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合理、极致、美有着无上追求的产品汪,我们每天都在挠破头皮思考着如何才能设计好一款产品。可是,是否有想过,我们到底在设计什么?是网页、软件、 APP?那这些归根结底又是什么?它们决定了我们什么样的产品世界观,同时又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产品的本质
我们所做的互联网产品,是一种数字产品,最终会运行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中,本质上都是在人类创造给自己的这一个个容器中,那些流动着的信息。
我们通常主要通过视听感官来感受这个虚拟的数字世界,通过人机交互来影响其中的信息流动,从而反过来影响现实世界的某些事物。
或者说,现如今充斥我们生活的这一块块屏幕,就是数字世界的窗口,我们会把所谓的需求,扔到这里面处理掉。而产品经理,就是在定义这个虚拟世界中的物和秩序。
理解与设计
那么,基于这样的理解,产品经理的脑子里,应该有哪些基本的思维构件?
1 信息流动
信息流动产生价值。无论是社交、电商、内容、工具,还是其他产品类型,都是通过改变信息流动方式或者提升信息流动效率来实现价值。而这些流动过程之所以成为产品,必定是有会人的参与,因此产品经理需要能理解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和用户的关系。
产品经理看到的产品元素,不应只是界面本身及其相互跳转等等这些表象或者结果,而应该透视产品中的信息流,更深入一层去考虑什么信息需要被如何承载,和交互流程中信息是如何进行流动的。
从本质的角度来思考,理解了信息本身、信息与人,那么就能在用户所处的场景里面去定义:
- 什么样的信息应该被呈现出来?
——筛选信息,避免冗余;定义优先级,包括结构、顺序等方面 - 对于这种类型的信息,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图文视频等视觉信息、语音等听觉信息,以及列表、tab、链接等形式 - 这些信息在人机交互中应该如何流动?
——流程定义,是否有价值或达到目的;闭环;流动效率;交互中的反馈和响应
2 抽象表达
数字产品是现实世界的抽象。现实世界是复杂多维的,现在的产品大多就像把现实的时空切块,再跌落到二维空间去呈现,抽象、符号化不可避免。 它往往是经过简化的呈现,或是被赋予特定的概念和意义,以确保这个小窗口能最直接有效地传达信息。
因此,它自有一套表达语言。输入输出的方式、前进后退的表达、通用符号的意义、交互手势的指令等等,都已被提前定义并被大众所接受,乃至固化下来,成为驾驭数字世界的“正确姿势”。
产品经理如果不能成为定义者,那也至少应该是践行者或维护者。具体的现实和抽象的虚拟之间本来就存在天然距离,假如还再带着产品走向极端,那就是在远离用户。
也就是,如果我们把已经定义好的元素画蛇添足地过多展开,那产品中会充斥无效信息,会阻碍有效信息的流动;如果我们自嗨地把存在认知障碍的东西过度抽象了,那有效信息其实是缺失的。
让这些对抽象特性的理解本身,成为我们的思考表达方式,产品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尽量不要在这种框架层面,去增加用户的认知和学习成本,产品才是属于用户的。产品经理要有恰到好处的工夫,让正确的事情“自然地”相继发生。
3 现实隐喻
数字产品归根结底还是存在于这个现实世界的,存在的前提是映射,抽象的前提是隐喻。在特定场景中,用户所能理解的事物的样子,在产品中对应地要有,并且要保留最重要的或者最易识别的特征。
就像一个操作,可以抽象为按钮,按钮可以抽象为图标,图标可以再抽象为线条,但是这个线条,必须是在现实世界中能找到的最对应的那个事物的轮廓;否则,它是不具有信息量的。
因此产品经理在处理不论是元素呈现,还是流程定义这种抽象表达时,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善用隐喻,以现实为依托,不要跑远。要么适量地将细节展开,如视觉上的拟物,来增强体验的沉浸感;要么保留最重要的那一个或几个,至少能确保无成本识别的细节。
此外,这种隐喻所带来的,除了认知的便利,还有人性的放大。当所处的数字环境越接近现实,人的应激性也越容易还原真实,也会表露得越明显而具体。如大型的游戏产品往往最能体现这个特性。给产品经理的启示是,想要集中激发或利用某种人性,那就顺应它,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点,用数字世界的方式复刻出来。
4 成本福利
数字产品,往往是低成本的创造与低成本的消费。
创造方面,大多是对产品方,也就是产品经理的福利。如今越来越崇尚小步迭代、快速试错,其实是对这个特性的开发利用。实物产品不能从用户手中抢回来销毁重做,但数字产品可以。在现有数字世界的框架下,这或许注定会成为产品创造或更新方式的主旋律。
除了这种开发思维,产品经理还要更善于把这种低成本运用到微观设计中,让功能粒度的设计更具有拓展性和灵活性,来顺应用户的反应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把福利吃到极致。
消费方面,通常是用户方的福利。而这种消费成本,最主要是在“到达”层面。相比于线下等现实场景,用户能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到达我们的产品,使用我们的产品。也是前文所述的信息流动方式和效率的变革带来的价值所在。而机会,往往就蕴藏在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