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赵子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首词即是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时年四十一岁的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为了兄弟能多次相聚。后来苏轼如愿差知密州,到密州后,由于官家有规定,两兄弟不能见面,所以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时值中秋,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内心颇感忧郁,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一句话不是苏轼的原创,而是改编了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但我认为这句话被苏轼改编后,比原来更好。苏轼开始时先问一个问题,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然后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站在美玉砌成的楼宇,我经受不住天宫的寒冷。唉,没办法,我只好翩翩起舞观赏着月下清影,没想到,月下的清影竟如此美丽,不像是在人间。
其实苏轼写这首词时的心理很矛盾,上片有对弟弟的思念,心情不是很好。但苏轼不是一个冷淡消沉的人,所以下片画风就转变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透过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会是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正所谓月光有多远,深情就有多远。如果月光永远,那么深情就永远。所以不用在意此刻的分离,因为我们同在这美丽的月光之下。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PS
苏轼和我们一样,也好像和我们不一样。在和弟弟久别七年,十分想念,这是我们能理解的。但他让我们理解不了的是又有一种超凡脱俗的乐观。这是一首好词,但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呢,我们说不清,也道不明。但就觉得是一首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