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前的叨叨絮絮:笔者北京大学理工科硕士一只,读书期间,创业两年,未遂。希望把自己的创业经历记录下来,具体点,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失败经历记录下来,通过这些感悟和现象,希望能为长江后浪们起到一点借鉴的作用。在这里,我只讲心得体会,只讲自己的经历,不谈投资人宣扬的那些大道理,讲再多的道理,熬制再多的鸡汤,你仍然也未必能过好这一生、未必创业能成。
5.3 改变人生的一课(3)
上一节说到,赵老师让我回去研究下相关公交数据。
晚上回去,我立刻搜索了相关的数据,从北京统计信息网上找到了《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援引数据如下:
公共交通:年末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813条,比上年末增加34条;运营线路长度2057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28公里;运营车辆22486辆,比上年末增加340辆;全年客运总量49亿人次,比上年下降4.9%。
链接:http://www.bjstats.gov.cn/tjsj/sjjd/201511/t20151123_320885.html
[ 注:额外补充一句,这一类的数据信息统计网站,包括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对我们后面做决策有很多的作用,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个创业者都应该首先想到的地方,这比百度出来的数据可信度高多了 ]
根据这个数据,我算了一笔账:
1、全北京有22K辆车,考虑上车辆维修了,可能每天有90%的车在运作,那每天就有22K*0.9=20K。[注:对于损坏率这个数据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把握,也只是估算吧,不过不影响总体的估算情况]
2、如果每辆车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不间断运作,每天估计要运作16小时,不考虑考虑司机轮班,因为这个没有有太多关系,因为人轮班但是车总不至于闲着吧。考虑每两个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间,假设一辆公交车在两个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间为5min,那么一辆车每天总共要经过16h/5min≈200个站点。
3、如果每班公交在每个站点的到站时间只奖励一个人,每人奖励1RMB,这么算下来,一天的奖励支出为:20K*200*¥1=¥400万/天
算完这个过程我吓坏了,这还是在每个站点只考虑奖励一个人的前提下,这个每天的支出有点太恐怖了,这个数据至于算没算错,其实现在我觉得也不好评判,至少现在还是觉得合理的,但量级估计应该是不会错的[ 欢迎各位读者来评判 ]。
我把这个数据告诉了赵老师,赵老师也是沉思了好一会,倒没有对我的数据真实性表示怀疑,感觉也是在思考出路。在见他之前,自己已经觉得这个方案不靠谱了,哪怕每天的补贴量为40W,月支出都要达到1200W,更不用说日支出了,对于一个初创起来来说,这是很大挑战,更是最差的方案。
所以,当时我们都否定了这个方案,那天后来,赵老师给我叫过来另外一个北大的师兄,其实叫师兄都不知道合不合适,毕竟中间差了几乎一代。他曾经一直在LBS领域进行创业和探索,用他自己的话讲“太爱这个领域了”,不过也是屡屡没有成功,包括这个实时公交的问题他也思考过,不过实时公交sh谁也拿不到,所以那次谈话更多的是让我确认了这个项目在目前阶段模式的不通。
经过这个项目,我更加深入的思考依托补贴的方式来占领市场的方式,没有强烈的反对,但始终认为不是一个健康的模式。适度的补贴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到最后,一旦停止补贴,用户就锐减,这种模式就根本不行,一个企业终归结底考虑的是盈利,找不到盈利的方式,单纯的把用户拉升起来,用户的忠诚度不高,地基是不牢固的。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在初期及时的做了刹车,至少在我当时的能力范围内,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从这个创业过程,我也自己总结了几点,这几天尤其是适用于学生身上,尤其是一个无创业概念,但是天生想法不断和爱折腾人身上的通病,或者换句话说,起初为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所付出的代价。
1、没有明确的目标,以为有产品就可以了,或者简单来说,以为做个APP就迈上了创业的光明大道,殊不知产品的定位更重要。这个问题,其实从我和成都的团队身上,很清楚,产品应该说没有定位,或者定位错误,上来就先实现,但是目标客户定位错了,会直接导致后面的路怎么走。
2、往往起源于一个比赛活动赚点零花钱,而没有真正做下去的意思,被动上了创业的班车。不用说了,我觉得这是泛滥在学生创业最严重的问题,一个学生有时候创业不是因为自己想创业,而往往是参加了挑战杯或者像我一样参加了创业课,一不小心,自己的项目让别人看中了,单纯的为了创业而创业,没有经过仔细的市场分析和考察,就鲁莽“上车”。
3、对自己产品或者项目没有明确的规划,甚至没有信心。这里我不知道合不合适做出这样的结论,从我的感觉来说,实时公交这个项目,团队并没有真的信心做下去,因为从我多次的求证来看,从来没有得到一次肯定的回答,更没有感觉到要坚定的做下去的信念。创业课上我所听到的项目,包括当时正在做的,现在没有人还在做当时的项目。不过,有一点要肯定,虽然大家都不在做当初的事情,可是大家其实谁也没闲着。
4、看清楚你擅长做什么,你明面上很明显撬动不了的资源不要随意去触碰。大学生这个群体,我觉得擅长的领域有四个:
教育,学而思从创始人自己做家教起步;
校园相关的创业,ofo从校园里面大家共享用车开始;
高科技创业,从自己擅长的技术,经过专利成果转化,不适合长产业链的模式,只适合轻资产的,例如Face++,人脸识别算法,期初做的时候还在学校,而现在已经是支付宝刷脸支付的支撑平台;
餐饮,张天一的伏牛堂。
归结来说,这几类是每个学生都会接触的东西,自然熟悉,反而让毕业多年的来做,还不一定做得好,因为最了解学生群体的还是学生自己。除了这几个领域,成功的概率会极小。
这个项目的结束也意味着下一个项目的开始,从下章开始讲述历时两年的项目是如何“折磨”我的~~~
将连载的文字整理了一个目录,目录会不断更新,如果喜欢,欢迎点赞,不见得写出多么深刻的话,还是前面的絮叨,只写经历,不熬鸡汤。点击下面的链接跳转到相应连载目录和下一章。
【目录】
【下一章(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