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要清晰
每个人的大脑就好像一个操作系统,而所谓“思考的操作系统”则是由一个个概念构成的。因此,在概念不同的人之间,无法产生有效的讨论。
比如,李笑来关于“聪明”的概念的认知。他认为,所谓“聪明”,是习得的,是积累的,是可以不断成长的,甚至可能是完全没有上限的。他对“聪明”这个概念de 定义:
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
(1)看他的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2)看他的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2.关于“生意”的概念
生意大抵有如下几个层次:
(1)满足温饱的生意。
(2)能够赚钱的生意(温饱之外还有富余)。
(3)能够成长的生意(富余越来越多)。
(4)具有成长率的生意(包含一个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想过的概念:成长率)。
3.关于“创业”的概念
(1)理论上,做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生意,真的谈不上是“创业”。
因为这种“生意‘总体上就是脆弱的,甚至可以说是脆弱无比的,它从一开始就只能于各种事实上无法战胜的敌人作对:
从微观上看:不动产成本(例如房租)不断上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竞争者数量越来越多。
从宏观上看:社会的每次经济结构变化对它们来说必然是一场浩劫。
所以,绝大多数能够满足温饱的生意,最终被证明为“不会长期赚钱”。“长期”本就很难做到,若长期只能满足温饱,又有多大意义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得修订一下“创业”得概念了:
不能不断成长得生意,谈不上是“创业”。
(2)真正得创业者拼命思索的不是“怎样赚钱”,而是“怎样成长”。
如果没有成长,那就退回去了,变成“温饱生意”了,因为有一个每个人都看不到但都受其影响得东西——通货膨胀。
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一件事:
在我们的思考上添加一个维度:长期。
真正厉害的创业者,考虑的不仅是“怎样成长”,更是“不断成长“(即,长期成长)。想想就能明白,能够成长事实上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如果”创业“是这么定义的,那就很难是”万众“的事情了。
所以,当鼓励”万众创业“的时候,其实是在鼓励“万众”自寻出路,自力更生。
应该(只)仔细考虑成长。
(3)“成长率不断提高的生意”
那些天天琢磨如何保持“成长率的创业者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请注意,都不一定是“提高成长率”,“保持成长率”已经是难上加难再乘以难了吧?
没有“成长率”的创业公司,不值得风险投资进入。
再翻译一下,就是:
在风险投资者眼里,“成长率”是最重要的。
李笑来是很敬畏“关键知识点”的。在很多时候,“关键知识点”明晃晃地摆在那里,貌似所有人都能看到,但大多数人就是“视而不见”,比如“成长率”。李笑提及每次复盘自己的决策过程,结论总是一样:
当初我在选择的时候,要么干脆忽略了某个必要条件,要么没有在某个必要条件上做到足够苛刻——就这么两个原因,没有其他。
在他曾经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成长率”这个最必要且重要的指标不够苛刻,就只能“自己选的自己受着”了——即使侥幸获利了,也只不过是“拿着火把穿过火药厂”而不自知的傻子。
“关键知识点”的奇妙之处也在这里。它太宝贵了,以至“无价”(“没有价格”/“没办法有价格”):第一,你出多少钱都可能没用,因为前提是我愿意讲给你听。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我想要多少钱也没用,因为那“关键知识点”通常是“公开的秘密”,每个人都知道,或者说,“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早就知道”。
以上的文字,如果你仔细思考过,“反刍”过,可能会得到一个非常严肃的结果:
当研究一个创业点子的时候,如果你能调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对“成长率”的验证上,哪怕只是用小时去思考,你得到的结论的质量,也很可能与国际顶级投行专家得到的结论的质量相差无几。
这绝对是事实,也是“关键知识点”力量的体现。在“关键知识点”面前,立竿见影的效果真切地存在着。
好了,你可要天天想了:
你曾经考虑的“生意”,究竟属于哪个类别?它为什么属于那个类别?你有没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