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意难平终将和解,万事终将如意。
解释:像石头、水流一样会有时间归于一处成为山、海;也像风、雨一般总会有相逢之日。心情难以平复,随着时间的过去,终究会和解,万事也终将顺心如意。
释义为不属于其的人终究会消散于人海,属于其的人终究会相逢。因为不属于其的人而留有的遗憾终究会被时间冲淡,而对的人终究会带来属于其的幸福快乐。总结一句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运自有时间表。
这几天小作文事件弄得沸沸扬扬,各说各的理,全是高参,当然搅局的不少,蹭流量的更多。我在想董宇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反正都会评判,有的会说该走,为什么会给他们卖命,自己干多好,有那么多粉丝,还有那么多的公司在挖他;有的说不能走,股权还没兑现呢。但如果董宇辉此时离开,就会有忘恩负义、飘了的说辞,但如果董宇辉留下来,就又出现了以后他怎么和领导、同事相处,说每一句都要字斟句酌,多了谨慎,少了之前的那种“肆意”。有人说老俞给了董宇辉高级合伙人的待遇,这是他应该得的,有人说还不是超级合伙人,有人说董宇辉拿了老俞一把之后的下场会如何……如果听从网上之人的建议,董宇辉就如同邯郸学步之人,最后恐怕连路也不会走了。
我忽然觉得人生这个舞台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尤其是互联网这个平台,更把这个台子给扩大了。想到这句话“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意难平终将和解,万事终将如意。” 无论怎样,都将“和解”,留下来也行,走也行,万事终将“如意”。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董宇辉能读那么多书,而且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还能讲得吸引了2000多万粉丝,你我的建议真的不见得有他的深刻。他本是出生农民之家,如果不是博览群书,他怎么会被那么多名家大家所赞誉。在他成名之前,但凡懒惰一些、颓废一些、放纵一些,他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他在上完一天课后,还要去读书,所以才有他那么多的知识储备,试问现在有多少大学生、研究生在读书,哪怕一年就几本!我们在赞叹他的口才之好,有没有想过他1年100多场的几千人到万人的讲座,别人不愿去的地方他去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做了,所以他的好口才是有原因的。他的那些超越他年龄的认知是在一次次的挫折之后的顿悟得来的,有在寒冬腊月的夜里,他被拒之于宿舍楼外的“漫天星光和一路歌唱”;当彷徨于“人生努力的意义是什么,迷茫的时候。”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垂垂老矣,七八十岁,在病床上拍着自己肌肉松弛的大腿,然后给我的子孙们回顾我的一生,我将如何抉择?瞬间清晰。倒着活,谁都能活明白。当他说“在顺境中多做事,逆境中多读书。”“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衡量你的人生,你就能发现真正的价值。”……
我想此次事件,更多的是引起我们的思考。因为看见了董宇辉的足够优秀,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否则谁会去关注一个农民之子,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主播。所以先让自己变成优秀,不可替代才是硬道理,小编如果能写出董宇辉都写不出来的小作文,他不能被替代的时候,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呀!而不是去“呐喊是我写的。”在我们工作中常常是执笔写的那个人,挂名靠后或者不能挂名的人,如果我们去喊去闹,拍在沙滩上的一定是我们自己。再举个例子,全世界的科研项目,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的成果绝对不是个人完成的,绝大部分导师只是有一个思想,具体干活的就是研究生或者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有时按照贡献度署名,有时却不是,你去喊冤吗?所以认知这东西还得提高,否则就会把自己纠结死也活该!
我们呀,真的不如一个刚刚30岁的年轻人想的通透,董宇辉无论做什么,以后变成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当下的他能给我们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还是好好做自己吧,多爱自己,世界如此繁杂,如此多的风雨,给我们自己建一个避风的港湾,哪怕就是一本书中,一幅画中,一句话也行。
初雪的静谧,是思考的好时机,遇事成长,不仅仅是对当事人,更是我们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