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晨读里有很多东西我们平时都会有接触和践行,但是很少会总结出系统的体系出来。而通过思考和输出,这些小工具都渐渐清晰起来,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下面是今日的晨读感悟:
我可能是个有社交障碍的人,超过3人的谈话就基本就安静的听,不会主动发声;必须发声的时候声音小,有时候其他人会听不清更别说反馈了。聊QQ和微信时,群一般都会屏蔽,除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群外,基本会几天看一次消息。平时也很少在群里说话,也不关注其他人说了些什么。一开始我并不在意,感觉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娱自乐挺好。
但,最近发现社交好像变得越来越重要,当说不出讲不透理不清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如果不克服社交障碍,过日子这个副本刷起来,有点难。
那么,如何改变?刚好最近想尝试的方法和今天的内容很相近,那就一起说说吧。
1、听众档案
文中说,开口前,先给听众建立一个档案,通过下面三个问题想想听众的心理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来表达:
1)沟通对象是谁?
2)他遇到什么困难?
3)什么能激发他的兴趣?
我是把1和3合并成一部分,拿出一个小本子,写下要谈话的听众名字和所有关于他/她的信息词条,在梳理的过程中可以得出问题2的答案和针对于这个人的社交应对方式,同时也可以找到日常聊天的话题。
聊天的时候可以通过万能的5W1H法则循环提问,这方法在《好好说话》中马薇薇有提到过。比如你发现这个人喜欢打篮球,可以问问他篮球的规则(What),什么时候开始打篮球(When),平时在哪里打球(Where),为什么会喜欢打篮球(Why),最喜欢的篮球偶像是谁(Who)和平时都是怎么进行训练的(How)。
仔细想想,可以问的问题就很多,既避免了冷场的尴尬,同时会让对方觉得你也对他所关注的东西感兴趣,进而拉进彼此的距离。
2、93%法则
每次交流,绝大多数人通常只会记住对方的语调、言行举止和给人的感觉,你的身体语言,将会占到总体印象的93%。重视这些,是提升有效社交的关键一环。
回想社交时对方的反馈,基本是声音小,有时会目光发散感觉在神游。那么如何修正?其实网络上关于肢体语言的锻炼有很多,我选了几个比较简单的开始训练:
声音小,那就锻炼腹式呼吸,语速放缓,增加自信心。同时,在说话内容方面尽量简洁,去掉不必要的连接词和无关的内容。
目光发散,那就盯住对方鼻子的位置,实时互动。认真听对方说话,并力求找出共鸣点。
3、鱼熊技巧
如何才能将话题重新拉回到预定轨道上呢?可以采取鱼熊技巧,就是鱼和熊掌都要。说话时,一边承接对方的话题,同时起头你想说的语句。
对方问你对某部电影的感受,你可以说,“你提到的电影,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这样,谈话的主题就从电影转到了书上。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说,“你说得不错,但我要强调一点”,“除了你刚才说的,我还想补充几个内容”等等句式。
看到这段时,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还没有把“利他”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中。群组讨论时,会经常自说自话,让其他人没法继续接茬。通道都没有打开,更别说沟通社交了。
总结一下,社交也挺简单,大概就是“把别人放在心上,就变成了自己人”。
下午看到小灶群晓芸will说的一句话,感觉可以当做鸡汤振奋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