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 朱光潜《谈美》
【01】岁月没饶过我
大学四年,是大部分人真正跳脱出种种安排,开始为自己的人生作抉择的第一阶段。
选择吃什么或不吃,玩什么或只是睡着,你能掌控的远比前十八年多得多。
一切皆在你手中。
对于大学,我有过很多设想,却多是空想。
甚至连自己都无法控制。
军训期间,初入学校48kg的我,一路飙升至65kg。
果然亲妈就是亲妈,比较仁慈,只是给了我“又黑又胖又丑”的评价。
其他的亲戚朋友,看到照片的反应直接是“这谁啊!”
而之后,完全就是在53kg到57kg中恶性循环,胖胖瘦瘦、瘦瘦胖胖……
就像5km、10km对于跑者是个门槛一样;
而55kg对我就像是一个魔咒,怎样都难以迈过去。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首先要承认个体差异,大家起点各不相同。
其次,每天要抽出大块大块的时间来运动,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不可能。
但至少,也算作一种参考吧。
找不到从2016年12月的数据了,印象中最重的时候应该是57.8kg,
现在只能贴一下近三个月的:
【02】我走过的弯路
1.明明很努力,却越来越胖
断断续续跑过些步,也练过一些力量训练,可从未把它当做一种习惯,只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效果可想而知。
要说起运动,真正是从2016年8月开始,跟着keep一起,结果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第二天肌肉疼痛的酸爽,喜欢上了健身这件事。
但不幸的是,练了一个多月,暑期过后回校,小伙伴们看到我第一句,“脸瘦了,但腿粗了”。
当时心中,有千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大四上学期,也是就算练得越来越多,也看着体重秤上不减反增的数字,我一度陷入深深的怀疑。
2.究其原因
(1)忽略有氧,只练力量
目前盛行的一种观点——力量训练能够通过增加肌肉含量,来提高人体基础代谢率,已达到减脂的目的。
然而,这个过程远比想象的要漫长,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用此方法进行训练,增肌和减脂是同时进行的。没有办法瞬间消掉的脂肪层和不断增加的肌肉,反而会让你“越来越重”。
(2)迷信蛋白质,少吃碳水
相信不论是健身界的老司机还是小司机,多多少少都听过类似“七分靠吃,三分靠练”这样的话。
吃,很重要。可咋个吃,众说纷纭。
我最初接触到的——少碳水高蛋白——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数较高,容易引起胰岛素水平的波动,让人越吃越饿。而蛋白质则不会,它不易消化饱腹感更持久,且蛋白质是构成肌肉的重要物质有助于增肌。(不一定正确)
于是,我就开始猛吃鸡蛋,曾有一天5个鸡蛋的记录。
有个同学笑称,“昆明的鸡蛋价格就是被你这种人抬高的。”
然而这样,体重也没有掉……
后来我才明白,是我没弄清减肥、减重、减脂的概念。
【03】健身也需健脑
1.明确你健身的目的
健身目的因人而异,胖人要减脂,瘦人要增肌,普通人只是想维持体型。根据不同的情况,吃、练是不同的。
在这,我只想谈谈,也只能谈谈自己是如何减脂的。
2.你是否需要减肥
最惯常用的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肥的方式,一是靠目测,二是看体重秤上的数字。
反正,如果你身边所有人都告诉你,“你胖了”。
不要犹豫,减起来吧。
(1)减肥or减重or减脂?
其实,“减肥”的说法并不准确。
人们总以一个人的体重判断其胖瘦,而体重只是身体指标的一种,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相对科学的,应该是BMI指数和体脂率。
①BMI指数(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个衡量胖瘦程度以及健康与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²(m)
如果你的在18.5-24,那么恭喜,你并不需要减。
如果你的BMI≥24,那对不起,还是减起来吧。
②体脂率
顾名思义,体内脂肪占总体重的比重。
标准体脂率,则是你所应该维持。
当然,标准体重率并不是一成不变。
男性:
18-30岁,14%-20% ;
30-69岁,17%-23% 。
女性:
18-30岁,17%-24% ;
30-69岁,20%-27% 。
可以选择去健身房或是医院来个精确的测量,实在懒的也可以买个智能秤自己估估。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智能秤的测量并不精确,可能存在5%-8%的误差,但优点是想啥时候测就啥时候测,仅作为一种参考的话还是不错的。感兴趣的话可以入一个耍耍,在学校我买的是云麦好轻、家里的是云康宝,感觉都差不多。
好轻app里的社区做的相对好一点,云康宝的app支持多一些。
(2)局部瘦?
目前,我知道的,想要局部瘦,就得有氧减全身,局部雕线条。
比如有些女生特别痴迷马甲线,但如果体脂率不够低,腹肌仍会被埋在脂肪层下,正常来说要达到体脂率至少要在18%左右,马甲线才会清晰。
所以,在进行腹肌训练的同时,也要兼顾有氧,你的马甲才能穿出来。
3.咋个搞起
(1)减脂原理:消耗>摄入
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大方向要坚持不动摇。要想减脂,就得保证能量缺口,要让你的卡路里消耗量>摄入量。
有些人总以为一天跑个5km,就可以胡吃海喝,那么除了“祝你幸福”,我不知道再说什么好。那些不愿放弃治疗的,来,咱们继续唠唠:
消耗量(基础代谢+运动消耗)>摄入量
(2)咋个吃
国人的餐食烹调相对复杂,食材因为不同的做法,卡路里也会随之变化,用一个简单的app不能非常准确的统计,只能大概得知其范围,可这也能帮助你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多些思考,多看一下食物的成分表。总之,少些油盐,少些高脂高糖,少些深加工的食物。
传送门:
(3)咋个练
以减脂为例,采取无氧有氧相结合的方式。先无氧、后有氧,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有条件的还可以按摩放松一下。
我一般是↓
热身:无氧:有氧:拉伸=1:2:4:1
我的有氧主要是跑步,也有人问我每天需要练多久,我只能说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
2017年3-4月,我每天三个小时,一小时跑步、两小时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用NTC定制的计划辅以keep和火辣,很累也很爽。
2017年5-6月,在校期间,跑步为主,keep为辅。
可以看出,已经明显减量了。
因为当时夸张的已经瘦到49kg。
(4)谈谈我最爱的跑步
跑步,兴趣使然。
但我知道,大家绝对不是只想听这样的话。
那就往下↓
①跑步减脂
每周至少2-3次,每次40-60分钟,配速根据个人最佳燃脂心率。
②最佳燃脂心率区间
最大心率(220-年龄)× 60%-80%
超过80%进入了无氧心率。
③训练计划
你可以打开微信找到〖跑步指南〗
或者打开NRC、Keep,定制一个符合你水平的跑步计划。
(5)总之,不坚持,啥都白搭。
4.有些想推荐
(1)App
①健身:Nike+ Trainning (NTC)、Keep、火辣健身、硬派健身
想全面提高运动能力,强烈推荐NTC。
至于keep、火辣、硬派的区别
硬派比keep和火辣更适合有健身基础的人,毕竟那种2D示范图不是谁都能看得到,但硬派里的健身干货可是满满的。而且keep和火辣可以帮助你制定训练计划,特别适合咱们这种健身小白。
而火辣与keep相比,运动训练选择更为灵活。针对单一肌肉群的短时间训练更多,时长为10-20分钟。keep的多肌肉群复合训练更多,时长20-30分钟。我个人是两者结合使用。
②跑步:Nike+ Running Club (NRC)、Keep、Connect
跑步软件的差别都不太大,会存在些许误差。但NRC+NTC没有更配的了。
如果你真的爱跑步,可以考虑入个Garmin的GPS手表。
③卡路里记录:薄荷、卡卡iCalorie
Android朋友我推薄荷,
iOS的朋友我推卡卡iCalorie。
卡卡的界面相对于薄荷更简约,而且支持读取iOS健康里的运动记录,可惜Android版的卡顿闪退又难搞。
薄荷的食物种类数量多于卡卡且有配图和做法,便于更加准确的记录饮食,不足就是运动要自己记录。
(之前提到过两种智能秤,薄荷和卡卡均支持自动读取云康宝的身体记录。)
(2)书籍
②《跑步指南》、《不跑会死 中国跑步指南》、《素食 跑步 修行》、《跑步,该怎么跑》、《跑步革命》等
③有兴趣的,还可以看看《精准拉伸: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城市就是健身房》、《无器械健身》神马的。
懒得捧书的童鞋,那就公众号关注起↓
(3)公众号&微博博主
①硬派健身
②跑步指南
③keep
④火辣健身
⑤卡路里生活
⑥健与美
……
【04】自律给我自由
与其说是经验帖子,这更像一个安利帖。
如果你想一篇文章尽知健身,那么对不起浪费你时间了。
个人情况不同,咱也没办法全部详尽,是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健身健脑也不是一日之事。
喜欢 得到app 上的一句话,“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撸起来才是真理!
谢谢各位小伙伴捧场(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