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有人说新诗已经死了。
咱们讲的是谁主张,谁举证。
你凭什么说新诗已经死了呢?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找到他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弄清楚他主张的对错,不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嘛。
因为我们要清楚一点,一个文艺体裁的衰竭与否,不是有人说就可以做定论的。
但是有人说,证明有人产生了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无外乎两点。
新诗卖钱,铜臭味重,失去诗心。
柳永还卖词养家呢。诗人掌握了技巧,创造出了有人愿意花钱购买的价值,变现成生活资料,有何不可?泱泱千年诗词史,是不是因为有人买诗、卖诗就充满了铜臭味?并没有啊。
逐利之心,人皆有之。诗人也是人,而且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在出卖自己的时候还会考虑一下面子和尊严。说起来比没文化、没素质的人还是要矜持一点。
为什么普通人就可以卖自己的产品,而诗人不能卖自己的诗?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给自己定下的道德底线,诗人的作品从价值变换成价格,其实这是时代的进步。郑板桥的作品就明码标价,虽然人称八怪,可你得佩服他能卖出价钱,甚至因此而成为了一个站着挣钱的,有独立性格和骨气的大写的人。
赚钱和写诗不冲突,没有物质生活保证,精神也无法升华。让世人赚取正常生活资料,保证文化方面朝前的动力,这是时代的进步。
就好像头条的青云奖,就是为了让创作者写出优质长文来,这在无形中对行业是促进的,是好的。但是由此衍生出一批专门教人怎么用套路拿青云的人,这是丢面子,没尊严的事情。但是不是因为这些人就要否定整个青云奖的作用呢?当然不行。
任何方式,都有利弊。任何时代,都有选择。
做一个有道德底线的诗人,卖诗赚钱有何不可?只怕绝大多数人的诗不值钱吧。
结构散乱,朦胧晦涩,难以读懂。
这应该是让人产生新诗已死的第二条重要原因。
这种现象是由于一段特殊时期,现代诗人使用特殊的手法隐含表达自身感情的技巧后形成所谓朦胧派,加上新一代西方文化的掺和,形成所谓“意识流”之后,现代诗风确实出现了一股以读者读不懂为荣的奇怪倾向。
这是中国脱离古诗词平仄格律之后的无所适从。
因为对规则的完全背叛,当代诗歌唯有在感情方面进行突破。而感情是有通感的,能引起大众共鸣的,但有些当代诗的感情抒发并不以此为荣,而是以个人的、晦涩难懂的感情表达为高妙。
正所谓“无规则,不方圆”。完全抛弃音律规则的当代诗,有些还能谨守文艺作品感情表达的正途,而有一些由于自身文采的限制,就只好装神弄鬼,美之名曰“汪洋恣肆”,实际上完全没有了方圆。
记住一点,所有的极端表现都是掩饰自己在某方面的缺陷。
这些“诗人”,甚至连正常表达都做不到。在他们手上,新诗确实已经死了。
但是,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而这种现象、这种乱象实际上在任何时代的诗坛都是存在的。即便在唐宋,晚唐体、香山体、西昆体、江西派、四灵派各种各样的诗体都是纷繁复杂的存在。虽然这些诗体在当时影响一时,但从整个诗坛历史角度来看,无一不是诗歌昂扬奋进的前奏。
诗词的历史是波折前进的,并不是有人瞎胡闹就会弄死诗坛的。
新诗也是如此。
新诗的未来是美好的
文艺市场从来就没有不乱过,如果哪一天所有的诗歌都一个调调,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即便盛唐飞歌,宋词婉转,在那个时代,同样可称为“乱象”。只是经过时间大浪淘沙,能流传下来的作品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可以说是万里挑一的杰作。给人一种错觉,古人作诗都是好诗。
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
我们处在这个网络时代,资讯发达,诗歌发表成本为零,所以一些烂诗人的烂作品让我们觉得诗坛很烂,其实也是正常现象。只因身在此山中嘛。可是我们要知道,越是这种给人感觉深刻的作品越是少数中的少数,绝不能代表大部分新诗。
这些垃圾,有可能作为一时的文学现象会引起波动,但迟早会被扔掉、遗忘、分解。千年之后的人,看我们当代诗,只有精品留存,会不会也要感叹:“二十一世纪是现代诗精品辈出的时代,是最伟大的时代?”
未来是美好的,出路是光明的,虽然现在前面有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