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咱们先一起理解下熵的概念,它反应的是系统的无序和混乱状态。而熵增则是克劳休斯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结构会趋于混乱和无序,是反映这种无序和混乱程度的。简单说就是温度只能从高温向低温传递,达到温度完全一致,且过程不可逆。请大家想想,这代表什么?为什么系统最终混乱和无序呢?因为没有热力差,相互之间没有动力和活力了,那就代表系统消亡了。
虽然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但是被广泛引入到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那它对我们现实是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会看到自然界里面会发现人会不断的生老病死;山川石头会不断的风化,然而我们的环境还是生机勃勃,我们人还是在一代一代不断繁衍生息,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宇宙中有一种力量在对抗这个熵增的过程,不断的实现熵减,其实这就是有机的生命过程。
另外,例如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不断的循环净化,还浇灌田地,水力发电等;那么水库中,井里的水如果完全封闭,最后会发霉或干涸了。为什么呢?
大家发现没有:孤立的系统因为无法和外界进行互动,没有差异和动力,最终不得不走向熵增,走向灭亡。所以这对我们来说如何负向抵消熵增,实现熵减呢?就是可以通过开放系统来对抗熵增,让多个系统互动来对抗系统趋于混乱和无序。
熵增对我们来说是个死神。所以大家发现没一个孤立的系统或组织,当与外界联系很少,或者组织不断变大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的自我净化,最终不得不走向消亡。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有一个认知局限,总是以为用制度,专制,权威和等级,可以保证这个系统的这种有序,其实这恰恰相反,越是这样越成为封闭系统,无论短期还多么有效果,最终组织的能力都会退化,想想秦朝的时候是多么的强大,然而它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清朝的时候我们闭关锁国,但是经济占着全世界GDP将近30%,最终还是被西方列强用大炮打碎了。另外一个大家就看那种,越是那些牛逼闪闪的大公司大企业,为什么反而死的更快,比如IBM,比如摩托罗拉,比如诺基亚。一个组织和系统越强大,内部管理成本越高,内耗越大,创新和变革的阻力就越大。最终慢慢变成一个封闭系。
所以大到一个国家的体制,小到一个公司的设计都必须具有开放性。公开,透明,有好奇心,愿意接触外面这种新奇的事物和知识,不断的与外界进行沟通互动,然后反馈区反馈,修复自身的种种缺陷,这就是熵减,通过与外界的沟通互动,提供更多的这种可能性。
但熵减的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比如说比如说,把一个大组织拆分成各个小业务单元,一定碰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底线;比如说我们吃胖了要减肥,就需要调整我们的饮食结构,然后通过一定的跑步锻炼来调整回来。所以熵减的过程其实是个做功的过程,需要消耗资源,需要消耗时间,需要投入资源和金钱,需要有目的的折腾,过程及其痛苦;然而结果就是我们能力得到提升,边际效应扩大,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我们愿意吗?
当然,咱们现在的社群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大家基于共识和信任来到这里,然后不断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吸收的更多的知识,提升认知层级;认识更多的伙伴,给自己和对方创造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我们就实现了熵减。
我必须指出:熵减是基于共识和信任,这样就减少组织内耗,大家目标一致的话,就容易聚焦和趋于有序,不需要再为一些问题反复的探讨和沟通,提高效率。
熵增是我们无序证明的一个公理,是我们建立逻辑思维和第一性原理的基石或奇点,基于这个前提,加上后面我们要分享的递弱代偿原理,形而上学禁闭,就构成了最底层的第一性原理,进而推导出其然的思维模型和具象化模拟,看清问题的本质。
今天是我对熵增原理的个人理解和分享,希望大家指正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