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
一、清明节
清明节、踏青节,仲春与暮春之交,传统节日,祭祀节日(祭祖和扫墓)。
“死亡”在少儿读物里也是一个被刻意屏蔽的空白地带。
越是回避,孩子就越是好奇。
二、死亡教育课
白岩松: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花季孩子在自杀的时候,很多根本还不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在他们眼中,这可能是抵抗、逃避、挣扎、呐喊、报复,但唯独没有害怕!对死亡没有起码的敬畏。
死亡教育让17岁乔布斯明白了生命的意义。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向死而生”)
如何面对死亡决定了对待生命的方式。
三、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匈牙利的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在1948年研究了378名3岁-12岁儿童对死亡的认知:
0—3岁: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概念,可不讲。
3—5岁:有了朦胧的概念,但认为死亡是可以逆转的(2013年英国有550所幼儿园开始死亡教育)。3岁左右,孩子不得不开始面对各种关于死亡的实例(宠物死亡、亲人过世、丧葬出殡、祭祀悼念、动画及新闻中各种有关死亡的场景)。
5—9岁:开始接受死亡的概念
9—18岁: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
四、如何进行死亡教育?
1、具象解释
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拟人化,隐喻死亡。
或者用动植物的生命循环切入:像小草一样和泥土合为了一体。”
把人生比作了滑滑梯:“你不是爱玩滑滑梯吗?玩滑梯的时候是要排队的。人啊,就像坐滑梯一样,会慢慢下降,慢慢变老,等到落地,就要起身走开,不然会挡住后面的小朋友。那外公去哪儿了呢?外公变成小朋友重新排队去了”
2、更加具体去描述
“活着就是吃饭、睡觉、呼吸、走路、说话等,死亡就是这些都不能做了。
扫墓:“死的人没有知觉,就是什么都不能做了。
哭代表我们舍不得爷爷,也是表达对爷爷的思念。但我们也要更加努力地生活。”
大卫·伊格曼《生命的清单》: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生物学死亡);
第二次,追悼会宣布你的个体生命逝去(人际网络消失);
第三次死亡,被活着的所有人遗忘(真正地死去)。
3、借助绘本
绘本成了向孩子讲述生死的最优媒介。绘本用饱满的想象力和温暖的笔触诠释死亡的故事
《蜘蛛先生的葬礼》是讲述生死的一部绘本。还有如《祝你生日快乐》、《爷爷变成了幽灵》、《爸爸的围巾》、《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100万次的猫》、《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没有穿西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