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这段视频,也看了环球人物杂志对黄磊的采访报道。突然之间也想谈谈早恋这个话题。
(一)
什么算早恋呢?
我想,如果单相思算早恋的话,很多人的早恋,都是从单相思开始的。
我在小学的时候喜欢一个同班女生,是属于单相思那种。那时候比较害羞,从来没有单独和她说过话,更没有单独在一起相处过。同学们一大群时,能远远地看着她,自己的心就砰砰地跳。如何来解释她会成为我的单相思对象?我觉得这是无法解释的。在那么小的年纪,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吸引,外貌自然会占据很大部分,这甚至可以看出一个人在未来的审美取向和对美的理解。
至今我还记得,小学毕业后,我们去了不同的中学,她放学后会路过我门家口。于是,每天放学,我都会急匆匆地赶回家,好在我上的中学离家不远。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坐在大门口,只为了能赶在她放学的时候看她一眼。有时候偶尔她看到了我,远远地冲我笑一下,我就会觉得这一天十分美好。有时候时间不巧,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没有见过她放学的身影,心里就会有些空落,像丢了魂一样。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久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那种感觉,我一直都没有忘记,偶尔回忆起来,好像又发现了另一个我。
该如何限定这个早恋的时间呢?
基本上可以设定为中学这段时间,而对象,多数情况下都是同学。
同学之间本来就是有感情的。那段青葱岁月,无忧无虑的年纪里结识的人,是最容易成为一生的朋友的。
成年以后,我们会发现,年纪越大,越难以交往到长久的朋友,就算再努力,仿佛仍有一只手,不是把你拉得很远,就是把对方推得很远。我们小心翼翼地,唯恐违反了人性丛林里的法则。
可是,无论人到了什么年纪,只要我们有血有肉,就需要感情的浇灌,亲情,爱情,友情,一个也不能少。这时,我们很容易怀念过往的那些感情,也企望通过追溯过去的感情,来填补一下现实内心情感的空落。很多十几二十年不见的同学重逢,大家心潮澎湃的,不是现在的感情有多好,而是那时的感情太纯真。我们彼此帮助挖掘出那份久违的感觉,只是为了告诉自己,我们还可以寻找到真实的情感,那怕那是十几年发生的了。
这份感情里,也包括早恋。
所以大多数时候,所谓的早恋其实只是一种友情的变种。和最喜欢的异性同学交往的最多最亲密。这种关系,很多时候就被人为定义成了早恋。
中学生的年纪里,对感情不会思考得太多,更不会看得那么深刻,跟着自己的感觉行事,自然也会模糊了友情与爱情的分界线。如何看清楚这条线,唯有经历过,才是看清楚的唯一方法。所以,从个人情感的角度讲,早恋并不是坏事。正如黄磊所说,女儿如果在15岁发生恋爱,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二)
很多网友感慨,拥有这样的老爸,夫复何求。
也有人说,这样毁三观的态度,现实中仍是寸步难行。
不得不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上。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早恋永远不会得到莫许与认可。
中国的教育体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太少的可能性。在中国家庭观念中,考大学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让孩子学艺术,学体育,学各种特长,也不过是为了这条路走得更踏实些。既然如此,就要做些“存天理,灭人欲”的事情。家长们想当然地将此理解为成长的代价,甚至是成功的代价。可见他们对成功的理解,又狭隘的可怜。
家长们也会感觉孩子可怜,可是他们找不到一条可疏不用堵的办法来更好地帮助孩子处理感情与学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做这样的家长很无耐。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可怜,可以解释成无耐与妥协。
如果想在其中找一条可行的办法。当然不是去参照黄磊,毕竟黄磊拥有的条件与环境,是中国大部分家庭望尘莫及的。那么,就算我们现在做不到支持,起码也不要因此去伤害孩子。
理解是第一步,而我觉得仅仅是理解还不够,你要有所行动,走出第二步。否则理解也只是口是心非。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你想让他过清心寡欲的生活,将精力放在学习上的好学生。但你也应知道,做学生如做和尚,在十几岁的年纪里,岂不是要了他的命。所以,你能做到让他80%的精力在学习上,就必须任那另20%由他来自由支配。并且,你要使出80%的劲儿来支持他那20%的活动。
我的女儿与黄磊的多多年纪相邻,我不知道她会在几时发生恋爱,而那时我的态度会如何,现在为自己下定论还为何尚早。毕竟我也是凡夫俗子一枚。
那就用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举个例子吧。
在几个月前她的生日,我给她买了一部手机。她很开心。刚开始她妈妈还有些担心,担心她会玩手机太厉害,毕竟她还太小,自律性不强。
我也清楚,有了手机之后,她一定会在手机上花去很多的时间,就像我们大人一样。但是,我却觉得,给她买了手机,利大于弊。
在买手机之前,我就已经和她讲好了条件。一是玩手机的时间要有度,我们会监督她,你要接受监督并遵守,否则就会付出代价,没收手机。她为了能长久地拥有手机,当然会答应的。这其实是对她自律性的一种锻炼。
第二,现在老师布置的很多作业都是通过app,有了自己的手机后,其实她完成作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都加强了。不用和大人抢手机用。而且,我们还在她的手机里装了很多英语学习的应用,要求她每天都读,养成习惯,目前看来,她做得还不错。
当然,她会在自己的手机里装一些游戏,看一些动画片和韩剧。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为了能够长久的拥有手机,她一定会遵守父母提出的条件,这是一种良性的引导,而不是压根不允许她用,这几乎也是做不到的。
而且,我发现,有了手机之后,她其实变得更成熟了,也懂得了网络社交的一些规则。她与同学在微信上聊天,建群,知道QQ上哪些人不能加,不能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她给手机设置了密码,每次我们要看,在经过她允许后,要她先来解码。我没有觉得不满,反倒为她懂得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而感到高兴。
如果你想更好地保护你的孩子,就应该给他拥有隐私的空间。
而我的一位同学,她的儿子已经在读高中,也不可避免地恋爱了。她跟我讲,他们曾开诚布公地谈过这个问题。她问孩子是不是恋爱了,孩子没有否认。她问是谁。孩子没有告诉她。后来,她通过自己的手段知道了是谁。但是孩子并不知道她知道。到此时,她一直没有做出干涉他们的事情。
有一次,孩子告诉她要去同学家过生日,很多人,要过通宵。同学告诉我,那天,她愉愉地往孩子的包里塞了一盒保险套。然后微信他:别伤害到女孩子,别给你妈惹麻烦。
那边回复:Ok。
自此,母子之间的默契已然有了。
未来,如果我的孩子早早地恋爱了,我希望在他们约会的那个大雨天,我是那个打着伞去送她的人。
我还会对那个臭小子说,如果你敢伤害她,我说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