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
上一期,我们一起分析了“词不达意”的主要原因——
1.不善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2.印象不清晰、不完整;
3.语词积累不够丰,运用不熟练。
今晚,我们一起学学破解词不达意的3个策略。
1.善用比较,寻找事物的细微差别
抓主要特征,为何要寻找事物的细微差别呢?
在找碴游戏中,可以发现能够锻炼我们观察能力的是对两种事物细微差别的辨别。从整体到局部,能否找到细节上的一两个差别,往往决定了游戏能否成功。
用比较法,寻找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同样可以锻炼我们观察大千世界的能力。
世界著名作家莫泊桑曾拜在福楼拜的门下学写作。福楼拜经常让弟子观察马车在早上、中午、傍晚等不同时刻的状态,然后加以描写。这其实就是寻找同类事物在不同场景中的差别。能够抓住差别,才能运用恰到好处的语句准确表达出不同事物的特征。
2.利用声音图像强化记忆,促进印象整合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游山玩水的时候,兴高采烈,觉得世界真美好!可是一到回家要写下来的时候,就觉得无从下手,时间一久,干脆找个“记忆模糊”的借口作罢了事。
其实,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把当时的情景更好地保留下来,这样即可便于再现(回放)事物形象,找到准确词句加以表达。
举例来说,一次郊外游玩,我们可以采用拍照的方法,把其中精彩的人、事、物、景等情境固定下来。到了要写的时候,就可以凭借照片,更清晰、准确地回忆彼时场景,找到合适、恰当的词句加以描述。
3.跳出舒适区,尝试新的写作形式
什么叫舒适区?举实例来说,举重运动员能够不用太费劲就举起的重量,如90公斤、95公斤、100公斤,这就是他的舒适区;如果要举起120公斤就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自己的技能水平,运动员必须训练接近120公斤的重量,这就是跳出舒适区。
有这么个同学,他脑海里积累了3000个词语。但是,他习惯于写动物类的文章,那么他经常用的词语极可能集中在1500个左右。
那么剩下的1500个词语就处于休眠状态。很显然,要准确描写事物,脑海中可以被熟练调用的词多多益善。
这位同学如果能够有意跳出舒适区,去尝试多写写描写景物、人物及其他内容的文章,就有机会调用其余1500个词。久而久之,他可以熟练运用的词语就可以突破原来的1500个。这样一来,从选用词语(推敲)的角度看,是不是可以越来越准确和传神呢。
[小结]:
1.善用比较,抓差别
2.利用声图,记场景
3.跳出舒适,求新变
写作精进人生!余老诗陪你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