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日记的习惯还是要坚持的。
今天看了一天关于垂直电商的一些文章,也思考了很多:
1.电子商务的确应该区分对待:电子/商务。
既做电子又做商务的,是最难的,现在很多大传统企业转电商,都在自建垂直电商平台。
当然,他们也只是把平台当商务做,并不会在此平台上拉对手入驻。
同样地,传统企业在阿里巴巴、天猫经营,也都只是在做商务部分。
2.配件城要做的是电子部分,不做商务部分。
什么意思呢,就是配件城只做平台部分,不自建手机配件产品。
而且我们不是做商家入驻型的平台,这种平台的竞争力是完全无法和天猫、京东媲美的,尽管做得很垂直都不行。
不过这不表示配件城中没有商家入驻,商家入驻的核心目的不是盈利,只有1个:解决网上商品无法实际体验的问题;
我们只做比价\导流部分,这部分的垂直电商暂时是没有的。
3.说说购物比价。
其实现在的购物比价平台已经很多了,有阿里亲儿子一淘比价、有网易直属的惠惠购物助手、有已经扎稳脚跟广泛合作的购物党,
还有正在挣扎的口袋比价、蜜蜂比价、惠买购物、比比看购物、慢慢买等;
为何现在的购物比价软件活得不那么滋润了,因为它们的核心流量都是由PC端提供,但是现在移动端的购买量已经超过PC端,且增长迅速,但移动端主要是APP的市场,他们的购物插件是无法进入APP内部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流量越来越低。
大家都在想办法进入移动端市场,主要有4种做法:
-和浏览器、路由厂商合作:当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购物时,展示比价信息。
-推出单独的比价APP:一淘、惠惠购物、购物党
-扫实物比价:我查查,同时提供购买入口
-推出单独的优惠购物导流APP:一淘、惠惠购物;
对于方法1:
由于浏览器购物量本身就不大,决定了这种合作也只是杯水车薪;
对于方法2:
现在看出只有大厂可以搞,但是体验都很差,或者长久不更新,下载量也只是十万级别。
对于方法3:
倒是活得不错,下载量都是百万级别,原因在于扫一扫移动端有天然优势,现在扫一扫的用户习惯已经培养起来,大家没事就扫一扫,在超市、商场买完东西后,回家扫一扫看看网上是否有更便宜的;
对于方法4:
现在活得最好了,也是无法比价的另一条出路,既然移动端注定无法进入APP内比价,那么索性就根据自己的强大比价后台推出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优惠活动、秒杀活动、团购活动类的APP,活得最好的应该是折800,貌似是女性必备了!
但是不得不说,移动端的购物比价需求是很强烈的,从方法3可以看出。
但是如何实现移动端APP内的购物比价一直是难点。
其实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大致原理如下:
1.VPN线路读取购物APP的详细商品链接;
2.根据链接从服务器得到比价信息;
3.得到悬浮窗权限;
4.合理得将比价信息以悬浮窗的形式展现再购物APP的内部,做到UI协调!
4.再说说导流返利的问题;
这点我不了解,只知道此类的网站和APP下载量很大,活的还不错。
还需要具体的市场考察,看看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水有多深,特别是不同商城不同类别不同商品的返利点。
特别是在手机配件行业销量规模越来越大,但利润越来越低的今天,返利点的发展如何,如何求突破;
暂时认为手机美容、手机壳定制是一个突破点,不过这就更需要第2点中说的商家入驻问题要先解决。
故配件城的发展路线大致如此:
1.做好手机配件的购物比价/导流/扫一扫/评测功能;(3.0)
2.做好手机配件的适配、精选、高性价比、热门商品、热门旗舰店首页;(4.0)
3.做好各大商城的活动、秒杀、组团页面;(5.0)
4.做好积分兑换、签到、免费体验活动;(6.0)
5.做好商家入驻的商品实际体验问题(前期需要做好市调商务);(7.0)
6.做好手机美容、手机壳定制的UI设计环节、商家制作环节;(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