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知的以及可预测的层面来说,人类社会可分为三个大的基本阶段:自然经济阶段,通常称之为原始社会阶段;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阶段,通常称为之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实现后的阶段,即商品经济阶段。当下的我们所处的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并且距离商品经济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自然经济阶段。
所谓自然经济,通常来说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社会组织形式。
自然经济得以运行的群居,这是一种人类从人类祖先那里自然延袭下来的生存生活方式。人类之所以延袭了这种生存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①生产力低下,生存生活环境严峻。原始社会早中期,人类主要使用的工具主要就是石质或木质工具,生产能力以及防御能力十分有限。在这一时期,单个的社会个体或小家庭几乎可以说根本无法独立生存,这也是人类长期选择了群居的根本性原因。②价值意识尚未形成或者说价值观念尚未发展到一定高度。人类是物质与意识的综合体,能够在诸多利害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从人类祖先那里延袭而来的群居的生存生活方式之所以长期无法打破,即氏族大家庭之所以可以长期稳定存在,必然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哪怕是到了原始社会后期成为人们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自然经济的运作模式就是共劳共享,即共同劳动获取劳动产品,也共同享用劳动产品。
自然经济的突出优点在于,通过共劳共享的生存生活方式,人们得到了各种保险需求的基本满足。即通过共劳共享的社会组织形式,儿童得到了集体抚育、伤病或残疾得到了集体供养、老年人也得到了集体赡养……如此一代一代得到延续,加之认知不断积累,人类因此不断发展壮大……
2.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也就是商品价值,是用一定量的货币表示的。也就是说,商品产生的前提是货币产生。而货币的产生于频繁的劳动产品交换过程,即商品经济萌芽,是在不断的劳动产品交换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商品和货币的产生系同一过程。进一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中,商品经济表现为无数商品交易的总和,即实质就是商品交易。故,货币、商品以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原本就是同一过程。
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中商品经济的实质为商品交易,人们之所以进行商品交易,从商品出售者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价值,即一定量的货币,根本性目的是实现现在的自己对未来自己的保障;从商品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已存存的货币通过商品交易交换成为生存在活所需的物质(在这里,货币仅为意识性的,并无法直接用于自身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存生活需要),从而表现出最为核心的特征,即货币经济。
货币的出现正是压垮自然经济在社会层面运行的稻草;货币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认为可以代替氏族大家庭中自然经济所承载的保险需求,最终成功推倒了原始社会的最后一道城墙,母系氏族社会逐步瓦解为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又迅速瓦解为以小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组织形式。
然而,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中,货币经济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一种保险形式,并不能稳定存在。货币具有不记名不挂失的特点,被偷被抢或在自然灾害中受损,保险能力自然无存;天灾人祸期间,物价飞涨,货币的保险能力也会遭遇严重削弱;等等。
也正因如此,社会组织机构的形成以及职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后,氏族不断联络成为部落,部落不断联盟成为国家,国家不断推出各种法律并逐步对其完善。与此同时,许多现代意义的保险形式也开始萌芽进行辅助,比如随礼习俗、同行会费等。
直到当下社会,人们的生存生活问题被列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人们也不再完全相信货币保险而将货币转化为各种商业保险,民间也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维定式,等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