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园中葵,我爱的冬苋菜
因为没人去采摘,这株我家鱼塘边独自生长的冬苋菜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竟长到了一人多高,以为异,随手拍了发到朋友圈,惹得北方网友轻鸟提起了兴趣。问是花还是草,我给了她第三个答案:“是菜。”作为大东北人的轻鸟不识此菜自然可以理解。所以我要好好的向她推荐下我最爱的这道南方的绿色蔬菜。
据考证古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提到的葵,就是我拍的这株冬苋菜。
冬苋菜的物种名叫:冬葵。别名:冬苋菜、冬寒菜、葵菜。据闻国内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甘肃都有分布。但似乎只有湖南人最爱种吃,我在贵州,江西工作都没在菜场觅到过它的“靓影”。
“葵”作为蔬菜,应该是源远流长的。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本草纲目·草五·葵》:“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
又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蔬一·冬葵》:“冬葵,《本经》上品,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种之。”
被古人列为上品的冬苋菜,做为包菜,大白菜,萝卜几乎要一统菜园子的冬季作物。它的存在确实是蔬菜园里面的惊喜。首先从冬寒菜的这另一别名我们可看出它耐寒。但它与同样耐寒但拔一根少一株的香菜又不一样。它掐一尖芽会在余下的枝节间又长出无数的芯来。会越摘越多反复生长,而且越冬生长采摘周期足够长。真是懒人种菜的大爱。
冬苋菜做为冬天的绿叶蔬菜,它的另一优点就是耐煮,不易变色,不易烂。可以做到烹调方法多样化,这也就成了厨师们丰富菜品的心头爱。总结起来:炖汤,煮粥,烫火锅,溜炒,煎炸可以自由搭配随性选择。试煮几例常见做法:
湖南特色:《水煮冬苋菜》;
取冬苋菜肥厚的叶子和鲜嫩的叶尖。用猪油炸香拍破的少量蒜子,下浏阳豆豉,下冬苋菜略炒,放水煮软煮糯即成。冬苋菜柔软糯滑,汤水鲜美轻香,不可方物。
此菜的升级版还有,《冬苋菜煮皮蛋》《冬苋菜炖肉丸子》等。制作方法是大同小异,滋味则是各有妙处言说。
下面我还要重点介绍一个精华版:《冬苋菜煨寒菌》。在寒菌当年还不算稀罕物的时候,这可是当年饭馆里面很流行的一道做法。这两种气场与香味各有特色的食材在一起的碰撞与纠缠……每每想起都会让你掉馋(水)。具体做法是:
1.将寒菌去蒂铣净,用鸡汤或者五花肉一起用高压锅炖个几分钟。冬苋菜择去老叶粗梗,洗净。
2.炒锅内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下寒菌煽炒一下,再与冬苋菜合并炒至冬苋菜见软。加精盐、肉清汤和炖寒菌的原汤,烧开,去点鸡精粉,盛入大汤碗中,撒上胡椒粉,即成。
菌滑菜糯,素菜荤汤,香鲜合一。吃过保你难忘其妙。
冬苋菜叶子是食客大爱,梗子其实也是弃之可惜的好东西。当然,像我家留种的这株,梗子还是太老了。有那一折就断,里面颜色碧绿鲜嫩的冬苋菜梗,稍微剥一下老茎,切成寸长左右的段,用青红椒丁和着浏阳豆豉一顿爆炒而成的就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农家下饭菜《豆豉辣椒炒冬苋菜梗》。
俗话说“常调官易做,家常饭菜好吃。”古人爱的菜根香太抵追求也就不过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