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周易》需要一些背景知识,不涉及太多历史或者经典,只需要初中数学和初中物理就够了,不过比较多,这里一点一点展开讲。
传说太昊帝伏羲氏,受河图的启发,创作了太极图与先天八卦。
背景:
1 太昊伏羲
伏羲氏,古人认为是三皇之一,人皇,是传说中最早的带领中国人进入文明社会的部落首领。结合考古文物,太昊帝伏羲氏,应该当是指代一个很长时期的领导部落的称号,大概对应了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各地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被称为玉器时代。参见6500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伏羲部落首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麒麟+髀+北斗的墓葬(下图)。
三皇,大多认为是天皇燧人氏,人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天皇燧人氏应当也是指代一个领导部落,大概对应了大地湾文化时期(距今13000-7000年)。
在距今13000年前,从非洲大陆迁徙过来的智人,学会了人工取火,以及磨制石器,将中国带进了新石器时代。应该讲,那个时候的人类和今天的人类在生物学上就没什么不同了,思维能力应该也类似。这些智人,才是现在中国人真正的先民,他们取代了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存活了百万年之久的使用旧石器的直立人。而传说燧人氏就是教会民众用火的那位首领,恰好能对应上。这个时期的先民,已经学会了数字和计数的工具,并且对方位测量也有了掌握。
2 太极图
如果最早的“卦”出现在这个时期,并不意外。“卦”这个字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个形声字,是“圭”是声旁,“卜”是表意部分,如下图。而卦字的本意,就是用代表数字的蓍草来预测吉凶祸福,也就是所谓的占卦。而在战国之前,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还有“卜”,也就是烧乌龟壳,看看裂纹的走向,来预测吉凶。
卦字用圭做声旁,说明这个事与天文观测有关系。圭就是用来测太阳影子的仪器(下图)。伏羲的称号为“太昊”,应该是和太阳有关。《管子》和《周髀算经》都记载说伏羲最早用圭来观测太阳影子,确定一年的天数。
在中原居住的先民最容易对空间方位和时间季节有所认识,中原大地四季分明,而且到居于四方的中央,因此也容易发展出8方的认知,并将季节细化成8个节气。然后将一年中八个时间节点的太阳影子长度画到一张图上,就可以得到太极图:
中原汉族社会一直流传着伏羲女娲人面蛇身互相缠绕的图像,古今有许多解读,往往不尽理想:
宋代的时候,中原派人入蜀,去彝族人那里取回了三张图,前两张是河图、洛书,被朱熹记录下来。第三张就是下面的阴阳蛇图,直到元代才被公开,见下图:
彝族人以蚩尤为祖先,而蚩尤则是伏羲在东部地区的后代。伏羲部落是一个非常喜欢龙(蛇的变型)的部落,如果对照彝族的这个太极阴阳蛇图来看,伏羲女娲图的含义就非常明显了:伏羲女娲的互相缠绕,更可能是从阴阳蛇图具象而来。太极图最初所画的应该不是抽象的阴阳鱼,更可能是阴阳蛇。阴阳蛇可能是吸收了对太阳影长观测的结果而具象化为一个动物,最终经过不断演化抽象成了阴阳鱼。近年考古发掘结果提示,阴阳蛇图样的历史非常之早,至少在距今5000-4500年就已经可以看到了,后来商周也常有大蛇缠绕的图像,最终才被抽象成阴阳鱼(下面右边的九个图是距今5000-4500年的屈家岭文化出土的阴阳蛇图)。
传说伏羲氏的姓氏为“风”,他是通过对风和音律的捕捉以及对日影的记录,来判定方位、时间与记录历法。曾经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了8000年前的律管(骨笛,下图)。从出土的几十个律管看,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精密的音律知识,懂得了5音阶和7音阶。
据记载,古人用律管(见下图)放在八方之位,听八方之风,结合太阳影子长度变化,来定八个节气。
如果先民将对天象历法的测量结果,用数字记录,并按着八方来摆放,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卦图”。这种卦图,与现在所见到的八卦图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最早在甲骨文或者铭文中能见到的卦象,就是几个数字的组合,也叫数字卦)。
如果先民将卦图和龟卜预测相结合,就成了占卦了。曾经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了8000年前的律管以及按着八个图方位摆放的八个龟甲,每个龟甲内部都有若干个精挑细选的小石子,应该是用来计数的,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卦”了,与传说和记载刚好能对应上(见下图)。
古人通常将八风、八方、八节、八音对应起来,最终统一到八个抽象的符号-八卦-中来。
3 “卦”的出现
现在所见到的八卦,就是八个符号,每个符号里有三个位置,每个位置用实线或者虚线代表阳和阴两种互相矛盾的性质,称作爻。三个位置的实线或者虚线的全部排列,形成了8个符号,也就是所谓的8种“卦象”,就叫八卦(分别称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相应的,如果用两个爻来做排列,就有四种方式,称为四象(称为: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如果用四个爻排列,有16种方式,叫“十六卦”,或者“四爻卦”,这种卦在商周早期比较多,后来就不常见了。
以八卦为代表的这套卦象体系的起源非常早,但最早先民不是用实线虚线,而是用数字来表示爻,用奇数表示阳爻,用偶数表示阴爻,被称为数字卦,在甲骨文和铭文中能见到不少数字卦。另外,在仰韶和龙山文明,甚至更早的大地湾时期全国各地出土的陶器上,也经常能看到数字卦,这些都表明八卦的出现至少在5000年之前,远可追溯到大地湾时期。换句话说,八卦可能在伏羲之前就有了,只不过伏羲给规整成了先天八卦。到了战国之后,数字慢慢变成了实线虚线。
陶器上的数字卦:
对照甲骨文中的数字看下:
各种甲骨文、铭文中的数字卦和疑似数字卦:
4 河图
河图,长这样:
河图的来历,传说伏羲受黄河边的白马身上的花纹的启发而做的。远古的时候,先民曾经使用的是一年十个月的历法,把十个数字和天象做一个对应关系,按着不同的方位记录下来就成了河图,其本质与把数字按方位摆放的卦图并无区别,可以认为河图也是一种“卦图”。或者也许是反过来,最开始是用数字按方位摆放来记录天象和历法的,所以产生了河图,后来受河图启发把数字的组合也按方位摆放,在记录天象和历法的基础上可以代表更多事物,所以就产生了卦图。
总之河图里面的点点和圈圈代表数字,分布在上下左右中五个位置,这些数字和方位与与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有关,用1-4代表太阳运行,1+2+3+4=10,对应了太阳循环一周要10个月;6-9代表月亮运行,6+7+8+9=30,对应了月相循环一周要30天。用1、2代表最冷和最热的两个时间,冬至夏至,于是1在下2在上,用3、4代表春秋分,分别排列在左右方,这就是内圈4个数字;同样道理用6、7代表月相的朔月和满月,上下排列,用8、9代表上弦月下弦月,放在左右,这就是外圈的4个数字。内圈4个代表太阳,外圈4个代表月亮,这又对应了“负阴抱阳”。此外,根据彝族也有一模一样的洛书河图,根据彝族的解读,河图10个数字也是对应了阴阳合历。
河图至少在东周时期已经有了记载。在《礼记.月令》和《淮南子.天文》等文献中,将数字六、七、八、九排在了与河图上相同的方位:东方为春,“其日甲乙”,“其数八”。南方为夏,“其日丙丁”,“其数七”。西方为秋,“其日庚辛”,“其数九”。北方为冬,“其日壬癸”,“其数六”。而在《尚书·洪范》中,则记载了另外5个数字: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周易·系辞》里直接记载了:“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先民发现1-10这10个数字之间有种关系:“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中1-5叫生数,6-10叫成数,因为1+5=6,2+5=7,3+5=8,4+5=9,5+5=10,也就是只需要1-5这五个数字,就可以生成后续所有数字,这个先民最早发现的数字和加法之间的规律,也是具有了五进制的意味(古代算筹是用五进制来表示数字)。
5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就是根据“天道”(受河图“五进制”启发以及内圈表达太阳外圈表达月亮)推演出来的八个卦的顺序(用二进制演绎),也就是从阴阳,到四象,到八卦,然后根据2的三次方的全排列的顺序排列,依次给标上序号,长这样:
或者,直接用二进制来理解,如下:
将先天八卦按生成的顺序将序号标注在图上,按1-4按逆时针排列,5-8按顺时针排列(这叫“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古人抬头望北极星,发现所有恒星都是“左旋”(绕北极星逆时针)转的,低头看大地,大地自然应该是“右旋”(顺时针),而河图里的“地数”(偶数),从2到10也是右旋排列的),就得到了“先天八卦图”:
如果对河图换一种解读,由于河图的内圈1-4代表了一年四季,四象也代表四季,因此可以按着数量大小代表阳气多少将太阴1、少阳2、太阳4、少阴3依次排列,就得到了下图:
进而将外圈6-9的月相考虑进去,就可以产生上面的变化版河图,刚好和八卦相对应:太阴1可以产生坤、艮两卦,从坤到艮,阳爻开始出现,正是月相从朔到峨眉月之象;少阳2可以产生离、巽,阳爻开始变多,正对应了月相到了上弦月、上凸月;“太阳”4可以产生乾、兑两卦,从乾到兑,阴爻出现,刚好是月相由满到缺之象;少阴3可以产生离、震两卦,阴爻增加,正好是从下弦月到月晦的过程。这样就得到了“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表示八个符号内在演化的逻辑规律,也就是从阴阳到四象,到八卦,即1生2,2生4,4生8的二进制规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叫生成规律,这与河图数字的生成有类似之处。
后来,先民发现上面这种排列,和中国地理非常接近,于是就形成惯例了,如下图:
推测下来,应该是先民一开始把数字组合在一起,发现了数字奇偶性的排列数规律,形成了八卦的概念,先民认为这是上天的启示。所以八卦被先民中通天的人,巫师,用来解释人间的事物,就形成了用数字来占卦的文化。同时先民也对天象观察形成天象与时间方位的对应关系,形成了河图,先民也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而两者冥冥之中有某种对应关系(阴阳,日月变化,生数成数,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于是就将两者对应起来,就形成了按着全排列的顺序的八卦,然后把这种排列按着天象的规律画在八个方向上,这就是先天八卦图。
经过千百年巫师们的不断总结,八卦代表的事物,最后形成了一套公认的体系,易学的占卦就以此为基准,下面这个表就是解读易经的字典了:
这里面有些比较合理,有些比较牵强。如果某个维度的事物,能够用金字塔原理非常MECE(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分成8类,那么与八卦一定会有对应关系,只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就可以找到具体应该如何对应,否则就会比较牵强。例如,反应家族关系的分类法,就比较系统而全面:
很久之前的古人就知道立杆测影,用圭和髀来测太阳影子来测量时间。传说夸父逐日,应该是一个追寻最佳测量日影地点的巫师的一个传说。依日影而将一年分成8份的历法,将时间和先天八卦结合,就结合的非常好。据《尸子》、《史记.历书》等文献记载,伏羲时已有“正四时”、“分八节”的“上元太初历”(也叫甲历,受河图的启发,可能伏羲时候已经有了天干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