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次借班上课,任课教师都会叮嘱学生:“这节课一定要好好表现,积极发言,好好配合老师!”每每听到教师这样交代学生,心里总感觉一丝别扭。
为什么要求学生配合教师?配合教师做什么?课堂不是表演,教师不是演员,学生也不是观众。好的课堂也不应该只看教师的教学,而更应该看学生的表现。
说到配合,其实学生是善良的,也都很乐意“配合”教师,他们能够从教师的语言、表情中捕捉到教师需要的答案。比如,有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学生会一起大声回答:“听懂了。”似乎声音越响亮,就越能让教师满意,即使没听懂也不说。我们的学生就是这样“善解师意”。
记得俞正强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提出问题后,找一个男孩回答。这个男孩问俞老师:“您希望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呢?”话音刚落,全场哗然。这个孩子的言下之意是:我怎么回答才能配合您完成教学任务呢?俞老师对他说:“你怎么想就怎么说。”
我们的学生个个聪明,他们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也能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明白怎么说才能让教师满意。
我也曾碰到过这样的教师,他们将一堂课的不成功归咎于学生的不配合,这实际上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虎头蛇尾”的课我也听过不少,学生在课始大多激动万分、兴致盎然,而随着教学的深入,由于教师的不善引导使得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最后往往在一片寂静中收场。事实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因素在于教师自身,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问题设置、反馈预设及对学生的关注度等方面。
教师绝不能想着让学生配合自己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应该顺应学生的实际,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活动,实现因材施教。
打个比方,教师如同“推销员”,要把知识“推销”给学生;学生则是“客户”,如果客户对所推销的产品不感兴趣,他们又怎么会轻易买单呢?优秀的教师如同优秀的“推销员”,善于对“知识产品”进行精美“包装”,让作为“客户”的学生乐于接受,而不是“强塞”给他们。
当然,课堂是知识生长的地方,并不存在谁要配合谁。师生应该成为学习共同体。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总想着如何配合教师,那么他们的个性将得不到彰显,学习也不会变成自觉行为。教师也不能总想着要配合学生,因为全班几十名学生,若总想着配合学生,教学就会顾此失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顺学而教”,学习应该“顺学而学”,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