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参考Coursera上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的自然语言处理课程。
文本是什么?
在自然语言处理问题中,我们可以讲文本当成是下述成分组成的序列(sequence):
- 字
- 词语
- 句子
- 段落
- 文章
- ...
本文主要以词语来举例。
token
什么是 token 呢?
可以将 token 认为是语义处理过程中的一个有意义的单元;
token 可以是字,词,段落等等。
tokenization
自然语言处理的第一步通常是 tokenization,即将 输入的文本(sequence)转换为 token 的过程。
由于中文的表示与英文不同,英文中通常有空格来标识每一个单词,中文没有明确的标识,所以中文的分词比较复杂;
通常使用而言,一些常用的分词库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
eg. 使用 jieba 将一段文本分词。
import jieba
seg_list = jieba.cut("我来到北京清华大学", cut_all=False)
print("Default Mode: " + "/ ".join(seg_list))
> 我/ 来到/ 北京/ 清华大学
上述例子中的过程就是 tokenization 过程。
tokenization normalization
仅关注中文处理可以仅看概念
英文预处理过程中的第二步叫做 tokenization normalization
这个过程是指 将相同含义但是不同形式的词转换成同一个词(token)
eg.
- wolf, wolves -> wolf
- talk, talks -> talk
通常有两种方式来实现这个过程:
- 词干提取(stemming)
- 词性还原(lemmatization)
因为我想主要集中在中文预处理,所以这两个过程就不叙述了,可以通过 nltk.stem.PorterStemmer 和 nltk.stem.WordNetLemmatizer 来实现这两种方式。
标点符号
在将文本转化为 token 的过程中,标点符号仅对阅读有用,而对语义理解没有太大作用。
eg.
我来到北京清华大学
我来到,北京清华大学。
上述两个句子的语义完全相同,而在 tokenization 过程中却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所以在文本预处理过程中需要去除标点符号。
停用词
和标点符号相似,在文本预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去除之如“着”,“和”等一些对语义理解帮助不大的词,这些词就被称为停用词。
常用中文停用词下载地址见文章末尾。
英文停用词可以直接用 nltk 提供的
import nltk
nltk.download('stopwords')
from nltk.corpus import stopwords
可以在停用词中加入标点符号,这样就可以统一两个过程。
总结
本文主要将了文本预处理中的几个概念:
- 文本的组成
- tokenization
- 标点符号和停用词
下一篇文章将继续讲解 文本向量化表示的方式(传统机器学习):
- BoW
- BoW + n-gram
- tf-idf
参考文献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language-processing/home/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