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体验的关系,是极为根本性的一对矛盾。
当思维先于、高于体验时,人就会活在一堆「应该」之中,不仅用思维严重管理体验,也会把体验切断,甚至切成碎片,如此一来,心流就是不可能的了。
不仅如此,当思维先于、高于体验时,思维会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然后看着体验和身体,就会总是处在批评者甚至暴君的角色之中,觉得身体与体验怎么就这么差这么弱这么垃圾,必须要批评它!如此一来,就构成了绵绵不绝的自我攻击。
这样进行自我攻击时,人简直会觉得,身体和体验根本就不是「我」,而头脑与思维发出的指令才是「我」,所以怎么苛责身体与体验都可以,甚至越苛责才越对越爽,因为严厉的苛责意味着,头脑与思维的权威被维护了。
要从自我攻击转入自我安抚,需要逐渐认识到一点:体验要先于、高于思维。这样一来,思维就只是辅助体验的工具,变成了分析者与观察者。
当体验处在「我」的核心,而思维处在辅助的位置时,思维就会帮助体验变得更加完整而持续,甚至最终帮助心流体验的获得。
这时的自我安抚,几乎就是一种必然,思维就像好父母一样,哄着体验说:哎呀,不容易,你太辛苦了,你其实很不错了,我们再继续就好,累了就先歇会儿……
我们得明白,身体和体验,是发动机,是身体力行,所以头脑与身体,不能对身体和体验总进行严苛的攻击,因为这会导致身体与体验的反抗,甚至是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