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瀛Neptune
近期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工作的,今天突然想写一篇关于给应届生找工作的建议,毕竟最近我所在的学院刚刚结束了新一轮的招聘,而且很多大四的学生已经开始陆续实习,为毕业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了。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应届生和往届生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所谓的届毕业生就是当年毕业的毕业生,过了今年就成了往届毕业生。一年就是一届,一般时间是从学生从大四的下学期开始到学生毕业之后的一年之内,这一年内都算应届,其余毕业的都是往届。
为何我这里要从大四下学期开始计算,因为大四上学期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写毕业论文几乎没有时间找工作,等到大四下学期基本上论文已经写完,就差最后的毕业答辩,这时候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准备找工作了。
其实在学生毕业后一年内都算应届,然后到了下一届毕业的时候就成了往届生,因此除了最新一年毕业的,其余都不是应届毕业生,这一点首先在简历上一定要体现出来。
应届毕业生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报考公务员,特别是在毕业前时允许先参加考试的,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审查学历。因此要好好利用好自己应届生的身份优势,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只有应届生有机会。
我建议应届生一定要早一点找工作,最好大四下学期准备完论文就开始投简历,同时关注下社会的需求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计划,这样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一年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所以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就业政策,因为有些大城市的央企和国企是国家要求每年必须招聘多少个应届生,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当地户口。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我的一个学弟就是通过这个取得的户口。
他是学习工科专业的,毕业以后正好看到国内的一家知名的设计院招聘,于是就以校招应届的身份通过层层筛选后进去的。现在他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在工作第一年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帮他解决了户口。
如果是社会招聘就丧失了这个优势,因此大四下学期到毕业后的一年内必须要有一个规划,时间不等人。因为是政策,很多大企业只有招聘应届生国家才会给他们企业一定的补贴,尽管这些名额少,竞争也比较激烈,但好好准备还是有机会。
相信只要大学四年好好学习的人,进大企业解决户口这些几乎不是问题。尽管部分企业比较青睐985或者211名校的,但一般高校的毕业生如果学习或者在实际经验上特别优秀也还是大有机会的,这一点就是看个人的实践能力。
很大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性格不稳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刚毕业,特别是第一份工作不了解社会,可能会出现一种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好那种感觉。这样的话就会导致频繁跳槽换工作,想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因此很快一年就过去了。
我确实发现很多应届毕业生不断地在毕业第一年换工作,很快自己应届生的优势就没有了,这个实在是非常是可惜,要知道工作不停地换就是劣势了,尤其是写在简历上,公司的HR看到觉得你不安稳,反而不愿意给你机会。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太短的话不写的话是否可以。我认为这样同样也会出现漏洞,比如你中间隔了好长时间,HR反而还问你中间空白的时间都去做什么了,这时候只能自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自圆其说了。
或者说可以考虑在这一年期间考取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的证书,如果有工作也不会耽误工作,如果跳槽,简历上面又不愿意写,HR问你的时候,你可以说自己那段时间在准备考证,毕竟证书到手也是一个证明,至少这样HR也看不出什么来。
但如果你没有考过的话,千万不要和HR去提这些,不然人家反而会觉得你自身的能力有问题,最后又变成自己的劣势了,很多时候面试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如何强秒地回避对自己不利的部分也应该掌握好。
在这里我也特别想对大学四年没有特别刻苦的学生说一下,如果还有时间大四的时候一定要开始好好弥补,有句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有些证书和知识是可以短期内突击的,赶快在毕业之前拿到点东西,总比到时候毕业简历上任何亮点都没有强。
其实到大四再去追已经或多或少有点迟了,市面上有些证书比较水,很多企业也都不会不知道。这种突击的工作只能应急用,很多时候都不如踏踏实实来得实在。
如果你还是大二,大三的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同时还可以假期找实习,提前体验社会去发现自己想要做什么,到时候会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已经大四或者刚刚毕业,那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好好地利用好自己应届生的优势,毕竟现在很多企业都只招收应届生,而且这个趋势目前已经愈演愈烈。
据说很多大企业,比如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华为的内部文件说目前已经开始清退34岁以上还在基层的员工,同时已经关闭社会招聘的通道,这说明现在主要是靠校招,那应届生就要抓住这个机会。
很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都明确要求是应届生,这种大多是是可以帮忙解决户口问题。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人认为这种虽然稳定,但是收入确实一般,没有那种大公司或者私企赚钱多,这种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管怎么样,只要个人的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以上这些都是我看到身边的人,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到的,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应届生。但如果能够对部分人有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