山的“奇秀”与“雄霸”。六十花甲,轮回旋转一切都归属于自然的造化了……
————————————————————————————
杨永生【笔名:尘野、九天、黄龙、绿洲、揽月】,陕西黄龙人。作家、副研究员职称。系首届黄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首届黄龙县作家协会主席:《黄龙》杂志主编;《绿土地》文学报主编;《黄龙之窗》总编。著有:《民间故事集》、《民间歌谣集》、《民间谚语集》、《绿土地》文集、《龙乡之韵》、《风华野史》、《龙乡后土》、《开怀饮放声歌》、《龙坛长吟》《心溪流韵》等。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西安市秦砖汉瓦研究会理事;延安市作家协会理事;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心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西安研究院研究员;黄龙县政协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