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刚开始,我就做了与职业生涯有关的两个决定: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申请美丽中国2019-2021届支教项目老师。
一些熟悉我的朋友有些惊讶,但很快能接受。惊讶或许是他们记得,我说过:我不想当老师。理由有二:一是自己从来不善言谈;二是自己从来不喜欢小孩。这两个理由一直稳稳地说服了我和身边曾认为我适合当老师的人。
然而,也就是最近几年的时间,我发现,上述两个理由,只是我很久以前,给自己盖下的刻板印象。不善言谈,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向的性格,二是表达沟通能力。
把问题看破了,就没什么可阻挡的了
我对自己的内向性格有着不同时期的认知。
大一时偶然在图书馆发现的《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有神奇的力量。
自由特质理论认为,我们天生的因素与文化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质,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换言之,内向者可以为了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他们爱的人,或者任何他们重视的事情而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
这句话打破了一种「我就是如此,我做不到」的固有认知。
当然,读了一本书是不够的。道理再好,方法再神奇,一切都需要实践和时间。事实上,我很快就忘了书中的具体内容。但在后来的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还有实习经历中,一次次的尝试,我逐渐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应对一些原以为由于性格原因做不好的事情。比如,暑期在做兴坪图书馆的实习馆长时,我们办了一个图书馆五周年的活动。在原来的计划中,现场主持的工作交给了旅舍中一个擅长主持演讲的义工朋友。但在活动当天上午,那位朋友却说不能来了,也没有写主持稿。当时的我,却没有太惊慌失措,只在中午时再理了一下互动流程,便上场了。
我没有搞砸。没有忘词(因为我也没写稿),也没有怯场,也没有肌肉僵硬。结束后,我回想,只记得一个像打了鸡血的自己。换句话说,当时的我,只想着,要把活动做好,并且,我能做好。
那么性格之外,沟通表达能力的问题,就更算不上问题了,因为那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
那「不喜欢小孩」呢?这里我用的是「不喜欢」,而不是「讨厌」。作为一个从小就安静内向的小孩,我对那些动不动就大吵大闹的「熊孩子」存着深深的恐惧。可其实,我「不喜欢」的除了熊孩子,还有无理取闹、尖酸刻薄、脾气暴躁的熊大人······而且,后来慢慢地接触孩子,读一些儿童教育的书籍,了解愈全面,偏见就少了。
从心出发,时时更新
对「用灵魂影响灵魂」的教育,我一直存着一种敬畏。或许也正因如此,我在潜意识里会觉得,不够好的自己就不配做老师。但后来,我的想法又改变了,我开始相信可能。
和一些活出自己的人相遇,看到他们身上的光芒,同时看到他们也会在黑暗中黯然。这些坚持到底的人,他们的信念源自何方?我归纳的三个关键词是:发心热爱,并肩同行,勇于挑战。
我偷偷地记下了他们说过的话。
今天下午,突然被婷婷问到,你留在机构,让你感到愉悦的点是什么?我挠头想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得到信任”。现在回来,还想补充一个是“解决了问题,在往前走”。@Shawn姚崧
今天是个有能量的日子。图书馆的风扇坏掉了,师傅不上门维修,有个妈妈读者把自己的老公喊过来,帮忙把风扇拆了拿去修。洗手间的窗户卡住了一只死老鼠,自己不敢弄,请来负责周边卫生的阿姨帮忙,结果也不肯收劳务费,说是很小的事情;下午一声呼喊,好几个小朋友就加入清洗活动区的队伍里,又有路过围观的读者,自动地拿起扫把清扫;与来面试的志愿者面谈,她分享今天在馆里是小朋友教她怎么做志愿者,感觉孩子们跟这里感情很深……这个月只有一个全职的志愿者一起开馆,体能上已累到爆,但心理上却还有余力呢。
嗯,七月请了长假,回点血才行。@May
我发现,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才是决定其幸福程度的因素。再拿自己在兴坪的日子说事吧。那个暑假,我过得很开心,一词曰:舒畅。回到家里,问了我的工作补贴后,家里人微微开了个玩笑:「那我还不如自己花钱去旅游!」
嗯,我懒,所以没有反驳。但我觉得,这段日子过得比旅游更舒适。
最近读了两本小书,是读小库出品的《不努力也没关系》和《关于「工作的幸福」这件事儿》。写给青少年看的书,不厚,道理不深。前者是用反论和幽默的口语谈论些我们如今不太屑于谈论的问题,如「人为什么而活」。而后者,讲故事的人是一个日本迪士尼乐园的清洁工,他诚恳地分享了自己追求一份热爱的事业的心路历程,和一波五折的成长心得。
对我而言,这两本书起了提醒的作用。提醒我,不必在意一些人的话语,只要去做,用心地做。
最后再分享一个新学到的「优势」的定义:
优势不是指「擅长」做的事情(因为谈及「擅长」这个词,便涉及到与他人的比较);而应该是让你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做起来很有干劲的事情。它有以下几个标准:
1. 情不自禁想去做
2. 上手后,处于心流的状态
3. 做完后,心里不觉得累
4. 成功(与前三个相比,这是最不重要的,因为成功需要过程)
自从成为了准项目老师后,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但是每次的自主学习都干劲十足,这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没有违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