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新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是汉代隶书的著名作品。
隶书是汉代日常应用书体,今天我们发现了大量汉代石刻隶书作品,这些作品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大都气象博大,典雅生动。其中《张迁碑》隶书具有独特面貌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历代文人、书法理论家推崇。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在《州山人题跋》中说:
“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张迁碑虽然写地不工整,却典雅又高古,从西晋以后就再没有人能写得这么好了!清朝书法理论家对张迁碑有“是碑为冠”的评价。
张迁碑为什么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思考。
首先,张迁碑的个性面貌突出。在中国漫长丰富的书法史上,能够占据一个位置的作品,往往是既有强烈的风格又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作品。这就像一个人,五官身材有明显的特点,就容易被人们记住。前面说过,汉代隶书有多种风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用人来做比,《曹全碑》就是身姿曼妙、衣带飘飘的仙女。那《张迁碑》就是一个肌肉发达、身体粗壮的力士。
仙女与力士的对比
隶书《张迁碑》的宽博雄强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
在结构处理上,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撇捺处理。
撇捺在一个字中往往是最主要最强调的部分,伸展开就会显得体型修长,就像时装模特手长腿长,而张迁碑的一个特点是撇捺组合不过分伸展,与其他部分横向宽度接近,这样字的外轮廓紧结,内空间撑开,给人以厚重的体积感。我们看张迁碑的“吏”字与曹全碑“史”字的对比。
《曹全碑》中“吏”与《 张迁碑》中的“史”字
横纵笔画的处理。
横放纵收,就是把横向的笔画拉伸,纵向的笔画缩短,我们看“干”、“帝”两个字,“干”字中竖下部收缩,竖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一样长;“帝”字下部的巾整体缩小藏进宝盖里,而这两个字的横画都很长。
《 张迁碑》中的“干”与“帝”字
合体字的内部空间处理。
我们看“仲”字,人字旁与中字的距离很明显,这个空间的宽度已经等于人字旁本身的宽度。如果有些字两个部分不宜拉开距离,怎样打开内部空间?《张迁碑》给我们提供了好办法,我们看“珪”字,左右两个部分的竖画都不居中,王字旁的竖画偏左,圭字的竖画偏右,这样虽然两个部分挨得很近,但是两个竖画位置左右移开,仍然显得中间部分空间很大,而由于竖画的偏移,左右的横画伸出的部分很短,外轮廓显得紧凑。
《 张迁碑》中的“仲”与“珪”字
包围部分的空间处理。
我们看“ 陈”字中,东这部分下部竖和撇捺都收缩,中间的“田”很大,几乎占据了中竖一半的长度;我们再看“中”字,口也占据了中竖几乎一半的长度。这样扩大字中包围结构的空间,达到中部撑开,字形饱满的效果,就像一个人胸宽背阔就显得强壮。
《 张迁碑》中的“陈”与“中”字
《张迁碑》明显具有雄强宽博的特征,同时,又是朴拙天趣,富于变化的。古人说“夫书肇于自然”,说明书法来源于传统中国人的整体生存环境,同时说明,高明的书法能够表现大千世界的丰富与变化。再用前边的比喻,《张迁碑》是一个大力士,这个大力士不是高傲冷漠的,是举止自在,平和幽默的。我们想一想,这样一个人一定是讨大家喜欢的。
我们再来分析张迁碑的一些结体特点:
放上收下
“君 ”、“幕”上边的部分非常大,下面的口、巾明显收缩,我们想象幼儿头部身体的比例,与成年人相比,显得头大身小,这是我们觉得小孩子可爱的原因之一。《张迁碑》中的拙趣也与此类似。
《 张迁碑》中的“君”与“幕”字
随类赋形
“自然”是中国传统艺术语境中最高级的审美追求之一,是根据对象的本质特征进行率直的艺术表现。《张迁碑》总体上是宽博的,但不强求整齐划一,在具体面对每一个字时,会根据它本身的构造来安排结构,有的字上下多个部分组合,那就自然地把它拉长。这样也增加了作品的丰富性,高级的作品都不会单一。我们看看下面两个字的结构对比。
《 张迁碑》中的“二”与“旧”字
奇正相生
书法想要显示出趣味,往往需要打破端正规律的格局,《古今书评》里评价王羲之说“纵不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可见古人对书法推崇风神逸气,正襟危坐不是最高的审美形态。《张迁碑》用位置、角度的错位,来展现意想不到的变化,达到奇正相生的效果。
我们看“间”字,门字框向右倾斜,而里面的日字向左倾斜,同时构造了整个字从右边向左边放射状的打开的姿态。
《 张迁碑》中的“间”字
我们再看“外”字,左边夕部明显下移,撇的底部比右竖底部低很多,形成了上下错位的结构,加上竖画的右倾,整个字呈现一种右倾的姿态,然而,最右有一个捺画伸出,撑住左边,使整个字倾而不倒。夕部下移,捺画位置在竖的中下部,使整个字重心下移,增加了稳定感。
《 张迁碑》中的“外”字
以上是《张迁碑》一些风格特征和艺术技巧的分析,《张迁碑》是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作品,今天人们普遍容易接受修长秀美的字体,而雄强、朴拙是汉代中国人的艺术追求,是“古意”,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