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是贾宝玉身边的头等丫鬟,怡红院里的晴雯看起来身份和袭人差不多,实际上她只是一个月拿一吊钱月例的二等丫鬟,而袭人是一个月拿一两银子月例的一等丫鬟。因为袭人虽然在怡红院服侍,但是她的编制还在贾母身边,本名花珍珠,小时候家里穷,为了不让老子娘饿死就卖入贾府,最初是贾母的八个一等丫鬟的其中一个,最先伺候了史湘云几年,等湘云回了史府,贾母才派她伺候了贾宝玉。
贾宝玉最是杂学旁收的高手,见她姓“花”,就给起名袭人,出自“花气袭人知昼暖”,贾政听了这个“刁钻”的名字,指责宝玉是“就爱在浓词艳赋上下功夫”。话说回来,贾宝玉身边的丫鬟和小厮的名字的确都非常诗意,女的叫“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碧痕、檀云、茜雪……”,男的叫“茗烟、锄药、扫红、墨雨、引泉、扫花、伴鹤……”。
袭人是曹雪芹笔下很重要的一个人。出场次数非常多,在她身上的笔墨之重甚至超过了十二钗里的好多人。许多人觉得袭人是奸诈之人,是王夫人放在怡红院的内奸,是害死晴雯阻碍宝黛爱情的坏人,说袭人自诩是宝玉的“准姨娘”,一心巴结着宝钗等等。可我觉得这些都是误读,我认为曹公笔下的袭人并非坏人,甚至我还认为曹公是很喜欢袭人的,对比其他女子的悲剧命运,曹雪芹给了袭人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一部红楼,万艳同悲,除了十二钗,贾府的丫鬟们的结局也是各种悲剧:秦可卿死后,身边的两大丫鬟一个被迫殉主,另一个永守墓地;大观园里“心比天高”的晴雯被逐出府后病死,金钏儿受冤枉后跳井来自证清白,有“副小姐”名头的司琪被逐惨死;紫鹃在黛玉死后出家为尼,荣国府最有地位的丫鬟鸳鸯,在贾母去世后为了躲开贾赦的淫威也只能殉主自尽……而袭人最终在贾府衰败后嫁给了蒋玉菡,做了正房太太,这个结局虽然比不上娇杏当了官太太的结局来的走运,但对比其他丫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
袭人第一次正面出场的一段评语点出她的性格——“这袭人有些痴处,伏侍贾母,眼中只有贾母;服侍宝玉,眼中只有宝玉。”正因为袭人对宝玉的痴心,才会促使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从“是不是对宝玉好的”角度出发的。曹雪芹给袭人的评价是“贤”,这个贤字也肯定了袭人的为人,如果袭人是个坏人,曹公也不会把这个字赋予她。
书中最容易让读者觉得袭人工于心计的情节应该是第三十回,袭人在宝玉挨打之后对王夫人说了一番话,建议让宝玉搬出大观园,得到了王夫人的支持,换来了王夫人默许的“准姨娘”的位置。我觉得袭人这番话完全是出自真心,古代男女有“七岁不同席”的讲究,而宝玉都十四五岁了还成天和姊妹在一处胡闹,不求上进,万一做点出格的事情,传扬出去是会让整个家族蒙羞的。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公子哥们在成亲之前收几个丫鬟在房里是平常事,可是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自由恋爱却是礼法不容的。
袭人是一个奴性十足的人,比不上晴雯的“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烈性,做了宝玉的婢女她就是一心为宝玉着想,不会思考她认为好的事情是不是宝玉想要的。所以她才会苦口婆心的劝宝玉上进,才会要求宝玉不管是真的喜欢读书还是假的喜欢读书,都要在贾政面前装出一副爱读书的样子来,不要叫老爷生气,好少受棍棒之苦。
袭人并非刻意阻碍宝黛相爱,也不是故意巴结宝钗,她平日里的行为不是出于私心,而是本能。她是宝钗的影子,性格里恪守封建礼教,她深知宝玉对黛玉的心思——“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贾宝玉唯一一次大胆向林黛玉诉衷情,想给黛玉一颗定心丸,却误把来送扇子的袭人当作林黛玉。
极端热烈却极度克制的爱情,是一种疾病,谁碰上了,只能是饱受煎熬,这种煎熬宝玉和黛玉日日受着,跟在黛玉身边的紫鹃清楚,所以才有深夜对黛玉说的贴心话。而跟在宝玉身边的袭人更是清楚宝玉的煎熬,她深知宝玉的性情更怕宝玉做出错事害了自己也害了黛玉。所以才有了王夫人跟前这样一番话:“论理宝二爷也得老爷教训教训才好呢!要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还要做出什么事来呢……”;才有了建议宝玉出园的苦心“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有是两姨姑表姐妹,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王夫人看中袭人正是因为她是真正替宝玉着想,这些话是说到一个做母亲的心坎上了。同样的,薛宝钗看中袭人也是觉得袭人这个人有见识,不是一般的丫头。
第二十一回里史湘云夜宿潇湘馆,第二天一早宝玉就“披衣靸鞋”不顾“男女大防”跑去潇湘馆看还在睡觉的黛玉和湘云。黛玉醒来赶他出去,等她们起床后宝玉又进来,要用她们梳洗后的残水给自己洗脸,还要求湘云给自己梳头。这一幕被袭人看见了,生着闷气回到怡红院,正好碰上来寻宝玉的宝钗。袭人便向宝钗抱怨:“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得”。正是这段话让袭人去了宝钗的眼,她想着“别错看了这丫头,听她说话到有识见”。
有人觉得是袭人和王夫人联手害死了晴雯,就连宝玉也怀疑是袭人告密。抄检大观园后,晴雯和四儿被撵出贾府,宝玉曾对袭人说:“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但是晴雯的被逐和惨死真的和袭人无关。
原文里清清楚楚写到,是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狠狠的告了晴雯一状——“太太也不大往园里去,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倒象受了封诰似的。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正是这段话勾起了王夫人的记忆“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是晴雯平时的行为得罪了人招来了祸端,她连林之孝这个管家的女儿都敢劈头盖脸骂一顿,凤姐也说她是“举止轻浮”,晴雯的被逐只能怪她自己性格太张扬,如果真要怪到袭人头上,那就只能怪袭人平时做事太贤惠,她的稳重端庄越发衬托出了晴雯的轻浮傲慢。
大观园里的袭人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有着宝钗的圆滑世故,纵观全书也找不到几处袭人发脾气的片段,怡红院里的纷争大多因晴雯而起又因袭人平息。那袭人就真的没有不能触碰的逆鳞吗?这个逆鳞就是贾宝玉。
第五十七回中,紫鹃试宝玉,骗他黛玉要离开了,宝玉被诳的发了疯,几乎要死了,袭人急的冲到潇湘馆,劈头盖脸质问紫鹃,完全不管紫娟还在服侍黛玉吃药,就哭着说“你才和我们宝玉说了些什么话?你瞧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不知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连妈妈都说不中用了,那里放声大哭,只怕这会子都死了!”吓的黛玉“哇”的一声,将所服之药,一口呕出,抖肠搜肺、炙胃扇肝的,哑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
这种只顾前不顾后的行为在袭人身上是十分失常的,到正是这次的冒失行为让我们深深看见了袭人对宝玉的“痴”。
都说袭人是“副钗”,但她却是和黛玉同生于二月十二,正是花朝日,花神的生日,暗喻林黛玉“掌管百花”,也暗喻了袭人是群芳的代表。
怡红院夜宴,众女儿抽花名签,都象征各自的命运归宿。袭人抽的是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个字,还有一句旧诗:“桃红又是一年春。”此外还特意注明:“杏花陪一杯。坐中同庚者陪一杯,同辰者陪一杯,同姓者陪一杯。”这只花签是最热闹的,香菱、晴雯、宝钗和她同庚,黛玉和她同辰,芳官和她同姓,刚抽了杏花签的则是探春,大家举杯同饮,这是一个“万艳陪悲”的特殊花签。
六个太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