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赴歌
或许是旋律使然,听一首老歌,总会在不经易间唤起我对于过去的某种回忆。或有感觉,或现图画,或是某种快乐,或为某种忧伤。
不论在哪个年纪,不管高兴,无论悲伤,我总能很切合的找到那么几首歌,让它们见证自己的岁月,或许更恰当一点,是在那些个时间里,我听到了适合的歌,它们记录了我成长的足迹。
偶尔听一首过去常听的老歌,在我的现在会不断涌起对于那个时段的感觉,仿佛自己回到了那个年岁,正在经历着那样的心情,那样的激情和那样不同寻常的感受。失望、绝望、兴奋、喜悦和疯狂都可以在歌声里找到。即使远去,也依然清晰。
每个时段所喜欢的歌曲,或许类型比及当年早已变样,但是它们依旧是那个时光里,自己心灵追求的最真的旋律。就如同多年过后也许我不再那么喜欢地听西城男孩的歌,但至少当我听到他们的歌声时,我会回忆起现在这些我正在经历着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已经有一部分与这些歌声融合在了一起。
刘德华的《忘情水》见证了我初中一年级的岁月。这是一首鹏同学教我唱的歌,那时他唱得动情,声音神似华仔,丝丝婉转,忧伤的感觉在他的面部表现得十分明显。
他对我说,唱歌时要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到声音里,要有适当的表情配合。我似懂非懂,学了大概几十遍之后,才终于学会。虽然模仿能力比较强,但那时并没有真正掌握他说的那些要领,我总是笑着或表情呆滞地唱完着这首歌。
这一年是2003年。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MP3,还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还没有用上手机,几个磁带和一个小巧的长方体随身听,便构成了我们对音乐的全部认识与兴趣,如此真切而简单。磁带与随身听也是那时我们对于歌的最初追求。
最难忘的依然是这一年。在这个活跃班级里,班上有一群活跃的“歌神”,总在下课的时候把歌声扬起,我也算其中的一个。那时的我,年少轻狂,激情四射,对别人的看法也了无顾忌,活跃而自信。
我们之间相处都很友好,我们总是在一起拿着一个随身听,对着印在纸上歌词,一遍又一遍地与机子同唱,那种热情,我至今依然感觉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在跳动。
我们一起唱周华健的《朋友》,一起唱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唱羽泉的《奔跑》。朋友一生一起走,如何面对,哪怕再大的风浪,也有默契的目光……随着初二分班与换了班主任之后,这种日子后来再也没有了。
分入新班级后,有的辍学外出,有的专注于考高中,有的则找到了别的爱好。但其实,我们心中一直都没有忘掉唱歌这些件小事。只是我们只有偶尔的间隙,再在一起如同初一时,那么自然的,疯狂的,大声的,自信的把那些我们彼此都喜爱的歌曲唱出来。
而大多时候,这些歌也只是在开始上课的那几分钟,文娱委员起唱时,我们随便喝唱一下,大家似乎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后来,出来的一些新歌,又让一部分人疯狂地迷了进去。如,陈奕迅的《十年》,光良的《童话》,林俊杰的《江南》,甚至还有SHE的《Superstar》与《波斯猫》,也有蔡依林的《爱情三十六计》等。
2006年初中毕业的那个假期,是一个我悲伤得无法释怀的暑假,我一生中也许不会再有那样的痛苦。我每天不做事,只是在家里待着,用复读机一遍又一遍地放着阿杜的歌。
那是一个毕业前夕从店里买来的磁带,我听了整整一个暑假。《哈喽》、《撕夜》、《小说》、《天黑》、《Andy》、《一首情歌》.....我很喜欢这些歌。阿杜用嘶哑的声音唱出的每一首歌,给了我心灵上很大的疗养。如今我再去听那些歌,当时的情境与心情仿佛又出现在了眼前,朦朦胧胧,似乎我又重新经历了当时的某些光阴。
高中之后依旧保持着对歌的喜爱,但同时也不再有初中那种对歌的强烈的唱的热情,似乎觉得听歌远比唱歌来得愉快。少了那种表现的欲望,只是使劲的听,不再有一起听歌的人和朋友,孤独,也只是一个人的习惯。
因为网络的使用,手机的普及,大家都已经开始听自己喜欢的歌了,周杰伦便在这个时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校园里刮起了一阵杰伦的风,老歌,新歌,一起交织在一起。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找到某些心情的共鸣。
而如今,于我,华语歌里,也只剩下一些老歌,可以吸引我了。杰伦的歌少去了当年的意味,奕迅的歌也少去了很多感觉,就更不用说什么新出的歌手了。或许是我的欣赏能力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脚步了,听着现在的歌,总是少了些什么,所以,把兴趣转移到了英文歌上。
……
那些老歌,却始终充满着一种感觉,在心里,甚至深入到灵魂深处。
那些可以唤回记忆的老歌,是不是也唤回了过去关于你心灵与生活的回忆?
探寻心理成长问题的密码,分享生命中温暖与不温暖的故事。我们由此抵达内心和谐。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微信公众号“赴歌”(ID:warmfuge),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