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是由诸多文字构成的,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圣神的,有其精妙的地方和独特的意义,它如人体细胞一样,给文章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文字,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每一篇文章在下笔前都经历了其作者在脑海中不断构思、不断酝酿的过程。好的文章是被不断地修改出来的,而修改的过程则是作者对每一个文字的具体感知,感知每一个文字的含义及其被赋予的感情色彩,最后将历经深思熟虑和精挑细选后的文字叙写出来,构成一篇完美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常常令读者陶醉于其中,使得文章似乎有一股“魔力”存在,进而使读者受文章情节发展的影响或放声大笑或痛哭流涕。文章之所以有如此魅力是源于作者的“匠心独运”——下笔前作者从脑海中构思一个深远的意境,使自己身临其境,并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融入到了文章中的字里行间内。
很多人都喜欢老舍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质朴、简练、通俗易懂,感情色彩极为浓厚。我曾在“大师”一栏目中看到著名影视明星斯琴高娃在接收记者采访,谈到对老舍作品看法的时候,她在回答过程中为之动容,泪水也在不经意间流了出来。
她说到:“老舍的每一部作品,他是滴着泪滴着血写出来的,”赋予了主人公血液和筋骨。老舍是一位大作家,他对于文字的掌控达到了一种娴熟的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读他的文章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常常能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可以控制读者喜、怒、哀、乐的巨大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中文字的感情色彩是否真实、是否鲜明、是否强烈便成为能否吸引和打动读者内心深处的核心所在。当然一篇好的文章还需要其作者对段落布局的合理设计和对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以及对故事情节发展主线的恰当梳理等内容做到很好的掌控。
一篇好的文章来自于极富有感情色彩的文字,而文章中恰好的文字则需要作者对生活细微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它来源于作者对事物多角度的感知力;文章的段落布局设计则需要作者在客观事物上对事物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在主观情感上对情感的理性分析能力;文章情节发展主线的确定则需作者从全文的宏观角度和对故事中每一细微的情节上进行恰当调控的能力。
文字,它富有着多么圣神的力量,它将人类抽象的思维具体化,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沟通、交流。民间有句谚语叫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它可以在严寒的三冬给人于无限的“温暖”,也可以在炎热的六月给人于无限的“寒冷”;它可以是战场上一把夺命的“利剑”,用犀利的语言将敌人杀死;也可以是一把带有希望的“十字架”,让绝望的人在生活中坚定自己的信念,看到重生的希望。
文字,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涉及到成语、文学作品、明间俗语等多个领域。在文人眼中,文字已有其不同的内涵和意象,它已不单单是文字了,它可以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也可以是自我内心设想出的“桃花源”,还可以是救国救民的“良药”……
在五千多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淘掉了多少名人和往事,但我深信在历史的长河中将永远铭记仓颉这一名人,因为是他几千年前的文字发明,使得历史中的泱泱中华毅然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