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出南岳大庙北门,过金沙路,有条植被茂盛的林间公路,那是南岳衡山的进山路。
一走上那条路,就能看到不远的前方有座单拱的石头门。那门有些像是小上几号的凯旋门,由花岗岩方石磊就,不能算是古老,却也旧得有些时间。门额嵌着一条长方的白石,上边镌刻着红漆的三个字,胜利坊。
这座胜利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而修建的。坊门两侧嵌着一幅楹联:
七二峰,令召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
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
读此楹联,确能让人感到写联人的笔下尤有着抗战胜利时的欢喜。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南岳衡山周围的长沙和衡阳,爆发过几场震惊中外的大战,那几场战役在抗战中确实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在大战爆发之前,人们可曾又有“令召群英”、“胜算先操”的必胜把握呢?
这座胜利坊,就是南岳衡山登山的起点了,我们到达那里的时间是当日上午的10:40。我给同同加油,希望我们明日也能胜利而归。我们再沿着那条密树掩映的进山路,前行七、八百米的样子,就到了康家垄游客中心,那里是衡山景区的大门。
进到景区,果然有成遛的棕灰色小巴车,整齐地停在道边,耐心地等待着上山的游客。南岳衡山景区内有完备的公路系统,小巴车可以直接开到南天门下,只是我们选择了徒步上山。我能看到同同看着小巴车上的游客,羡慕嫉妒恨的小眼神,但还是狠狠心,拉着他从小巴车间穿过,走上了徒步小道。
那是一条伴着溪流的徒步小道,与小巴车上寥寥的热闹相比,这条徒步小道上,更就是连个人的身影都难见到了。
“还好,有风景。”
看着公路上的一辆载满游客的小巴车扬长而去,我这么安慰着同同,也安慰着自己。
02
Ao,对了,那条徒步小道所行走的山谷叫做梵音谷,与它相伴的那条小溪叫做寿涧溪。那条小溪水势浩大,水声响彻山谷,如你愿意去领悟这自然脉脉不息的音响,妙妙梵音自会由心而生。
那小溪在山谷中奔流,也不时会变换下姿态,时而湍急如瀑,时而凝聚成潭,如那山谷是它有着无穷嬉戏乐趣的舞台。我们沿着麻石小道,循着快乐的小溪溯流而上,那个小孩子也很快找到了,与小溪同行的快乐,他不时会跑到溪边,而后撩着清凉的水笑着叫我下来。如此样的走走停停,就会寻到一座高坝,溪水就是从那座坝上溢流而出的。
那座大坝隔开了两重水世界。大坝之上,是华严湖水库,那里水域开阔,却毫无波澜。湖水如明镜般映下了天上的流云和四外的群山,那湖上云雾,浮光掠影,飘渺如丝,那湖外的青山,清秀连绵,翠色欲滴,而那湖,有些浑浊但却沉静。
我们沿着那条麻石小路走到湖的深处,喧嚣被屏蔽到了世外,仅余下了两个人影。湖是很适合冥思的地方,因而有了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有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湖名为华严,自然也是希望人们能了悟些什么的。
低树浅深,山形脉脉,浮云淼淼,它们都映在明湖之镜中,呈现给从它身边走过的人。那是那条登山路上,难得的一段平路,也是难得的一段惬意时光,但它终是短暂的,那一湖秀色就结束于神州祖庙前。为了节省体力,我们没有去拜谒那座祖庙,也未做稍许停留,只将离去时再回首望了一眼那凝思中的湖。
湖上依旧没有波澜,依旧如镜般映着水色天光。那一刻突然想起《赤壁赋》中的一句,“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在这路湖色中去体会东坡先生所言的变与不变,真是妙哉。
而后,东坡先生又说什么来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对,对,就是这个,我喊着走在前边的同同,和他说,我懂得了我们不辞辛劳,来此登山的原因所在。
03
过了华严湖,山路就愈发的陡峻了。
那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所描绘出的山林景观,满目是苍翠的绿色。一条被苔色洇过的湿漉漉的小径,从那饱满的绿色中穿过,留下一条绿色之外的痕迹。但石径两侧的绿色,多是不甘心的,那些艾草、小竹和藤萝,都努力地探出头来,似乎在密谋着,再次把它吞噬。
华严湖上游的小溪又有了梵音,它没有下游溪水那么的浩大,但随着山势的陡峻却有了更多的变化,声音也不再震耳的轰鸣,而是更加的轻灵。那潺潺的水声,与这幽静的密林,构建了一种清幽深远的意境,在那样意境里,你会不会寻到王摩诘的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或也如酒醉了的王右军那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呢?
至此的登山路,还是与那条小溪一直相伴着的,不时会有青石桥,从那小溪上跨过。如此随山路行至前方,见一堵石壁横亘于前,山上的水声渐紧,沿石壁旁陡峭的石阶艰难地爬上去,眼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个三面而围的小山谷,谷中有一处深潭,两条飞瀑从山石上冲泄而下,跌入潭中。飞瀑旁的山岩上写着四个大字“祥龙吐瑞”,这里便是“下桎木潭”了。
可能是这片山林里,多有桎木的缘故,只我才疏学浅,认不得哪种才是。不过我知道这梵音谷的徒步线路上,有三个桎木潭。再顺路而上,便至中桎木潭,在那里,强劲的溪流在几十米的河道上,沿数面巨石逐级转折着跌落,最后亦下泄到一个清水潭中,那却是这条溪流,最豪华的一场表演了。
但走到这里时,我们都已筋疲力尽了,同同也再无下到水边嬉戏之心,我们就坐在道旁,欣赏着那一川激流,闻听着喧闹的水声,口干舌燥地吃了带来的午餐。
过了中桎木潭,便至花径,由此还可上到上桎木潭,但我们没有去到那里,去看更盛大的水景,我们至此便与那条快乐的小溪分别了,因为我们要去拜谒忠烈祠。
04
南岳忠烈祠,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抗战烈士纪念陵园。
当您还在为东瀛岛国的首领,拜谒他们供奉战饭的神社而愤愤不已时,可曾想过,我们国家其实也有这么一个神庙的存在呢?
您可能以前不曾知道它的存在,但还是希望您能记住它的存在,就在南岳衡山之上。如果再有机会去到那里,就去看望一下,在抗日先烈的祠堂前鞠上一躬,也算是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吧。
上山的公路,就从忠烈祠前的石牌坊经过,但从那里下车,去拜谒忠烈的游客并不多,这与南岳庙前旺盛的香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有门可罗雀的冷清,倒是给那些为国赴死的将士们,留下了一片清净。
牌坊后,是一片巨大的草坪,那也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所描绘出的苍翠绿色的一部分,只是这里是被大面积修剪过的自然,有着人力规划后的朴素之美,也昭彰着人性的原则与意义。那草坪的正中,树立着五枚石磊的炮弹,当中的一枚前,刻着“七七”二字,那里便是七七纪念碑了。
远看那碑时,我起先以为树立着的是导弹或运载火箭,走近了,看到碑前有一小方碑文。如此我知道了立碑的年代,依然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因而那碑的形象不应有如此的超前与迷幻,而题写碑文的,正是当年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的薛岳将军。
纪念碑后,是三开间的白墙蓝琉璃顶的纪念堂,当中的明堂里,立着一统大碑,上刻《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碑文落款依旧是薛岳将军。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年,即1938年年底,在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日寇即将入侵湖南的严峻形势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生亲临南岳衡山,召开了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会上,有将领历陈,由于战场形势紧迫,大多抗战牺牲将士,尸骨来不及掩埋,以至暴尸荒野,言者伤心,听着动容。会后,蒋介石委托薛岳将军,建设抗战公墓,这便是如今的南岳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自1938年立项勘测,1940年9月开工,1943年6月竣工。这期间薛岳将军还指挥了三次,震惊中外的长沙会战。尽管在其后的长衡会战中,长沙、衡阳最终失守,但在抗战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国**军将士还是守住了湖南。
三次长沙大捷,严重阻滞了日军在华中挺进的势头,让敌寇打通京广线的野心迟迟未能得逞。同时三战三捷也打破了侵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了中华抗战的士气,为大后方的整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薛岳将军,功不可没。
纪念堂后,是远远的也高高在上的享堂。从纪念堂到享堂,分左右两侧,有两条笔直的甬道通往那里,那甬道共276级台阶,据说是代表着在抗战中前期牺牲的,276名中高级将领。石阶分为六组,每组石阶间,石铺巨字,从上至下,分别是“民族忠烈千古”。
05
从衡山上山的胜利坊,到这里的忠烈祠,我和同同已经走了将近两个半小时,我们也真是走累了。我们真的是两腿如灌铅般地,走向那高高在上的享堂。四外林木,肃然寂静,它们用一汪浓浓的绿色,捧护着那座白墙蓝顶红窗的两层庙堂。
1943年7月7日,南岳忠烈祠落成,并举行大典,就在那高高的享堂上,薛岳将军恭读祭文,他朗声宣告,“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祀”。
你信不信鬼神,这不重要。
在这一刻,请你相信我们的战神们就在这里,他们为国请命“操吴戈兮披犀甲”,他们为国而战“矢交坠兮士争先”,他们面对敌寇“出不入兮往不返”,他们面对后世“魂魄毅兮为鬼雄”。
正是由于他们的“诚既勇兮又以武”,我们的国家才“终刚强兮不可凌”。
他们,就森然入列于此;
他们,就安息于这片宁静之中。
《岳衡笔记》推荐阅读:
《无锡笔记》推荐阅读: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