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闲事”
这两个多月教小孩子作业,有一些很新奇的发现:
他们总是喜欢叽叽喳喳的问一些问题,告一些无厘头的状,比如老师不让否则会撕本子,可谁就提前预习写作业;谁和谁趁我不在的时候说话;要么就是有人左一句老师有一句老师,一会儿说我要借橡皮尺子,一会儿又说要上厕所喝水……忙碌的时候确实吵的人头疼心烦,但有时又觉得小孩子真的很有意思。
除去上班教他们的时间,我可能更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呆着。一个人静静地看会剧,看会书,听听博客,写写字都挺好的,越大越注重个人的隐私,不太喜欢别人因为好奇而窥探,所有未说的不想说的都是为了保留自己的舒适感。
其实我觉得小孩子现在喜欢管东管西还挺难得的,毕竟大了以后会不会如我们成人一般“凉薄”,我可能心性上更多的属于“管好自家门前雪”的那种,如今的网络既是普通人自我保护的利器,又是普通人或许无形中伤害他人的“刃”,因不知事情真伪几何只好缄默,不给言论自由的社会添乱也是一种贡献。
现在很多东西都变了味,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属性。比如朋友圈,本意是个人记录纪念日常之生活,以供亲密的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关心,然而现在可能更实用于一种商业的宣传,无关乎价值评判的好坏,只是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以前喜欢不定时记录日常的心清和动态,现在全然失了兴趣。近半年鲜有更新,不是因为忙碌和懒惰,也不是因为生活少了可以拿到台面上的素材。只是觉得值得关心需要了解的人终归还是一通电话来的更简单直接些。私有化的情感和可共享的快乐本身就不是一体,又何必混淆。现代的科技方便了日常生活,但我想还是会有很多人怀念: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愿景。
这算是由一件小事而引发的所思,顺手记录📝
我爱的“播客”
不同的音乐,固定的自白就是一个灵魂的注入。
伴随着音乐🎵,你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好,欢迎收听故事FM,我是爱哲,一个收集故事的人,我们用你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每周一,三,五咱们不见不散。
有人说这是一个宝藏电台,我收听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在我心里更准确的说;我体会到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以及人世间的苦难多变,起码会觉得可以更平和更懂得珍惜。
有评论说:自己听故事FM,抑郁症都慢慢好了。
我把天空和大地扫的干干净净,归还一个莫不相识的人,我寂寞地等,我阴沉的等,二月的雨,二月的雪,泉水白白流淌,花朵为谁歌唱,民谣与诗,用音乐倾听彼此。
民谣的世界,几分空灵和文艺,唱给懂它的人,为值得的人坚守。就安安静静地聆听就很好。
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到的是播客,而我想成为一个有趣的妞。我是主播F小姐,用自己的声音演绎自己的文字,我会在这用尽量有趣的方式谈论人文历史,希望把更多的好书和好电影介绍给大家。
这档播客一共有六岁了,我发现的时候她已经停更了,觉得非常可惜,主播本身是新传专业出身,文字功底很强,对人文历史的见解独到,会五六种的声音音色,唱歌,英文朗读都让人听后心旷神怡,现在我都只能前面遗留的节目了。
讲述温而不沸的成长与生活,大家好,欢迎收听这期的蓝绿调频,我是维安。
这个播客认识有4年了,从她学生时代到中间的gap year年在看理性实习,到她去英国读硕,出书做周边和留在英国工作,感情上相恋五六年分手到恢复单身。
维安把她的经历不单单当作个体事件来看,都成为了一类事情的反思,一种情感的缩影,可能年龄差不多,可能性格和处事观上很多相似的认同感,所以清醒又些许迷糊的过着,都在想明白又时时在自我和反思中行进着……
就是一种感觉,很自如真实坦荡的活着,经营自己的小确幸,也不辜负相信的人。我可能更喜欢维安本人。
就分享到这了,彼此写作✏️本身,记录更恰当。
如果可以,一周一更也是对这个账号和自我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