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体三节
大家看看心意把、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的前辈大师的拳论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内家拳都把人体分为三节,腿脚为根节,躯干为中节,头为梢节。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我在上一节“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中介绍了内家拳体内生成的精气神的能量,就是分别在三节中生成的;
第二,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不但是生成技击能量的方式,也是传簇能量的方式,即根节催中节,中节催梢节的“催”的方式就是压缩旋转,所以内家拳能量传簇的方式也可以称之为力催三节;
第三,大三节中有小三节,小三节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三节,实际上人体中每一个能够活动的部位都可以分为三节,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这些无数的三节相互以压缩旋转的阴阳转换传簇能量的;
第四,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每一节的压缩或旋转“催”上下节的旋转或压缩的。可以这么理解压缩旋转,比如汽车发动机的气缸与连杆曲轴,气缸的压缩催动曲轴生成旋转;反之,曲轴的旋转也可以催动气缸生成压缩。
通过以上内家拳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生成及传簇过程就可以知道,内家拳必须要习练身体中各个三节之间的压缩旋转,身体必须要分出三节,习练者也必须要明白并且理解三节理论,否则就不能正确习练!
三节明了,才能够理解外三合,外三合其实就是三节的能量传簇相合。
三节明了的,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或者根节催中节,中节催梢节发力。三节不明的,就是还不会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发力,就还是使用的肌肉紧张发力。
四,阴阳转换(虚实转换)
阴阳转换、虚实转换也是所有内家拳必须的功夫。
内家拳以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蓄积出技击能量,那需要怎么发出这个能量呢?
还是用压缩旋转!
内家拳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单重---------切记,单重绝不是两腿要三七或者四六分配身体重心,而是必须要一条腿完全生成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而另一条腿则完全没有能量!
前辈大师说过:双重则滞,单重则活。如果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从两腿同时下行的话(就是双重),也可以生成能量,但是是不能从体内发出成为力量的,因为此时两腿中都有能量,无法发出,双重的发力是必须要借助肌肉紧张发力的。所以内家拳必须要单重,即只能在一条腿上生成压缩旋转,为实,实就是有能量,而另一条腿上必须要没有能量,为虚。而让实腿上的能量向虚腿上转换,就能将体内能量发出成为技击力量了。
在后面的拳论介绍中,大家能够看到一个前辈大师用蹬自行车做比喻,形象地解释了单重、双重的问题:蹬自行车时,如果两只脚同时向一个方向使劲,自行车就走不了,只有一只脚使劲蹬而另一只脚随着不使劲时,自行车才能走。这就是单重与双重的虚实,与蹬自行车一个道理。
当一条腿上生成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巨大能量向另一条腿转换时,实腿上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压缩虚腿的胯部,催动虚腿胯部旋转,此时虚腿的胯部就像一个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一样开始生成旋转,曲轴旋转催动气缸压缩,压缩催动身体对拉拔长,将能量催动出体内发力。这样就把体内生成的上下行的能量阴阳转换成为向外发出的横向力量。即内家拳的发力也是压缩旋转生成的。将上下行能量通过周身整体的旋转从体内发出,就是形意拳所说的横。形意拳起手就叫横,因为形意拳的每一拳都是以横向旋转横发出去的。同理,所有内家拳发出的都是横劲而不是直劲。
横劲,大家也需要理解一下。一般人对于横劲是从劲力的方向来理解的,比如说拳头直打就是直劲,向两边打就是横劲,这个理解也对,但是很初级。内家拳的劲力是由竖向压缩与横向旋转组成的混元劲力,何为混元?混元就是说这个劲力天生就不是向一个方向形成的,发出后也不是只是向一个方向打出的,即这个劲力是向各个方向发出的-----------比如说形意拳的拳是向前直发的,但是如果对手在拳或者胳膊的侧面施加劲力时,也会被弹出去。这才是真正的横劲,即身体的每一个力点都会向四面八方鼓荡能量-----------现在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说形意拳的圆体现在拳上了吧!形意拳每一拳发出的都是向四面八方的圆的横劲。
形意拳一蓄一发一抽合,所以两腿之间只是虚实转换,能量从压缩旋转的实腿一下子转换到虚腿将能量打出,然后再重新蓄发;而太极拳和八卦掌则是变虚实转换为阴阳转换,让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在两腿之间循环往复地转换,即虚实在两腿之间无穷无尽地转换,就是阴阳转换。由此,形意拳的一气之起落在太极拳和八卦掌中就变成了一气之循环起落。
由形意拳的虚实转换过渡到太极拳、八卦掌的阴阳转换,就是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发展、演变过程。对应于这个发展过程,我们将只有虚实转换的形意拳的以心行气方式称之为心意抽合,将太极拳有阴阳转换的以心行气方式称之为心神抽合。
以上只是内家拳中的一个重要的阴阳虚实转换,其实内家拳的每一个能量蓄发和传簇的过程都是一个阴阳虚实转换过程。
对于自身来说,心意抽合(形意拳)与心神抽合(太极拳)的每一次抽合都是阴阳转换,抽合出身体的开合,抽就是吞、呐,合就是吐、打,一次抽合就是一次能量吐纳的交换过程。
心意或心神抽合将先天一气阴阳转换为精的有形能量,精的能量又被阴阳转换到气、神的能量,并且精气神是相互转换的,在体内连绵不绝地阴阳转换。
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在任何一个部位的具体体现都是阴阳转换,即压缩与旋转之间的阴阳转换,一节的压缩催动下一节的旋转,而旋转又催动更下一节的压缩,压缩旋转无限阴阳转换。
对于技击时自身与对手来说,技击过程就是一个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引进吞入对手能量,此时自身能量开始与对手能量不断阴阳转换并最终合一,为我所用,借力打力。
以上就是太极拳为什么被称之为太极拳了,因为太极拳无论从自身能量的生成和传簇,还是与对手做能量交换的技击方式来说,无不体现着太极的阴阳理念。
五,对拉拔长
对拉拔长非常重要。对拉拔长就是一种身体内里生成的两夺对拉的平衡能量,内家拳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会生成两股方向相反的能量传簇,这二股方向相反的能量传簇两夺对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抻筋拔骨,使得身体各个部位都成为弓,生成周身整体的弓的弹性势能,异常巨大!
假设要把一根木棍立在地上,无论怎么立也是不稳当的。如果在木棍的上下两端各系上一根皮筋对拉,那么木棍就会立得很稳当;如果再在木棍周围系上皮筋相互对拉,那么木棍就是立得非常稳当了。所以,身体中能量的最稳定的状态就是对拉拔长,即两个或多个方向相反的能量相互两夺对拉,伸缩运动身体,此为对拉拔长之妙!
对拉拔长在内家功夫的高级阶段非常重要。大家经常将内家拳比喻为鼓涨的气球,而气球就是球体表面的内缩张力与球内气体向外的鼓涨之力的对拉拔长的平衡。内家拳周身都是对拉拔长的能量,这种对拉拔长的能量是最稳定的能量状态。而肌肉紧张发力只能单向蓄发能量,无法形成对拉拔长。对拉拔长的能量传簇才能够形成内家功夫蓄发合一的状态,即对拉拔长的二股能量中,一股能量向外发力打击对手的同时,另一股能量则在回收蓄力,这就是蓄发合一。内家功夫的化劲与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功夫,就是由对拉拔长形成的,即内家功夫用向内回缩与向外鼓涨的对拉拔长的能量与对手的能量进行阴阳转换,以实现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形意拳的化劲就是指化打合一,就是太极拳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
内家拳要求十指抓地,但是大家即便十指抓地了,也丝毫感觉不到站得稳当,反而觉得别扭吧?这就是身体里面没有习练出对拉拔长,如果习练出对拉拔长了,十指抓地就是下行能量抓地(即下行能量贯通到十指抓地),下行能量越足,身体获得的上行上下贯通之力就越大,对拉拔长就越剧烈,身体便异常稳当。并且对拉拔长让身体成弓,发出周身整劲,对拉拔长越剧烈,周身整劲越大。
内家拳的内里能量的对拉拔长是圆的,即竖向、横向均有对拉拔长,这就形成了内家拳的周身都有向内外上下多个方向的能量传簇,这就是形意拳的化劲和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根基。其中上下的对拉拔长是由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与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对拉拔长的;横向的对拉拔长是三心归聚的收身内缩的能量与真气鼓荡的外张能量之间的能量对拉拔长的。
即遇到外力时三心归聚的向内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向下的能量主导,吞入引进对手能量;发力时鼓涨腾膜的向外的能量与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主导,借力打力。
有了这内外上下对拉的能量传簇,才是真正的懂劲了,这两个对拉的能量传簇就会自动理解与处理对手的力量,才能够做到舍己从人、沾连粘随、八劲吞吐!
对拉拔长,内家功夫劲力的妙处也,根基也!
对拉拔长也是由内家功夫体内的能量传簇决定的。要想让能量周身循环传簇就只能用对拉拔长的方法。比如说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只能生成下行能量并且传簇上行能量,这就是一气之起落,但是却不能生成循环往复的起落,因为没有对拉拔长。只有上下行能量对拉身体,才能够让能量循环传簇。
在三心归聚与挺齐四梢的对拉拔长中,内缩与外张的对拉拔长的能量才能够让能量在皮毛之下周身传簇,以达到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程度。没有对拉拔长,就不会有内家拳体内的一气之起落与涨筋腾膜、真气鼓荡!
大家看出来没,对拉拔长的实质是什么?
对拉拔长是虚实和阴阳转换的具体方式!是形成对拉拔长的两股能量之间的对拉才形成虚实转换和阴阳转换的,对拉的程度决定了转换的程度。
可惜的是已经没有人能够认识到对拉拔长的真意了,许多的内家拳把对拉拔长用于外形动作,以为把两手分开等动作就叫对拉拔长了,就抻筋拔骨了,那是错误的。
对拉拔长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在太极拳中,各派太极拳的区别与特点,就是由对拉拔长决定的,尤其是三心归聚与涨筋腾膜的对拉拔长,这二个在体内内外之间对拉拔长的能量传簇是决定技击方式的重要因素。(人体横向的三心归聚与挺齐四梢的对拉拔长在形意拳一章中再详细介绍)
注重涨筋腾膜的外张能量的拳,以直接打击对手为主,主要习练的是能量外张,四梢坚挺,习练的是满的功夫。
注重三心归聚的内缩能量的拳,以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为主,主要习练能量内缩,习练的是通的功夫。
太极拳的整个发展路径是由能量外张逐步过渡到能量内缩的,由外形动作来看就是由大架向小架发展。陈式太极拳是能量外张拳种,过渡到武氏太极拳时,几乎就是能量内缩到极致了。
注意,无论是能量外张还是内缩,只是各门各派的关注点不同而已,并不是这种太极拳就只存在外张或者内缩的能量,能量的外张与内缩是对拉拔长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差别,与各派太极拳发明人的身体素质与特点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一个个头矮小的人,是不适合习练能量内缩的;反之,个头高大的人,就不适合习练能量外张。当然还有其他的身体因素也会形成各自的特点,比如胖子宜静而喜欢内缩能量,瘦子宜动而喜欢能量外张等,各自的性格也会决定能量传簇的偏好的。总之,无论有多少门派,内家拳本质的东西却是一分一毫也不能变的。
以上就是内家功夫中任何一种内家拳都必须具备的要件: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虚实转换、对拉拔长。
没有这四个要件的,就不是内家拳,因为没有这四个要件的发力,依然是肌肉紧张发力。有些人以为缓慢、轻柔地使用肌肉紧张发力,就算是内家拳了,其实不是,无论怎么样缓慢、轻柔地肌肉紧张发力,本质上还是肌肉紧张发力,还不是内家拳。相反,缓慢、轻柔地肌肉紧张发力是根本无法与外家拳大张旗鼓地肌肉紧张发力对抗的!
肌肉紧张发力是无法发出柔劲的。在习练时可以缓慢、轻柔地肌肉紧张发力,看着似乎劲力很柔,可是一旦遇到对手时,要么是双方都不发力而玩弄划圈游戏,要么是一旦发力就硬顶起来,最后以摔跤决出胜负----------这是大家随时随地能够看到的吧!就是说肌肉紧张发力是无法发出柔劲的,习练时的柔劲是假的,中看不中用的,一旦遇到外力就必然还要用肌肉紧张发力去硬顶。而内家功夫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出的才是真正的柔劲,这种柔劲无论遇到多么巨大的外力,都能够以自身与对手之间能量的阴阳转换应付自如,即真正的柔劲是能够双向传簇能量并且阴阳转换的劲力。
所以以后大家在区分一个拳种是内家还是外家时,就以以心行气、压缩旋转、阴阳转换、对拉拔长这四个方面去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