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习笔记
本章讲弟子如何接近仁的标准,并说出学问与知识的关系。
首先,孝悌在前章中讲到是仁的根本,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尽弟职,言行要谨慎,做人要诚实可信,要爱众人(这里是否有墨家兼爱的意思呢?),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其次,参考《论语别载》,学问有个与现在不尽相同的解释,其意义并非一个人头脑中的书本知识,而是待人接物的本事,能够做事的能力,这是书本上所不能轻易给予的。所以孔子提倡实用之学为先,而后才是专业深入的知识,可能不只是书籍,比如乐、射等。这种思想放在当今也是十分受欢迎的,尽管人们用了几十年才搞明白这个千年前就已经开始提倡的思想。
办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实用之学放在首位,就像我常听到的那个例子,一个高学历的毕业生往往到了社会进了公司之后,连最起码的交际都不会,或者总是做出一些这到底是学生低能还是我们教育忽视了太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