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主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人到中年突然想追求艺术,抛家弃子去巴黎画画。当查尔斯的妻子听说,丈夫很潦倒的一个人生活在巴黎街头,画画时。突然难以接受,她宁愿认为丈夫是有了别人的女人才离开家的。
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画家的妻子,宁愿接受丈夫有了别的女人也不想承认丈夫是为了画画才抛弃这个家的。后来我在读社会心理学著作的时候看到一个词“对他人行为的假设”。可能在斯特里克兰夫人的认知里,没有人会为了所谓的艺术抛家弃子。或者为了艺术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很荒唐的事情。一个男人为了另一个女人抛家弃子才是她可接受的理由。人们对于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情,天生抱有否定的态度。
人有分析的癖好,会为一个人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归因。但是因为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解读,心理学叫基本归因误差。
心理学家谢丽·泰勒和她的同事们做过这个一个”知觉显著性“实验:
两名实验者A和B周围坐着6名观察者,让观察者说出谁处于谈话的主导地位。结果是,观察者A因为对着的是实验者A看不到实验者B,所以认为实验者A是谈话的主导者。而观察者B对着的是实验者B,则认为实验者B是谈话的主导者。观察者A+B两位实验者都能看到,就觉得谈话中并没有谁处于主导地位。泰勒小组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看的最清楚的是重要的。
基本归因误差由什么造成的?
1)交情的深浅
同一件事,发生你与你交情好的人身上和发生在于你交情不好的人身上,你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开会时跟你关系好的人迟到,你会替他找理由。与你交情不好的人迟到,你可能会认为这人就是故意迟到的,觉得这个人不守时。
2)个人经验
你过去相似的经历,会让你认为此次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例如你前几天向人请教别拒绝了,可能以后都倾向于有问题不会问别人了。反过来,如果你得到别人善意的对待,你更加相信世界的善,会对这个世界更加感兴趣。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在讲述自己职业生涯开始时,讲到她“扑”大师的经历。当时她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职场小白,直接问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祥国先生。湛先生很耐心的指点她。给了她向大师请教的底气和信心。当时的脱不花在没有任何背书和介绍的情况下,没花任何费用拦下许多名师指导和帮助过她。或许她本人是个擅于向人请教,不怕挫折的人。
但这个世界对她的反馈无疑增强了她的信心。请教被人帮助以后,面对同样情境,心中会更倾向于得到类似的结论。
3)态度
我们对一件事所持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一件事。同样一句话,你讨厌的人说,和你喜欢的人说,你会得出不同的推断。
当听到一位男生对另一为男生说“我爱你”。如果是反对同性恋的人,就会觉得这句话很刺耳。如果是对于同性恋没有偏见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这句话是真情流露。
4)观察角度
事实上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不一样。同一件事即使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我们只从某个现象,某人处理某件事中判断一人,是欠客观的。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
如上文中的观察实验,6个观察者有三个视角,所以得出三个结论。
为了避免我们被表象所迷惑,做出草率的结论。我们应该遵循”三维归因理论“出发,多角度观察一件事情,再得出结论。
三维归因理论,全面了解他人。
三维归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凯里于1967年创立,指人们在进行因果归属时需从主、客观领域中的三个领域去着手。
所谓三个范畴指:
1)引发行为的原因
是由内因,即个人的内在特质,要素;还是外在情境。
例如一个人看着天空,另一个路过的人看那个人看着天空也去望着天空,到后来几乎每个从中路过的人都望着天空。这种现象就是群体受外在情境的影响。在职场上如果是处在一个积极向上,大家都在学习的氛围内,你也会被环境推着往前走。如果在一潭死水的环境里,你的积极向上反而,格格不入。环境对自我的塑造至关重要。
2)行为的稳定性
如果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统一刺激作出的是一样的反应,那么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这个人最真实的反应。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反应只是为了和群体保持一致,在私下里并非这种反应。那么我们说这种行为不具备稳定性,不是真实的反应。
凯利认为,在把一个特殊结果归属于某个特定原因时,沿着这三个方面的线索很快就可以考察出对归属信息资料的认识。
高情商的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准确的识别他人行为动机并做出有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