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睡这件事,起源于孩子。就像歌中唱的:“你啊继续着装睡的姿态,盼着最后的惊喜,像幼儿园里午睡的小孩。”这一点不假。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就长期装睡,回家时经常吹他装午睡时看到听到的八卦,比如某老师中午吃了汉堡、某老师的老公最近出差了之类。
但真要睡觉的时候,他又开始折腾。特别是去游乐场玩得累了,回家路上兴奋劲儿还没过就开始打瞌睡,他妈妈抱着他哄睡觉,但他打呼前还要迷迷糊糊嘟嘟囔囔反抗几句:睡什么睡,我不要睡,谁说我要睡?他妈妈说:你是不想睡,但有本事你眼皮儿睁开啊。
装睡其实不容易,这里头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其核心技术在于装睡的人叫不醒。《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的情节,毛宗岗的评点最直白:“周瑜诈睡,是骗蒋干;蒋干诈睡,又骗周瑜。周瑜假呼蒋干,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应周瑜,是不知其诈呼。”
装睡装呼之际,必须有人装作叫不醒,才能让这幕好戏圆满收场。而与周蒋装睡相配套的计中计谍中谍的系列故事,更令人想起那首诗:你在家中打麻将,打麻将的人在楼上等你;上手喂肥了你的清一色,你喂肥了别人的满贯。
《三国演义》中装睡的故事不少,包括但不限于曹操装睡杀了近身侍卫以立权威,孔明装睡以试探刘备三顾草庐的诚意,文聘装睡以扰乱孙权的攻城决心。难怪俗话说“老不看三国”,那一代人的日子难道都过得这么不实诚吗?
显然,装睡的人不止生活在三国,装睡的目的也不单是为了骗人。
记得北宋初年,偏安东南的吴越王钱俶被迫追随宋太祖,“尝假寐于寝庐”以示内心不服。宋太祖却不动声色待之以礼,直到那年血战逼降太原的割据势力后,才趁机话里有话地警告钱俶:“卿能自惜一方,以图籍归朝,不血于刃,乃为嘉也。”
言外之意是,你装睡的意思我明白,但要不要装下去你得看着办。钱大人当然是聪明人,从此死心塌地全面归顺赵宋王朝。看来,装睡有时是表明一种态度,而装睡的人也未必叫不醒。
说到钱俶装睡,装的无非就是一些事关君臣地位势力范围的小事,其实没有什么趣味。真正有点趣味的还是他爷爷,老一辈的吴越王钱镠,这位武夫出身的钱爷爷偏偏还有一副柔肠。他有一位王妃是临安人,每年寒食都要回临安省亲。有年这王妃省亲迟迟未归,到了春色将老时,思念心切的钱爷爷就写信过去催促,说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短短两句,九字而已,白描手法,其心可鉴,历代文青莫不为之激赏,连苏东坡也曾写下三首《陌上花》追述其事。这究竟是高手总在文坛外,还是粗人妙手偶得之?作为当代文艺范儿,谁也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否则我也装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