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如果你跟别人说你在看琼瑶阿姨的作品,我相信会有人嗤笑的,甚至有很多人是嗤之以鼻的,我记得小的时候,爸爸很讨厌琼瑶阿姨,觉得她的作品就是写些男男女女谈情说爱不干正事的瞎扯,毕竟他是看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反对我看琼瑶阿姨的作品,而当年小小的叛逆的我,却因此更是对琼瑶阿姨充满好奇心。
很少有一个作家能影响一代人的恋爱观的,琼瑶阿姨却当之无愧做到了。你可以不接受她的爱情价值观,但是你不得不佩服她确实有她的过人之处。你也不得不承认,琼瑶阿姨的爱情价值观确实代表了90年代台湾年轻人的爱情价值观,之前在网上有个很火的截图,出自琼瑶阿姨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一帘幽梦》,费云帆对妻子绿萍说:“那个时候的你,只不过是失了一条腿,紫菱呢?他为你所割舍掉的爱情。”这种台词若是放在今天,我们可能会错愕、大跌眼镜,但是那个年代琼瑶的作品能红遍海陆两岸,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社会确实存在这种现象——
90年代的台湾年轻人爱情至上,爱情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其他是非观在爱情面前,不值一提。琼瑶阿姨一生也是这样践行的。自传《窗外》,描述了她与语文老师的初恋,她不顾家里人的百般阻挠,而跟国文老师在一起,后来是母亲以死相逼,她才无奈结束了这段情,当然,这成为了她一生的遗憾,林青霞后来在《琼瑶与我》这篇文章中有过只言片语:
70年代末,忘了是哪年哪月哪日。有一个黄昏,我正好走在琼瑶姐仁爱路的家附近,突然想起找她聊天,于是就按了门铃。一进门见她神情黯然,垂首独坐窗前的沙发上。待我走近,她幽幽地说“听说××死了。” “谁?” “我老师。” “……”
而从琼瑶的近况也能了解到,她的脸书透露,为了是否让失智且中风丈夫平鑫涛接受插鼻胃管治疗这件事,琼瑶与她的继子女杠上了。最新消息,琼瑶阿姨哽咽宣布:决定将老伴交给继子女,而且怕自己情绪失控,再也不会去看平鑫涛了,她称“我的人生一败涂地,书也不会再写了。”
这样类似的事情很多,发生在琼瑶身上我一点也不惊讶,毕竟她是浑身都散发着浪漫气息的人,失了智,没了爱情,还有活下去的意义吗?所以她不愿意让丈夫苟延残息地靠插鼻管活下去。当年与平鑫涛的婚姻也是饱受非议,琼瑶甚至不惜被冠上“小三上位”的名号,也坚持跟平鑫涛结为夫妻。对于琼瑶的爱情观我不置可否,看回到她的作品中,虽然毁誉参半,但是不妨碍她的作品火遍大江南北,《在水一方》是她诸多作品中颇受重视的一部,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火热当时。
我年少因为喜欢林青霞,曾看过她颜值巅峰时期的几部琼瑶爱情电影,对于琼瑶阿姨作品中高频出现的“跳河”桥段仍心有余悸,但是我却依旧很佩服她,她当之无愧是位才女,只不过是位“为爱而生、为爱而写”的才女罢了。她自己也在《浴火重生的新全集》自序中说到:“我一直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是‘书房里的痴人’!因为我坚信人间有爱,我为情而写,写尽各种人生悲欢,也写到‘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也是她能成为华语文坛极具影响力的言情文学作家的一大重要原因。而在《在水一方》中,两大男主人公之一卢友文却恰恰相反,在离婚之前,他梦想拿诺贝尔奖,却因为总是写不出什么水花而归咎于杜小双,责备家庭使他分心,我不禁想起鲁迅的一篇散文《推己及人》,其中有一段十分有趣:
“幸喜今年正月,我的丈母要见见她的女儿了,她们三个就都回到乡下去。我真是耳目清净,猗欤休哉,到了产生伟大作品的时代。可是不幸得很,现在已是废历四月初,足足静了三个月了,还是一点也写不出什么来。即使有朋友问起我的成绩,叫我怎么回答呢?还能归罪于她们的吵闹吗”。
鲁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当好一个作家是多么困难的事,这也更能彰显真正的作家的难能可贵。而《在水一方》中的卢友文,固然有才华,有天赋,但是怨天尤人,好高骛远的自负却恰恰是成为一个作家最不需要的特征。心理学研究指出,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会为自己的每个行为找到它最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尽管旁观者一眼就能看出那是最荒谬可笑的理由。所以友文写不出作品,就归罪到小双、家庭对他的干扰。很多人看完《在水一方》,都说友文就是自己的写照。太多的文学爱好者,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个作家梦,而结局却大都与友文的大致相同,大家大概也是犯了同样的通病了。而琼瑶阿姨却在小说中印证了她本人成功的原因:
如果你有决心,不要说,只要做!
这是杜小双对友文恨铁不成钢的痛述,也是我认为琼瑶之所以与众不同,能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她在自序中说到:“很早,我就知道,我这一生可能什么事业都没有,但是,我会成为一个作者!”
成为一个作者,一个作家,是琼瑶的决心。而且,她是付诸行动且真正做到了。她在自序中写道:
很少有人能在有生之年,写出六十五本书,十五部电影剧本,二十五部电视剧本。我却做到了!对我而言,写作从来不容易,只是我没有到处敲锣打鼓,告诉大家我写作时的痛苦和艰难。
而在《在水一方》小说中,前期因为杜小双的宽容与忍让,没有受到真正刺激——离婚,友文,称小双是扼杀他才华的刽子手,在小双孤注一掷之后——她答应如果卢友文能拿出第一篇长篇小说与她见面,她会与卢友文破镜重圆,卢友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从那以后,因为拥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一盏明灯在前面指引着,永远看得到希望,卢友文终于觉醒,三年后真正写出震动文艺界的《平凡的故事》。他终于用行动证明了“如果你有决心,不要说,只要做!”这句金科玉律,他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反思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件重要的事,对待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信念,都能抱着“如果你有决心,不要说,只要做!”这样的信念的话,哪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迷茫呢?哪还有那么多的失败和怨天尤人呢?
回归到小说本身,这篇小说在我看来,逻辑是有瑕疵的,我甚至怀疑三角恋是不是很难写(虽然琼瑶阿姨的小说中经常离不开这个话题),小说前面花了太多笔墨在描述小双和诗尧两个人的暧昧,让我误认为小双爱的只是诗尧,而友文不过是他用来逃避自己对诗尧的爱的存在(小说中有交代小双一开始以为诗尧不可能爱她),而跟随着小说的发展,小双确实对友文无视现实,不愿出去工作的行为有怨言,更是加深了我的误会,但在后面,琼瑶阿姨又笔锋一转:离婚之后的小双却要等到友文真正写出作品再与他破镜重圆,理由在我看来甚至有点可笑——竟然是在婚姻中,杜小双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卢友文!
此刻我已经被琼瑶阿姨的逻辑给绕晕了,其实这个问题,在琼瑶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这或许是琼瑶用来描述三角恋中当局人的纠结与迷惘的一种方式吧。细想一下,爱情中,最最不讲的,或许就是逻辑吧。否则,哪有那么多“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在恋爱中智商降为零”诸说法呢?
但瑕不掩瑜,这部小说仍然有感动人的地方,三年后,友文写出了真正的作品。看书的时候,我不禁发问,之前的前几年都干嘛去了呢?不过好在琼瑶阿姨还是给了小说自圆其说的机会,友文最终之所以能写成小说,是在这一系列的挫折中觉悟到自己终究是个平凡的人,而改掉了自命不凡的心气,是小双与之绝情离婚,才终于真正刺激到他,治愈了他的“残废”,最终写出了震动文艺界的作品,而这也是琼瑶阿姨能自圆其说的一处落脚点,也是这部小说能让读者潸然泪下,能打动人的一个升华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