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20/5/19直播的文字版回顾
全文5600+字,读完约需10分钟
2020/5/19号晚上的直播,从嘉宾群里大家相互问候手中的饮品开始。
水,一种由氢和氧组成的自然界最基础的元素,可以和别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变出无数种形态。这让人联想到旅行的本质:带上自己的知识谱系,去和别的宇宙发生化学反应,看见世界的多元。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
你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吃:每天三次帮助当地人的机会
在非洲和柬埔寨,我们把客人带到G Adventures资助的餐厅用餐,然后餐费用来支持这些餐厅的运作。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客人的体验,也帮助到当地的贫困人口。
行:Women On Wheels
想到印度,很多人会感觉不安全,尤其是solo女性旅行者。在印度新德里,我们成立了一个叫Women On Wheels 的项目,培训当地妇女考取驾照,让她们来接机。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客人一落地就找到安全感,而且对当地妇女来说,也可以提高收入,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
逛:用流浪儿童的视角走进一座城市
在新德里,我们和当地收留流浪儿童的机构合作,教这些Street Kids英语,培训他们成为City Guides。比起看德里的标志性建筑,客人抽出半天时间跟着这些在街上长大的孩子们穿街走巷,更可以获得特别的体验。这些孩子不仅锻炼了社交能力和英语,还有了一份收入,不用再流浪。
买:从2只羊驼到一个700人的小村庄
2005年,我们的创始人Bruce给秘鲁马丘比丘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带去了两只羊驼,鼓励当地妇女重拾当地的传统纺织技术。每次去马丘比丘前,我们都会带客人去这个小村庄,让他们了解当地人怎么收集羊驼毛、怎么染色和纺织。客人们购买当地手工品的钱会直接帮助当地的居民。
2017年我去的时候,这里已经变成一个有700人的小村庄。那里第一次有了Wifi,有了小学,小孩子可以不用再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
Ripple Score:旅行的涟漪效应
一滴水递进盆里,会有波纹散开,我们把这种波纹比喻成旅行的影响力。G Adventures的每一个行程都会有一个Ripple Score。这个分数如果是100分,就说明整个行程用到的服务都是当地资源,大部分收入也会给到当地。
旅游是一个生态链,我们付的钱最终留到当地的不超过10%。我们也有分数很低的产品,比如邮轮产品。因为邮轮上很多员工不是当地人。我们选择把这些信息直观地告诉大家,让大家知道自己的钱有没有直接帮助到当地人。
阿拉斯加:让我看到一切应该有的样子
第一次主动选择生态旅行,是去阿拉斯加看棕熊。当棕熊朝我们走来的时候,所有人需要一起蹲下,让熊知道我们不是一个威胁,也不是它的食物。我们当时离熊非常近,我甚至可以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毛,它肥肥的脂肪微微抖动的样子。这让我非常震撼。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生态旅行可以让人和动物的关系变得非常平等。不像在动物园,我们是旁观者,是主宰一切的角色。
哥斯达黎加:全球唯一一个没有动物园的国家
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全国取消动物园的国度。我在那里参观过一个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他们把那些没有条件或能力放回到野外的动物安置下来,让客人花十几美金去参观。
每一只被救助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一只被救助的僧帽猴跟另外一只野生的僧帽猴谈起了恋爱,每天隔着笼子手拉手,相互梳毛;失去了妈妈的小鹿和小野猪成为了好朋友。这些在野外根本不会在一起的动物,在救助中心却跨越物种建立起了友情。
巴西:生态旅行让美洲豹和农夫共荣共生
巴西是一个在环保上备受诟病的国家,因为那里会开垦雨林来养牛。巴西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美洲豹,这些美洲豹会咬死当地农夫们养的牛,所以农夫们非常讨厌这些生物。直到十几年前当地开始引入观看美洲豹的旅游项目,当地人对美洲豹的看法才开始有了转变。
对当地人来说,从事和美洲豹旅游相关的工作,收益比养牛高出一倍;曾经为了躲避人类而只敢在晚上活动的美洲豹现在可以全天活动,自由地去捕食、交配、巡视领地。而对于游客来说,他们只要来,就很容易看到美洲豹悠然自得的样子。
我/他者/环境:人类永恒探索的题目
上图是我现在工作的一个地方。这里的森林保护做的非常好,但是里面的动物资源却并不丰富,可能是因为这里有比较多的打猎活动。我并不是很确定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件事情。因为如果这里没有其他更好的项目去帮助当地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干涉这种少数民族祖祖辈辈打猎的一个传统?这其实是一个问号。
上图是秘鲁北部一条穿过城市的高速路上堆满的垃圾。我当时就在想,我们没有节制的使用这些无法降解的塑料,然后随意丢弃。好像我们丢了就看不到了一样,但其实世界上的某一些地方正因此发生改变。那次旅行之后,我和我老公开始变得特别在意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我想,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在某一个时刻作用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以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思考,也不能放弃我们的选择。
张爱玲说,“遇见他,我变得低到尘埃里”。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的目的地,接触到一个你不了解的人群时,尽量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把所有的预设观念放下,虚心的向目的地人群学习。这样的旅行方式会非常贴近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通常来讲学术上会要求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住一年,学他们的语言。由此能最大程度的去贴近他们的生活,获得他们的眼光,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视角,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和知识谱系去做判断。
政治 | 一个旁观者究竟怎么看待巴以问题
以色列的希伯伦,是传说中亚伯拉罕的诞生地和埋葬地。对于犹太人和以色列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圣地。巴以问题,很难全面的去做一个理解,尤其是在像希伯伦这样一个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同时占有的城市。
希伯伦有一个旅游项目叫Hebron Dual Narrative(希伯伦的双重叙事)。这个项目会让你去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你会感觉到巴以问题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究竟是以色列人先占据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还是巴勒斯坦人的恐怖袭击让以色列人更加变本加厉?你了解的越多,可能你的立场会越模糊,越摇摆,但至少你不会那么轻易地下定论。
经济 | ⼤裂⾕下幕天席地的Hunter-Gatherers
在坦桑尼亚的东非大裂谷下面,生活着一群哈扎比人,学术上叫他们“Hunter-Gatherers”。他们目前在坦桑尼亚只有1200人。我觉得他们的消失是迟早的事。他们是唯一一个被坦桑尼亚政府允许狩猎的部落。他们狩猎的对象非常广,有狒狒,蟒蛇,松鼠,各种鸟类,鹿,角马等,可以说是打到什么吃什么。
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这样一种食物选择,有没有问题?假如我们以今天的环保观念来看,显然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们应该禁止他们去狩猎吗?
事实上从英殖民政府开始,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历届政府都尝试过让他们搬出传统的居住地,给他们建房子,引导他们去农耕。上世纪60年代,这里有一次大规模的移居。当他们告别这样一种在我们看来野蛮、肮脏、落后的生活后,他们出现极大的不适应,很多人就死了。所以是他们的生命更重要,还是野生动物的生命更重要?人类的生存权,动物的生存权,我们怎样去找到一个平衡点?可能我们会有不同的答案。
亲属关系 | 马赛人的一夫多妻制你承受得了吗
生活在齐力马扎罗山南麓的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每一位妻子的“价格”大概在10头到15头牛不等。除了给聘礼,你还要为每一位妻子建一栋房子。可能大家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言论,说本来就应该一夫多妻制,或者说一夫多妻制可能会更好。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样一个一夫多妻制的案例,请问你能够承受得了吗?首先你需要极大的财富,10-15头牛。而且你还需要在许多妻子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经营一个大家庭就像经营一个大公司,没有那么容易。
信仰 | 2000多具牛头里窥见佤族田地崇拜
佤族人对田地有非常重的信仰。他们传统上是要斩杀敌人或者无辜路人的人头,把血滴到炉灰里,再把炉灰撒到每家每户的田地里,以此来祈求来年的稻谷丰收。50年代起的我们毛主席说这太野蛮了,就不要砍人头了,砍牛头好了。所以他们把人头变成了牛头。在云南的西盟,一个叫龙摩爷的地方,他们把每年坎的牛头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2000多具牛头的景点。通过参观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了解到佤族人对于田地的信仰。
一张邮票,一场音乐会,一个葬礼
我从格林兰岛带回来的这张邮票展示了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里海冰消融对于北极熊生存的一个影响。
极地冰乐团在斯瓦巴群岛举办音乐会上,所有乐器都由当地的冰制成。这是一场讲述自然向人类告诫的环保宣传活动。
去年8月,冰岛为世界上第一座因气候变化而消失冰川举办了一场葬礼。在纪念碑的铭牌上,他们写道:“在接下的200年里,我们所有的冰川都将遵循同样的(灭亡)路径,这座纪念碑就是为了承认我们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和需要做的事情。”
你的旅行低碳了吗?
根据统计,旅游业占了全球碳排放的8%。我们是否要放弃旅行呢?或者我们是否可以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呢?有家企业叫TripZero。你如果在他的平台上预定酒店,他会估算出你这趟行程的碳排放量,然后通过购买碳汇的方式来达到碳中和。
可持续旅行与环境的联结
IVHQ,是一家新西兰志愿者旅行服务机构。我参加过他们的马达加斯加森林保护项目。在项目地诺西贝岛上,我们每天都会去爬野山,走土路,去观察当地的物种,采集变色龙、鸟类、狐猴的种类数量和行为数据。我们还会去看岛上曾经被火山火焚灭过的地区,观察那里的自然生态恢复状况。
另一个例子是Ocean First,他们通过设计各种互动教学的方式,让人们先对海洋产生兴趣,再进一步了解海洋,从而热爱海洋,之后成为海洋保护的宣传者。
可持续旅行与社区的联结
120公斤,是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徒步路线上的挑夫们平均背在身上的物品重量。这个重量是他们体重的125%。Intrepid旗下的基金会Intrepid Foundation做了一个关于挑夫的全球调研报告,去研究这些人是谁,从哪里来,他们是否获得了公平的薪水,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根据调研结果,Intrepid Foundation去资助这些挑夫,确保他们获得公平的待遇。
另一家企业Amazonas Explorer会和挑夫建立长达10年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给挑夫的负重限制在25公斤,并为其设计职业发展路径。他们还会去挑夫的家乡种树,树立挑夫们的职业荣誉感。
旅游业中的共益企业
据统计,两周的旅行里我们平均要消耗30瓶矿泉水。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水壶,减少旅行中的塑料垃圾。有的企业用废弃的铝网制作滑板,用回收的材料制作户外装备;有的企业生产对珊瑚礁无害的防晒霜,帮助我们降低潜水活动对海洋生物的伤害。
可持续消费领域里有一句话,“你的每一次购买都是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对于可持续旅行来说,是“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在为我们想要看见的世界投票”。刚刚我分享的每家企业,他们都有个名字,叫B Corps。“B”代表“Benefit”,我们不仅对商业,而且对社会和环境都有责任。
Dani: 在帮助社区发展的同时,可持续旅⾏给我们⾃己带去的最⼤收获是什么?
Niko
旅途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定是和人打交道。去一个地方,你可以在Google上找到它所有的历史,但这都不如一个当地人告诉你说,”我从小在家门口踢毽子”。我们传达的理念是”像当地人一样去旅行“。我们不鼓励大家带方便面(当然这可能是个人喜好),但你都已经去到地球的另一端,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呢?Unexpectable,即未知的东西,是我会用到的一个关键词。
Dani:结合拉美旅居2 年的经验,我们如何在践行可持续旅⾏的同时还能省钱?
饭饭
其实省钱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旅行,因为你省了钱才能可持续。比如说我们为了省钱,很多时候会自己做东西吃,自己做东西吃的话,我们就需要去到当地的菜场去买菜。这样第一自己的体验很有趣,第二对于当地也是一个正向的影响。另外我们在过程中也看到很多公益机构会有志愿者项目。这些项目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并且也不是很贵,因为他也不是为了去赚取多少的利润。
Dani:如何降低我们外来⽂化给当地⽂化和社会结构带去的负⾯影响和冲击?
烂⼝盅
举一个例子好了。我们带客人去非洲,他们看当地人吃的东西,会觉得他们好可怜,会不会营养不良,会觉得说我们的餐盒反正也吃不完,要不要给他们。其实从可持续旅行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不要给。因为你会改变他们的饮食结构。事实上从学术研究上来讲,他们近些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他们会获得收入,于是很多人就开始抽烟喝酒。到头来他们挣到的钱其实并没有用于改善生活,而是养成了更多不良的习惯。
Dani:作为⼀个旅行者,我们如何培养负责任的旅行消费意识,⽤钱包来投票?
Yufei
我们可以选择背包,而不是行李箱。行李箱会限制我们使用公共交通,并且有时候会破坏一些地表植被。吃的话,我们可以在旅途中避免产生食物浪费,去本地餐厅就餐。出行,我们可以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也可以选择一些提供“无塑出行”服务的航空公司。至于买,我们可以从本地小摊上去购买,另外还可以选择像B Corp或1% For The Planet认证企业(1%的利润投入到环境保护)。
Niko
这个地方是不是你去了以后,后面的人就不会再看到同样的风景?我们怎么样能够确保你今天看到的东西和10年20年之后,别人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
饭饭
我会觉得可持续旅行就正循环的旅行。你的行为方式会给各个方面带去好的影响,让你觉得这个事情是你希望看到的,而不是你为了方便做了一次,但是未来却会碰到更多的问题。
烂口盅
尽可能的降低给当地的影响,或者是当你没来过。潜水圈有一句话是“除了气泡,什么都不要留下”。你可能会了解到很多,但是最好不要留下太多他们文化以外的东西,认真听就好了。
Yufei
印第安有一个谚语, “我们的土地不是从我们祖先那边继承来的,而是我们替我们的子孙提前去保管的”。如果我们可以把现有的自然环境保管好,让下一代可以看到同样的风景,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可持续。
感谢Niko 饭饭 烂口盅 Yufei
感谢203位蹲直播的旅行向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