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并不存在“灵感”之说,只有大量阅读和适当技巧。写人物尤其如此。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简报,人物报道更深入、绵长,关联着人的性格与命运,这也导致了其具有文学性的一面,常常包含价值判断和主观情感,甚至可以说一篇好的人物简报一定包含了价值判断和主观情感。为何我敢下如此判断?其实这是简报作为一种广义上的公文,所应具备功能性的体现:价值判断实质就是自上而下的动员,借笔者树立标杆,实现了引导功能;而主观情感也就是自下而上的激发,让读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鼓舞功能。
这些都要建立在客观翔实的原始材料上,所以采访阶段尤为重要,书中也介绍了一些方法,在此不做赘述。
在该书系之一的《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中援引了大量写作实例,都非常大胆地使用了判断性叙述,当它们驾轻就熟地出现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读者文摘》等知名刊物的版面上时,似乎看不出有任何不妥之处,但如果要将这些技巧运用到现实公文写作的场景中,就会变得很难把握,我们不得不在写作中途屡次停下手中的笔,从头至尾反复审视,不断修正,在客观写作和个人风格中寻求一种平衡。
这些日子来,我一直在学习和努力做好一件事——写让人能读完的简报。电脑屏幕前的每位读者都拥有一双智慧且挑剔的眼睛,只要他们看到一处令人厌恶的地方(千篇一律、道德说教、华而不实、枯燥乏味、颠倒是非)便会按下窗口的左上角的某个按钮,不费吹灰之力地对你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劳动成果宣判“死刑”。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第一句存在是为了什么?
答案无疑是:为了让读者坚持看到第二句。每个写作者需要有这样的意识,一步步将读者引入“深渊”。当然,书中还传授了一些让文章提高可读性的技巧,比如一大堆累赘的副词比不上一个准确而有力的动词;比如占地15000平方米不如说成相当于2个足球场;再比如写作者需要放低姿态。如果一篇文章写出来都没几个人会看完,如何才能起到它原本想要达成的效果?
有人总结过公文写作的三层境界:寻门而入——椅门而歌——破门而出。我在“寻门而入”的阶段,摸索着如何在结构、视角、风格、场景、动作、对话等多个维度提升技巧,并愿意通过长期不懈的写作训练达到游刃有余、自在放歌的境界,最后抛开既有的条条框框“打出山门”自成一派。希望这套书能给所有和我一样每天苦苦爬格子的朋友们带来一点安慰。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本书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