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很多中小企业里比较流行“家”文化,“家”文化因操作简单,有利于“团队建设”被一些挣了点钱、却没有多少文化的中小企业主热捧。本作者觉得企业“家”文化处处散发出罪恶的味道。
一、感恩企业––企业主对员工最不道德的精神控制
企业倡导“家”文化最大的危害就是一旦企业成了员工的“家”,管理者马上就会扮演成员工“家长”的角色,然后以“爱”的名义麻木员工的心灵,让员工从此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死心塌地的去爱这个“温暖的家”。
企业“家”文化的危害其根源在于传统的“中国家文化”里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观念深入骨髓,“男尊女卑,长幼有序”也在影响着原本平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长往往以“一家之长”自居,家庭里所有的成员就成了“家长”一个人的私有财产,处于从属地位的家庭成员必然就失去了独立的地位与尊严。企业里倡导“家”文化,看似让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享受“家”一样的温情,其实是把员工以“家”的名义再次进行隐性的伤害,企业里人与人之间原本单纯的合作、聘用、雇佣关系被中国人再次以“家”的名义搞的复杂万分,一旦把同事之间简单的合作关系变成复杂的“家人”关系,“家庭成员”对“家长”的感恩膜拜、“家长”对“家人”居高临下的恩赐也就随之而来……
二、亲情呼唤––管理者拉帮结派最冠冕堂皇的口号
因为企业成了“家”,人与之间的同事关系就成了“家人”关系,称兄道弟,呼姐喊妹就成了企业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还不算什么,最恶心的事情莫过于领导主动“认亲”活动,年长一点的领导习惯于在员工中找几个死心塌地的年轻人做自己的干女儿、干儿子,一些年幼无知的年轻人就稀里糊涂的认了干爸,喊了干妈……至此,那罪恶的灵魂就彻底以“我是爱你的”、“我是为了你好”等名义彻底控制了年轻人的灵魂––还有什么比被自己的上司以爱的名义控制、呵斥、甚至辱骂却欣然接受、还要喊人“干妈”更可悲的事情?认了别人做干爹、喊了别人为自己的“妈妈”——至此,一个年轻的生命彻底沦落成别人的玩偶,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从原本独立的人走向没有人格的奴仆……逢年过节提箱牛奶、买箱月饼去看看干妈也算是一表孝心二表忠心最直接的做法了……
你的企业或学校里倘若有了这样一帮人,后来加入的员工必定要面对两种选择,要么尽早“认祖归宗”找个“爸妈”做靠山,从此放下尊严活在别人的世界;要么坚守人的尊严,去面对必将被边缘化的工作环境、然后等待最终被人扫地出门的那一天……
好好的一个工作环境被折腾的乌烟瘴气,这种“家”文化实属一种罪恶。
三、为大家舍小家––企业员工最愚昧无知的人生选择
曾经听说一所学校打造学校家文化非常“成功”,有一已婚女教师因“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而长期驻守学校,其丈夫不堪忍受其对家人的冷漠愤而提出离婚……这个案例居然被其校长拿来沾沾自喜的炫耀自己“学校家文化”的成功!能把一个教师通过“家”文化的熏陶成功的拒绝亲人、投入学校“大家庭”的怀抱——这文化如宗教一般的改变了一个知识女性,的确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功”了。当你的“学校家文化”让学校里普通老师对亲人变得冷漠、她的家庭都将不复存在的时候,你的这个“家”文化是不是罪恶的?
长期以来,我们被“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动着,央视春晚时不时的邀请几个典型代表到春晚现场享受荣耀,然后鼓励国人来效仿,倘若我们站出来质疑,有人马上跳出来破口大骂:你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正常的人,对自己亲人的爱一定要胜于对他人的爱,一个正常的人对自己家庭的关心一定胜于对自己工作单位的热爱,一个人如果爱同事、爱领导胜于爱自己的亲人,这个人的精神世界一定是可怕的——一个连亲人都不在乎的人,却口口声声说爱企业、爱同事、爱领导,怎么能不可怕?
否则,这个人一定是愚昧无知的。
人这一辈子,工作的单位可能随时都会改变,陪伴你的亲人却不会轻易离开。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力与要求,这很正常。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应该回归到正常的合作、聘用关系上来,要遵循自由、平等、守信的契约精神,你在企业服务一天就要按合同约定的标准与要求干好你的工作,企业同样要按约定的标准回馈你应该得到的薪水、奖金。你甚至没有必要因为加薪、因为获得丰厚的奖金而感谢你的领导、你的老总——这一切都是你努力后必须得到的回报......
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这样的一种心态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的小家与企业这个“大家”其实都可以经营的很好。为了小家没有干好企业里你应该承担的工作,你不敬业;为了你的工作,忽视了自己的亲人与家庭,你是冷漠者。
前段时间读过一篇文章,谈到企业与“家”的关系时,作者写到:为什么离职的员工经常是愤怒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量的公司喜欢把公司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其实这个比喻是错误的,因为你从来不会对儿子说:宝贝,你挺棒的,但是你不太适合咱们家,要不你去隔壁王叔叔家看看有没有机会?所以当你解雇员工的时候员工会觉得你之前讲的实在是太虚伪了......
用理性的态度处理个人与企业、个人与领导,个人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让闹腾已久的企业“家”文化回归理性状态还需要更多人的觉醒。没有“家”文化的企业依然可以做得很好,不做企业“家人”的员工依然也是好员工。
企业“家”文化,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