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小朋友的家长和我聊天,谈到孩子起床穿衣、吃饭时要看着iPad,不给看,就不穿衣吃饭,于是昨天早上被她爸爸狠揍了一顿……妈妈心疼又无奈。
其实这是她第二次找我谈这个事,我仔细想了下这个行为,一般孩子很少莫名其妙在穿衣吃饭时要看pad,起床最多拖延一下,大清早脑回路能链接到ipad?于是,我说,那你们是不是有人吃饭时看手机什么的?孩子妈妈说,她爸基本总看。我很快脑补出一幅爸爸边吃饭边看手机,妈妈不断催促的画面来,突然找到答案般豁然开朗,我说你看,这不是模仿的么?你们说的她不一定会听,你们做什么她都会学,咱们还是在自己身上找根源吧。然后我们简单聊了下和孩子沟通的时机和方法。
这件事直观上给了我两个启发:第一就是老生长谈,家长日常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因为不经意间就被孩子就模仿了去。或者觉得容易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可以避开孩子。比如这个案例中的爸爸,可能平常工作非常繁忙,时不时要看手机的微信工作群,工作项目的进展,客户的反馈,领导的信息等等。导致忽略了他会给孩子造成的示范作用。
其二就是当孩子出现了一个不良行为或习惯问题时,家长要有认真的态度,把这件事放在心里,提前想着制定解决方案。工作事大,孩子的未来事也不小,尽量避免每天在鸡飞狗跳中极端阻止,否则就会出现开头一幕,爸爸把闺女狠揍一顿。暴力教育短期见效快,但长期来看,有白害而无一利,在家里容易被揍,在外面也容易被欺负,或者成为暴力的发起者。
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自我觉察力,大家常说,养育孩子其实就是重新养育自己,是成人的二次成长,无论我们在外面多么努力和拼搏,回到家里,或许可以尝试展现另外一面,因为,面对不成熟的孩子,我们就是复印件的“底版”。孩子无法理解内涵,只会有样学样。或者,如果自我觉察不到,也可以像这位朋友一样,和相关人员聊聊,也许被当头棒喝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