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想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如果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一些批评和建议,那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设置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提。
有个人给心理咨询师打电话,说正上初二的儿子拒绝上学,加账怎么劝也劝不动工最后她百般逼问儿子才说是因为他英语差儿子老师脾气火爆经常当全班面训斥他,他觉得很没面子所以不想上学。因为这点理由就不想上学?妈妈觉得啼笑皆非于是给心理老师打电话。心理老师问她“你是不是对儿子说,老师训你是为了你好?”,妈妈说“说过,我知道老师这样是为了儿子好”。这就是问题的来源了,妈妈这样说看起来很合理,但势必会让儿子觉得他不被理解,变得更加固执。这件事显然是老师不对,自以为当众训斥孩子给他施压会让他努力学习,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最终产生厌学的冲动。最后,心理老师给她儿子打了个电话,先让他说了一遍老师是如何训斥他的,等他都倾诉完,再说:“你英语不好,是你的问题,但老师发脾气是他的问题,发脾气这件事事他不对,不是你的错,你不必为此自责。。。”很快,他对心理老师说:“我知道了,我去上学”。?
家长应该首先学会聆听,而不是论断、批评、直接给出建议、说孩子不听话。所以给青春期的家长几点建议:
1、理解孩子的叛逆新理。要知道,孩子在青春期有叛逆心非常正常,这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必然阶段,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大杀四方。不必对孩子的早恋、离家出走“大动干戈,要理解背后的原因,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管控太严了。
2、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是个非常波动的阶段,他今天想干这个,明天可能就变了想法,做父母的不必太为了孩子偶然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
3、小时候,父母都是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神,而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心理会消失一大半,他们会崇拜新的偶像,比如明星、科学家。这种转变也会让孩子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应该做好这种心理准备,明白这对孩子成长过程有着积极的意义。
4、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不要把“乖“和“听话“当作优点来看待,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到忧虑和焦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然后剩下的,让孩子自己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