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爸爸们心里一定觉得酸酸的,“只有”这两个字对他们太不公平,但转念一想,还好,要是谁居然写出“世上只有爸爸好”这样的歌来,天知道会出什么大乱子!简直难以想象!这当然只不过是玩笑,其实大家都明白,对于孩子来说妈妈也好,爸爸也罢,都好,都重要,只有缺了一个才不好,才会出问题。
据说宝宝出生才8周,就能分辨男女。宝宝无事哭闹,就会看人下菜。如是妈妈照顾他,他哭闹,就是要妈妈抱抱,因为他明白,妈妈肯定会抱他,不会让他哭下去的;但如是爸爸照顾他,他哭闹,就是要爸爸逗他玩,因为他明白,爸爸肯定会这样做,如果爸爸有事不做,他很快会停止哭闹,他知道这是没有用的,爸爸不大会来抱他。小小的孩子就知道怎样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难道不重要吗?如果孩子从小只有单亲照料,这方面就缺了一块,孩子的认知就不完全。
等孩子长大一点,父母和孩子玩的方式很不一样。爸爸爱和孩子疯闹,大声叫喊,甚至装怪物吓人,逗弄孩子,肢体动作很多;而母亲往往喜欢将孩子温柔地搂在怀里,安静地游戏。到了外面,父亲常常鼓励孩子跑得更快些,跳得更高些,力用得更猛些,胆子更大些;但是母亲往往阻止这样的行动,告诫孩子千万要当心,不要爬得太高,慢慢来,安全第一最重要。由此可见,爸爸鼓励孩子冒险,竞争,进取,自立;妈妈更注重关爱,安全,轻松,悠闲。必须明白的是,这不同的方式都对孩子有益,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达到平衡,才算完美。不然一味冒险冲动,或一味安全求稳,都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再从使用的言语来看。妈妈善于使用宝宝的语言和宝宝交谈,描述详细,生动,充满柔情,特别耐心,时时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意思;而爸爸不喜欢用宝宝的语言,而是直接用大人的话来说,比较简洁,还常常带有命令性,使用很多肢体语言,有时比较严厉。这样宝宝就可以同时理解两种语言,清楚了解它们的不同,明白了男女的差别。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表现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妈妈很细心,注意细节,比较讲究,对孩子各个方面都很在意,常常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出问题;爸爸呢,比较大大咧咧,过得去就行,粗放的管理,让孩子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单取一方面,显然有欠缺,父母的影响都得发挥作用才行。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在该细心的地方细心,在该随意的地方随意,既有约束,又有自由,而不是过于偏向一面或另一面。
男女的兴趣肯定有很大的差别。妈妈喜欢看一些生活片,言情片,热衷于服装,化妆品等等,爸爸一般不会爱好这些东西。爸爸会看动画片,武打片,妈妈会认为幼稚,无聊。爸爸肯定要看看新闻,还喜欢历史,地理,动物,甚至哲学这样枯燥的东西,而妈妈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乏味得要睡觉了。其实妈妈,爸爸的不同兴趣恰恰提供给孩子多样化的选择,让他们接触到各方面的东西,只接触一个方面是很不够的,甚至会导致他们认知的偏差。
由此看来,在培养健全的孩子这件事上,爸爸,妈妈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只有把他们的作用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造就优质的孩子。
将此事推广到教育领域,马上可以看到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阴盛阳衰。男教师正越来越少,他们在幼儿园,小学已近绝迹。在初中相当稀少,甚至在高中,男教师能占到30%就算很不简单了。与此同时,还有一件令人担忧的事: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成绩超过了男孩子。与其说男孩子变笨了,不如说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更有利于女孩子的发展,因为这体系的设计受到了女性化思维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现在还难下结论,但有识之士应该感到不安,难道就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倾向吗?但最终的问题是要不要改变?留给大家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