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塞涅卡担心人们将愤怒作为激发性的工具,原因在于一旦我们开启了愤怒之门后就不能再将它关闭;而且,无论愤怒最初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多少,它随后带来的危害在将这些好处(平均来说)抵消之后还绰绰有余。他警告人们说,“理性绝不会到鲁莽、不受羁绊的冲动那里寻求帮助,因为在那里它说话是不算数的。”
【感想】想到网上说有女孩为了让男朋友戒毒,自己以身试险,最后自己也陷入其中。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凝视着你。
2.塞涅卡称,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当某人对我们做了坏事的时候,他应该受到“劝诫和武力,也即温和与粗暴”的双重惩罚。然而,这样的惩罚不应该在愤怒的情况下来实施。我们惩罚人不是为了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报复,而是为了他们好,是为了让他们不管做过什么都不要重蹈覆辙。换句话说,惩罚应该是“警告的而非愤怒的表达”。
【感想】一切应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在解决问题时释放不良情绪。
3.对于这种浅薄的人,我们真的动气没有任何意义——还可能会破坏我们一整天的心情——但塞涅卡认为我们可以假装生气。这样做,在我们的安宁受到尽可能小的搅扰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这样的人改善自己的行为。换句话说,尽管塞涅卡反对我们以动怒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行为,但却赞成我们以假装愤怒的方式来促进他人行为的改良。
【感想】机智如塞涅卡。
4.道歉的行为除了有使我们变得镇静的作用之外,还能防止那些激怒我们的事情日后不断困扰我们。最后,为发怒而道歉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可以减少将来再次犯错的机会。
【感想】发自内心的道歉意味着放下。
5.尽管财富能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奢华和种种感官上的快乐,它却从来不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或者消除我们的痛苦。为了证明这种观点,墨索尼亚斯指出,尽管所有富人都拥有财富,但是他们仍然会感到哀愁和不幸。与此类似的是,爱比克泰德声称:“与其拥有大量财富而苦恼地活着,倒不如在失去痛苦和恐惧的状态下饿死。”更概括地说,他论辩道,不需要财富比财富本身更加宝贵。
【感想】物以稀为贵,追求财富的人太多了,不追求财富的人反而显得珍贵。
6.“不应该为了好吃而应该为了营养,不应该为了满足味觉而应该为了强健身体”。
【感想】我就是这样想的。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潜在的斯多葛主义者。
7.自然的欲望,比如我们口渴时想要喝水的欲望,能够得到满足;而非自然的欲望却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当发觉自己想要某种事物时,我们应该停下来问自己这个欲望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如果是非自然的,那么要不要满足就应该三思而后行。
【感想】自然的欲望,嗯,这个短语记住了。
8.塞涅卡警告人们说,奢华利用它的机智来催生恶习:首先,它使我们对那些并非必需的事物产生渴望,接着使我们对那些有害的事物产生渴望。不久,头脑就变成了身体享乐的奴隶。同样,墨索尼亚斯告诉我们,他宁愿生病也不愿生活在奢华之中。他说,疾病可能会伤害身体,但奢侈的生活却会伤害灵魂,使它变得“没有节制和怯懦”。因此,他认为,“奢侈的生活必须完全避免。”
【感想】有点苦行僧的感觉。
9.他说,我们应该学会抑制奢华,培养节俭,并且“以没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贫困”。
【感想】非常利己的高贵。
10.然而斯多葛主义却要求一个斯多葛主义者对她应该享受什么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她必须谨记,财富随时可能离她而去;的确,她应该花时间为自己失去财富做好准备——比如,定期地练习习惯于贫困的生活。她还必须记住:除非自己很谨慎,否则享受财富会削弱她的品格和享受生活的能力。正因为这个原因,她应该避免奢侈的生活方式。
【感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我认为,比起享受财富,斯多葛主义者对于享受名声应该更加谨慎。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财富令我们堕落的危险是存在的,尤其当我们用财富来追求奢侈生活的时候。然而,名声令我们堕落的危险更大。尤其是来自于名声的光辉,会在我们心中激起得到更多名声的欲望,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言行举止都要精于算计,以便赢得别人对我们的仰慕。但是要这样做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不得不背离斯多葛主义的原则。
【感想】我们不可高估自己的自制力。
12.我们看到,用想象我们的日子如何越来越不好过——尤其是用思考我们自己死亡——的方法,就能够增加体验快乐的机会。青年时期,考虑自己的死亡是需要做出努力的;而晚年时期,避免考虑自己的死亡则是需要做出努力的。所以,根据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见解,晚年能够使我们去做一些原本应该做但却一直没有做的事情。
【感想】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生命给我们的馈赠,都有值得珍惜的人、事、物。
13.而且,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思考自己的死亡,并不是因为他们渴望死亡,而是因为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价值。
【感想】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生命为高尚的价值存在。
14.爱比克泰德提醒我们,苏格拉底“可以忍受被忽视”,那些践行斯多葛主义的人同样也应该可以忍受。
【感想】接受自己被忽视使我们更清醒、更强大。
15.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一种人生哲学,无论是斯多葛主义还是某种对立的哲学,他都会表现出与其他人不同的价值观。
【感想】特立独行的人容易被嘲笑,这样的人更要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16.这样,人们就会猜想,那个人一定是认为他们的价值观有某些错误,而这正是人们所不想听到的。
【感想】人们爱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
17.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体验喜悦需要境况的转变;比如,他们不得不靠获得一种新的消费品来实现这种喜悦。相比之下,斯多葛主义者则不需要任何这样的改变就能够体验到喜悦;因为他们践行消极想象,所以他们会深深地珍视他们已经拥有的事物。此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体验到的喜悦会蒙上某种阴影,这就是他们害怕会失去他们喜悦的源泉。然而,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拥有一种三步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完全避免这种恐惧。
【感想】斯多葛主义者的快乐自给自足。
18.斯多葛主义者的享受显然是可以转化的。
【感想】斯多葛主义者自律而不失灵活。
19.例如,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他的杰作《瓦尔登湖》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斯多葛主义或者任何一位著名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但是对于那些明白要在书中找寻什么的人而言,斯多葛主义的影响是存在的。在他的《日志》中,梭罗表现得更加直接。例如,他写道,“斯多葛主义者芝诺与所处的世界的关系和我目前与所处的世界的关系完全相同。”
【感想】梭罗的书传达的观念和斯多葛主义提倡的观念都是修身养性的,在当代,很少人做到,所以很难能可贵。也更需要提倡。
20.与广为流行的看法不同,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并没有倡导我们“抑制”自己的情感。他们的确建议我们采取措施避免消极情感,并且在我们避免的努力失败时要克服这些消极的情感,但是这与抑制情感是不同的:因为如果我们避免或者克服了一种情感,就没有任何东西需要抑制了。
【感想】反对者偷换了概念。
21.因为悲伤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所以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反对它。同时,他们意识到,由于我们不过是凡人,所以在生命历程中,有一些悲伤就如同有一些恐惧、焦虑、愤怒、仇恨、羞耻和嫉妒一样,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目标不是消除悲伤而是将悲伤最小化。
【感想】斯多葛主义者提倡弱化消极情感,而不是抑制消极情感。
22.从这项研究中可以得出的明显结论就是,遵照悲伤治疗的法则并没有治愈悲伤而是“强化了悲伤”,它延迟了悲伤自然治愈的过程;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揭伤疤。
【感想】心理咨询意味着有倾诉,倾诉一定包含着记忆提取和情绪代入,甚至记忆再创造(之前媛媛姐讲的那本有关记忆的书说过这样的例子)。这些做法加深了受害者的悲伤程度。
23.失去亲人以及其他悲剧的受害者们,彼此的反应大有不同:一些人从治疗的干预中获益;但是大多数人却并没有从中获益,而且他们也不应该被精神健康专家强迫着进入正确的情感回应之中。”精神创伤和悲伤的咨询师在这个方向上都犯了很大的错误。这两位作者补充说,她们并不接受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教条,那就是:“无约束的情感表达对于精神健康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感想】没有什么是万能之法,每个个体都不一样,将心理疗法固化不利于帮助人们走出悲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人的特质,采用不同的心理疗法。
24.当然,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反对这种思想。他们认为存在于大多数人与幸福之间的障碍并不是政府或者我们生活的社会,而是我们人生哲学中的缺陷——或者我们根本就没有一种哲学。诚然,政府和社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外部环境,但是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外部环境与幸福程度之间最多只存着在一种松散的联系。尤其是,一个被流放到荒岛上的人比一个生活奢华的人更加幸福,这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感想】我们要有自己的人生哲学。
25.其他人可能会有力量影响你如何生活,甚至会有力量影响你是否能够生活,但是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却说这些人没有力量毁坏你的生活。只有当你未能按照正确的价值观生活的时候,你才会毁坏自己的生活。
【感想】人人都会影响我们,但唯一能够决定我们生活的人,还是自己。
26.尽管在整个有记载的历史中,跨越各种文化,大多数人显然都认为努力得到自己渴望的事物是获得幸福的良策,并且也一直在使用这种良策,但是这种良策具有一个重大的缺陷,而且在有记载的各种文化的全部历史中,思想深刻的人们也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缺陷:那就是在按照这种良策实现了每一个欲望之后,一个新的欲望又会跳入我们的头脑之中以取代以往的那个欲望。这意味着: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都难以得到真正的满足,还不如根本就没有欲望。换句话说,我们会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
【感想】欲望无止境。
27.一种不那么显而易见但是却好得多的获得满足的方法,不是致力于满足欲望,而是致力于控制欲望。尤其,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缓欲望在我们内心形成的过程。与其努力实现我们头脑中的无论什么欲望,倒不如努力防止某些欲望的形成,并消除已经形成的许多欲望。而且,与其渴望新的事物,倒不如好好经营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
【感想】专注,专一,专心。
28.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生存和繁衍,那么进化程序所鼓励我们追求的许多事物,比如获得社会地位或者获得更多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也许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经历安宁的话,那么追求这些事物就没有任何意义。
【感想】目标不同,同一事物的价值就会不同。
29.但是,自我们的祖先在非洲大草原上游荡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要生存下来也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别人瞧不起我们,法律也会阻止他们夺走我们的食物或者把我们赶出自己的家园。此外,低下的社会地位再也不是繁衍后代的障碍了;事实上,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社会地位低下的男女比社会地位优越的男女有着更高的生育率。
【感想】有些规律是会随着时代改变的。
30.我认为,这取决于我们的个性和环境:对一个人有效的人生哲学对另一个个性和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无效的。换句话说,涉及人生哲学的时候,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人。
【感想】哲学治愈法要对症下药。
31.愤怒和蚊子叮咬的情形几乎是一样的:虽然发泄愤怒令人感到舒服,但是你很可能随后就会后悔这样做。
【感想】愤怒有后遗症。
32.换句话说,用参加演奏会的方法,我对未来相当数量的焦虑都产生了免疫力。然而,这种免疫力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的,所以我就需要又一个剂量的忐忑不安来获得新的免疫力。
【感想】人需要不断自我鞭策,以求获得持续的免疫力。
【梗概】一本以实践角度讲解斯多葛主义哲学的书籍,并从哲学角度告诉了我们获得安宁的方法。
【评价】一本教我们获得安宁的书。作者很有思辨精神,文章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实操性强。
【行动计划】
1.践行控制三分法,把握当下,展望未来,抛弃痛苦的过去
2.当一个自律的享乐主义者,比如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3.学着追求安宁而不是名利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