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论语》73---无可无不可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白话译文】逸民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先生说:“守其志不屈,保其身不辱,这是伯夷叔齐吧!”先生说:“柳下惠、少连,志不免有降抑,身不免有污辱了。但所言能合于伦理,所行能合乎思虑,能如此也算了。”先生又说:“虞仲、夷逸,隐居弃言,但他们的身是合乎清洁了。他们的废弃,也合乎权衡了。”先生又说:“我就和他们不同,我只是无可无不可。”
这一段看似不少文字,其实细分析一下,就是四大部分。其中,三大部分分析了三类隐士吧。第四部分,孔子摆明了自己的态度——无可无不可。
白居易有一首诗《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按白居易的话说: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小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是中隐;虞仲、夷逸隐居放言,是大隐。也许意思正好相反。不管如何,这三类隐士的风格,孔子是不全赞同的。孔子的做法就是:无可无不可。
孔子异与别人的就是这个原则,就是中庸思想。引用陈琦萍老先生引用的两件事就可见孔子灵活用世的态度: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意思是,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在这里说明,孔子对卫灵公很了解,他问话的目的就是想打仗,而孔子是主张教育治国的人,不相谋又有什么话说呢?
另一则是: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看到国君在形式上派人送一只饩羊去供奉祖庙,不去行这个告朔礼了,主张把羊拿掉。孔子看得更深一层,说:你爱惜羊,可是我爱惜那个礼。拿掉羊,等于不再有这个礼了。
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人对事不勉强,凡事从“礼”出发,不象三类隐士一样。孔子评论三类人之后说,我和他们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故曰无可无不可。
孔子始终以用世的态度对待一切,外圆内方,处世灵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要“义之与比”,则无可无不可。
兖州,陈涛,2019.10.2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