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引阅读道德经4

23-53章

《道德经》第23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不言政令少扰民是合乎自然的,所以再大的狂风也刮不过一个早上,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制造的狂风暴雨呢?是天地。兴风起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失道失德的,行为就是暴戾恣肆,凡是同于道的人,道也会乐于得到他;凡是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凡是同于失道失德的,就会得到失道失德的后果。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相信他。

  本章从“少说话合乎自然”,这一论点出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行为方式与他的外在境遇是相应的,它对自然之道领悟到什么程度,自然知道就会给他什么程度的回报。这是因为,只有道是唯一的自然者,整个世界都是道的自然,所以,合于道的人就会得到道的回报,不合于道的人,则不会得到道的回报。

    不管是修道还是修德,人的思想意识必须要与大道相一致,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也一定会失去应该失去的东西,合于道的成果要乐于得到,不合于道的成果要乐于抛弃,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能有得,所以人类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力量,一定要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符合自然规律,不要做出过激行为,否则绝对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求道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一切形式的激进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若想求证大道,不但要有诚心,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在这个世上任何现象都很难长时间持续不变,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一个人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人就是得到了道,如果一个人观察现象时不能抓住本质,但它的认识水平已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的道了,那么这个人就得到了德,如果一个人既无法看到道又无法看到德,那么这种情况就称作失。所以如果人不去追求大不去追求事物的本质,那么就只能一直处在事物本质以外的范畴“失”之中了。

  我们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和德,才能从中获得无限的益处,否则,我们不但得不到任何益处,而且还会为大道大德所抛弃,不遵循大道和大德,必然会遭受惩罚。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当主观能动性支配人的行为合乎自然规律时,人就会从自然中得到益处,当主观能动性支配下人的行为不合乎自然规律时,人们就会遭受到自然的惩罚。比如贪图小惠小利,对森林滥砍滥伐,最后导致泥石流滑坡,轻则毁坏庄稼,重则造成人员伤亡。总之违背大道大德就等于自我毁灭。


《道德经》第24章 物或恶之


    企者不利,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的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自己妄为不仅多余,而且会起反效果。这里所具体阐述的问题仍然是社会政治及其得失的内容,同时还包含着辩证法的观点。

    老子列举了几种不懂道的表现,他通过拟人的手法,对于不懂道的行为“物”是不会喜欢的,这是因为物一直都是遵循着道的规律运行,如果要让物违反道的规律运行,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就是“物或恶之”的意思,凡是明白理解道的,绝对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老子还向我们展示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说出自己的看法,人们只有遵循自然大道,依照客观规律形式才能取得好的收益,才能避免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过于对立。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都是人类的通病,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些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如果从道的法则上讲,这些心理支配下的行为就是“余食赘行”


  所以,做人不可以过于虚荣张扬和妄自尊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身处闹市而抛却浮华,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看到自我存在和自我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还要看到整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以避免产生自高自大和自我炫耀的心理,一个能认清整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的人,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心中激发起一种对整个世界的感激和敬畏之情。

《道德经》第25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种浑然而成的东西,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他积寂寂无声而又广阔无形,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究竟叫他什么名字才好,只好叫他为“道”,我再勉强给他取个名字叫“大”。他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回归本源。所以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人也是伟大的。天地间有这四大,而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在这四大之中,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

    这一章讲道是天下万物的母亲。世界上有四种东西最大,即王、地、天、道。王是人的代表。人、地、天三者都受到上一级法则的制约,而道本身就是自然的,道法自然并不是说道之外,还有个“自然”,而是说道的活动以自我满足,独立自在为法则。

    道的本意为道路,后面引申为行为、规则、方法等,老子以“道”字为世界的本源命名,旨在为人们指明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就是先认识世界的本体,让人们了解道的运动、发展、变化所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也是人们应当遵循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识道,即明白道所体现出来的对立统一规律。

    道法自然是指道是自然而然生成的,道向自然学习,效法并顺应自然。道是至高无上的,就连他都要顺应并效仿自然,更何况人类?所以人类不应该自恃头脑聪明,有独立的思想,就可以主宰世间的万事万物,而是应该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如果破坏自然的和谐,大肆屠杀牲畜,任意砍伐森林,那么大道和天地就会随时惩罚人类。因此人要与天地合二为一,要学习大道包容万物的胸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类才会生活的快活逍遥,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

    总之本章突出强调了由道所体现出来的道性,人类只有认识道才能把握真理,因此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道德经》第26章 宜戒轻躁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所以有道的人终日行事仍保持慎重,就像军队行军离不开辎重一样。即使有奢华的享受,他也漠然处之,从不沉浸其中。为什么有万乘之车的大国君主,还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

    本章讲了道家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修身是一切的根本。它比优越的物质条件乃至天下国家都重要。帝王以身轻天下,恣情纵欲,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失去了根本。老子从治身之道过渡到治国之道,谨慎地分析了重与轻、静与躁的关系,阐明了治国者应该以民为国家之根,以德为治国之本的道理。

  如何才能像圣人那样合于道?只有始终以道为标准,摒弃外在的贪欲,努力修养自己的身心,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不偏离大道。具体说,就是要以静制动,保持内心平静,无私无欲,心中不可留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这样才能进入道境。俗话说:“心里无闲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平时行得正,坐的直,自然能够泰然处之,各种杂念,也就随之消失。如果平日心术不正,一旦遇上惊险的场面,必定会胆战心惊魂不守舍,或者见景生情,经不住诱惑,这些都不利于人们修道。历来修道之人强调行善积德,修德是为了得道,得道是为了行道。所以人既要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只有把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有完美的人生。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物质财富呢?老子主张顺应自然,由于物质是人创造的,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人们过分节俭,一味拒绝富足充裕的生活,日子未免过得单调乏味。所以,适当的追求物质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人活在世界上就要锻炼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如果只追求享受而不去劳动,就不合乎大道,这些行为一定要摒弃,否则就会埋下祸根。

《道德经》第27章 常善救人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言语上留下任何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善于闭守的人,没有门闩别人也无法把它打开,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所以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因而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在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物。这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尊重善人的指导,不珍惜不善人的借鉴作用。即使自以为绝顶聪明,其实也是大糊涂,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这一章只在讲一个“善”字,既完美。真正的善就是顺道而行,因此对有道的人来说,天下没有可弃之物,也没有无用之人。老子提出了“五善”即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这五善都是合乎大道的,人们只有达到上面所说的五善的境界,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行动自如。

  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与不善的人,善物与不善之物都是有用处的,这就要求在圣人的智慧和理性的照耀与揭示之下,使人和物善的本性展露出来。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人”是指能够认识大道并能遵循大道行事的人“不善人”是指不能顺从大道行事的人。善者为师,恶者为之,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能因为他不善而鄙弃他,一方面要劝勉他、诱导他,也就是“救”;另一方面,也为他成为善人提供借鉴。就是一种理性的活动,从根本上说是探索追求事物的本性,并使之展露出来,而本性就是道性,就是道德,对于那些丧失人的本性的人来说,探索追求自己的本性就是拯救自己的本性。

    自然事物的价值与人类的价值相似,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发现和应用。人们如何发现自己的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呢?需要人类用科学家的眼光看清自身存在的意义。当人类一旦发现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时,就可以从一切耻辱的动机与行为中解放出来,并将自己投身到世界的活动中去,尽情地观赏这个无限奇妙的宇宙。

《道德经》第28章 常德乃足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长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于雌弱,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就不会流失,而回复到婴孩般的纯真柔和的境地。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暗昧,甘愿成为天下的范式。甘愿做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而回复到真朴的状态,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做天下的川古。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能充足,而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纯真状态。真朴的道分散成为宇宙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就会成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

  道的自然法则是两极相生,物极必反。有道的人深明此理,所以自愿处在世俗认为不好的一面,这样就消除掉了应处在“好”的一面产生的负面作用,使自己始终保持合于道的完整状态,即“婴儿”“无极”“淳朴”的状态。懂得了这个道理,即使做了官也会进退自如。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

    老子认为刚强是有为的,表现形式是不合于道的,而柔弱是无为的,表现形式是合于道的,所以他要求人们坚守柔弱,只有这样才能合于道。

  得到的人要实施无言之教,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他强调不把人的思想引入歧途。

  人生来就有欲望,贪慕荣华富贵是人的本性,如何才能使人们不过分贪图富贵呢?老子认为荣华富贵终归要回复为无,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坦然处之,面对外界事物做到无所容,无所不能容,这才是到达了道的境界。

  道的法则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永不止息的过程,所以人在修道的时候不要只修炼一次,而要永不停息的修炼,要一直坚守道的理念。


《道德经》第29章 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要想治理天下,而又不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我看他根本达不到目的。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所以我们不要凭着主观意志去强行改变它。凭着主观意志去强行改变,必定会招致失败,掌握天下,把天下据为己有迟早有一天会失去它由于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世间的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气缓,有的气急,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因此有道的人要去除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渡的措施。

    这一章。重点说的是无违的道理,无违即按照道的法则去行使,不能做到无为就会招致失败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凡事不过分,一切随顺自然。在这里,老子以自身之道印证治国之道,以不道统治烘托圣人之治,统治者无道,所以会做出甚、奢、泰的不道行为,圣人明道,所以会去甚、去奢、去泰。

    在老子看来,不管怎样,治国者都不能拿整个国家来作为施展个人理想的工具。老子告诫一些野心勃勃的治国者:如果谁想以国家作为事业的赌注,那么谁就会招致失败;谁想长久把持国家作为个人私产,谁就会失去整个国家,所以圣人治理国家,都是为了努力消除个人的偏执,奢华和过分的行为方式。圣人懂得这个道理,以无为之道来治理国家,所以不会招致失败。因为圣人从不想去支配百姓,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失去的东西,这样一来天下就实现大治。

    老子极力宣传无为之治主张,一切要顺应自然,因应物性,希望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老子讲的无为并不是说不作为的意思,也不是说人们在客观事实面前无能为力;而是说如果强制性的有所作为或是以暴力统治人民都将招致灭亡。“有为”就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或者把天下据为己有。在老子看来“有为”必然招致失败,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人或物都有自己的秉性,其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得道的人往往都能顺应自然,做到不强制、不苛求,因势利导,使自己的行为合于自然规律。

《道德经》第30章 不以兵强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为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按照“道”的原则辅佐君王的人,不依靠兵力来称霸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很快遭到报应。军队到过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过后,必定有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算了,不会以兵力强大来耀武扬威。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因此而自尊自大;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夸耀;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骄傲;即使达到了目的,也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逞强。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亡,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走向败亡。

  这章的核心思想是“勿强”二字,前半部分讲有道之人辅佐君主,不凭借强大的武力来征服天下,因为战争不论胜负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后半部分讲真正完美的方式是像树上结出的果实一样,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强求出来的。不能骄傲自满,要认识到是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的,结出了果实已经是强壮了,就不要再增强它了,如果过于强壮,就会走向反面,背离了道。

老子认为用兵之道不是为了发起战争,而是为了保家护国,只要能够确保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就可以,不可以逞强于天下,一旦遇有战争,到了必需用兵的时候,也必须遵循大道的原则,不宜过分用兵逞强,只要能够保全自身就足够了,而且在使自己保全之后,也不要自满,不要骄纵,这样才合乎自然规律,如果不这样做,势必会引起别人的妒恨,也会使自己放松警惕,致使自己堕落和孵化,这样已经取得的胜利就会瞬间化为乌有,同时导致最终的失败。因此用兵之道要讲求一个合理的度,这就要求统治者在用兵时,应该采用自然而然的做法,而不采取过激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治民安。

  同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头,太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当我们获得成功或取得成绩时,不可以沾沾自喜,更不可狂妄自大,而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否则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人们为何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呢?老子给出的答案就是:我们远离了大道,不能和大道合而为一。我们的人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烦恼和痛苦,有些人一味的忍着伤痛,而不是把挫折作为一次经验和教训,就不会向积极的方面转化,有的人能够克服挫折,就会慢慢走出阴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失败和痛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人取得成功,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和乐观的心情来对待这些挫折,绝不能让坏情绪毁坏自己的一生。

《道德经》第31章 恬淡为上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之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弃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精兵利器,实在是个不吉祥的东西,人们都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绝不用它来解决问题。有道的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尊贵,而在打仗时便以右边为尊贵。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它不是有道的君子所用的东西,不到迫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把大仗杀人当成乐事的人,而把杀人当成乐事的人,他也决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打仗时,兵权小的偏将军在左边,兵权大的上将军在右边。这是说明用兵打仗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杀人太多,应该以悲哀的态度对待,打了胜仗应该以丧礼的仪式来对待死去的人。

    这一章仍然在讲战争之道,由3部分组成,第1部分说明兵器是凶器,有道者不该使用它们,第2部分说明修道之君子,用兵若无仁德,便不能得志于天下,第3部分则强调了用兵的策略和心态,体现了仁慈之德,这使得志于天下的前提条件。

    在老子看来,兵器是不祥之气,因此要尽量避免战争,老子把对兵器的看法融入到自己的哲理中,他认为战争是有悖于大道的,为得道之人所深恶痛绝。战争是不得已才运用的手段,和平的解决方式才是最好的,所以在中国的古礼中,常常以丧礼的方式来对待胜利。

    在春秋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十分普遍的,老子认为:不管战争孰胜孰败,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永远是普通百姓,每次发生战争,人们都要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即便如此,君子在用兵时,也要恬淡为上,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得意忘形。这句话是对那些喜欢穷兵黩武之人的警告,所以老子在这里谈论战争的问题,并不是为用兵者出谋划策,而是为了反对战争。


《道德经》第32章 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始终都是无名而质朴的状态,它虽然小的无法分辨,可是天下却没有谁能使他臣服的。诸侯君王若能遵守道的原则来治理天下,万物将会自然归从于他。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和,就会降下润泽万物的甘露,人们不需指使令命令它,它就能自然分布均匀,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要有所制约,明白了各自的制约,守好本位,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沉浮。

    本章有两个要点,一是讲统治者如能以道的法则治理天下,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二是讲“知止”。道是“无名”的,而文化思想制度是“有名”的,对于文化思想的提倡、制度的运用不要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危险。

道德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万物也都受到道德的支配和调节,如果合乎了大道和大德,那么一切事情都会顺其自然,人民安定天下大治。那什么是大道和大德呢?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固定的概念去描述它,但道又确实存在,它大到无穷大,小到无穷小,如果非要用一个概念去为它命名,那就是“朴”字。朴是自然的,纯真的,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够守得住这个纯真的朴,那天下所有的事物都会自然而然地为他效劳,为他服务。不仅如此,就连上天和大地也会阴阳相合,润泽万物,而百姓也不需要帝王候官去下什么命令,就可以自然和睦,无私无欲。

  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我们都要先确定出一个概念和名相来,然后才能把这些事物以概念和名相的方式植入我们的大脑中。如果没有名相,人们也就不能运用思维,也就不能认识事物了。让这些事物在我们的思维系统里运作。由于人们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确定的概念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一直努力的接近最终的真理,所以我们不能否定名相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当人类开始认识事物的时候,就制定出了名相和概念。既然名相和概念是制定的,就不要过于分别和执着于人们自己的认识,因为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一切都要掌握,这个度要适可而止,如果在自己的认识支配下走得太远,就会违背真正的“朴”,从而破坏自然的平衡,自然也将给我们降下灾难。

  因此,君王治理天下就要像大道之仆那样,善于处下,善于容纳天下万物,庇护天下万民,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天下,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老子在本章中由治身之道,扩展到治国之道,治身之朴,指的就是治国之法。朴是自然的,纯真的。治国之法也必须是正义而神圣的,任何人都不能居于这个法则之上。治国者如果能够实现法治天下,万民将自然宾服。治国的法则在制定之初,具有详细而具体的内容条款,通过宣传学习,人们就具备了守法观念,那些不能遵纪守法的人就要受到制裁。得道的人制定治国法则不是为了惩罚人们,而是为了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减少犯罪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所以说立法是手段,执法是目的,只有使治国的法则和道德结合在一起,并最终以道德取代法则,社会才会安定,天下才会太平。

《道德经》第33章  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失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老子从道的立场上阐释了智、明、有力、强、富、有志、久、寿的概念,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够时时反省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这一信念,就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通过外事外物反省自己,从而体察到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算得上是有大智慧。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和成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的私欲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危害很大,如果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无所不容,他自然是强大的。真正的富有不是家财万贯,也不是拥有宝马香车,真正的富有不是你实际拥有了什么,而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摒除私心杂念,抛弃自己的妄想,只有达到这一点才能成为真正的富有。

  什么是妄想?人们在观察具体事物时,了解到大道的生命运行轨迹,那么这个轨迹以内的事物便是到赐予我们的,也是我们理应获得的,而在这个危轨迹以外的事物便都不是我们应该获得的,如果我们产生了获得它们的想法,就叫妄想。妄想是难以实现的,即便实现了也不会给我们带来益处,即使我们获得了微小的益处,这种益处也不会长久的保持下去。

  大道既然生了我们,就一定会赐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如果一个人担忧自身的处境,这就是对大道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从而违背了大道,必然会受到大道的惩罚。如果不妄想得到什么,就无所谓得到和失去什么,自然无所有无所不有了。做到了不妄想,才算真正的富有。

  一个人能够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才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生老病死是合于道的自然规律,我们没有超越生命大道的能力,生死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了的。在老子看来,“所”是我们最终要去的地方,是自然之所,是我们合于大道的切合点。我们只有顺应天道,与大道合为一体,才是真正做到了“久”和“死而不亡”。就像一滴水归入到他的生命之所——大海中去,它们就永远也不会消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身体虽然会消失,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


《道德经》第34章 不自为大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曰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广博无际,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靠它生长发展而不推辞,成就了功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并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一直无欲无求可以称他为“小”,万物向它归附而并不认为是主宰,可以称他为“大”。正因为他始终不认为自己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本章旨在讲大道发生作用的方式——德。核心内容是老子对小和大的阐述。道生养万物,却不自恃有功也不自以为大正因为道不再大,所以才成为最大。


永远没有自己的欲望,就是大道的特质。大道无欲无求,没有欲望,便不需要追求名声,因此他在人们的眼里时常显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道不自认为伟大,所以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伟大。


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他虽然是耳目触嗅等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而不是仅凭人们的主观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


  道可以名为小也可以名为大,小道是指个人的修为,而以小道却治理国家便成就出了大道。“常无欲”是个人修为的核心,只要治国者摒除个人私欲,就不会视天下万物为私产,从而也就会出现“万物归焉而不为主”的理想社会环境。


  与大道相比,人类的行为往往是截然相反的,在人类看来,人是万物之灵,有着思想和意识,既可以创造事物,也可以改变事物,所以人类常常自认为是万物的主人,可以主宰万物的命运,也可以任意命令和指使万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所依靠的正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我们非但不能主宰自然还常常会受到自然的制约。此外,人类也是从大道中衍生出来的,换句话说,是大道主宰了人类的命运,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为我们提供了生机和能量。


《道德经》第35章  往而不害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掌握“大道”的人,天下就会向他归顺;归顺、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和平安泰。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能使过路的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可是对“道”的表述却平淡无味。你想看看它却始终看不见,你想听听它却始终听不到,但是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没有限制。

    这一章讲大道的运用和本体。从运用的角度讲,能够按道的法则行事,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归顺,没有祸害。从本体的角度讲,大道无形无相。说出来也平淡无奇,但是能用之不竭。本章旨在说明,认识大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也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因此,人们切勿舍本逐末,背离大道,为一时的名利所诱惑。否则,不但不能实现心灵的自由,也会对人生的归宿产生疑惑。

  老子在本章中告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耽于声色犬马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只有顺应大道,才能实现国家大治和人民的安定。得道的人从不对人们进行声色诱惑,因为他们深知声色诱惑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一旦诱惑终结了,就会引起人心的不安。到时天下大乱就成必然之事,所以得道者以大道修身之国,人们自然会受益无穷。

  追求享乐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人们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必然会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占有欲。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大道,就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道德经》第36章 柔弱刚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收拢他,必先扩张他;想要削弱他,必先让他强大;想要废除他,必先推举他;想要夺取他,必先给予他。这是一种微妙高明的道理。柔能胜刚,鱼儿不能离开池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轻易向人展示。

    本章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揭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老子还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警觉注意。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个极限,这时该事物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本章旨在借物极必反的道理,教人以柔弱之处回归大道的本源。

    大道无言无为,无形无相,但是它却存在于有形的万物之中。大道本身没有等级,因此,只要合于道万物也就不会有等级,倘若不合于大道就一定会有等级,而且还会朝着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反面变化发展。

    歙与张、弱与强,废与存、夺与予,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他认为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较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而刚烈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难以维持长久。所以老子认为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大道是无言的,无形的,无声的他无处不在,大道对于我们的控制,我们能够意识到,但是无法感觉到,这体现了大道的平凡之处,他不以声色相诱惑,不以名利作引诱,不以武力相威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遵循他的原则,投向他的怀抱,得到永久的安详和平静,永远不会受到伤害,这正是大道的伟大之处。

  大道的根本,也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真谛。如果治理国家的人能够掌握大道的根本,能够效仿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做法,那么就无需用各种手段来笼络人心,费尽心机的控制他人了。


《道德经》第37章 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永远是顺其自然的,却又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不是他所作为的。侯王若能遵循道的原则,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会按自然规律正常发展。当他的自生自长产生贪欲时,我就用道的真朴去整治他,用道的真朴来镇服他,就不会再起贪欲之心了,没有贪欲自然会清净无为,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走向稳定、安宁。

  本章主要讲述了大道的概念,形状,意义,价值和规律。中心议题是“无为而无不为”,即老子的朴治主义思想,也是老子思想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命题。老子认为最完美的治世之法是“无为”即顺着道的法则自然而为。能顺道而行,就会自然走上正轨。

  老子再次强调,治国的根本在于无为,治民的根本在于使民无欲。治国者只有遵循大道无为而治,百姓才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什么是无为?就是静、朴、无欲。道不具有人格,但是他却创造了万物,主宰了万物,并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确切含义应该是不妄为,不强为。

  道德法则怎样在人类社会中运用?老子说,治国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遵循“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的理想社会。大道无为,始终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可使整个宇宙和谐有序。治国者无为,始终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可使国家大治,百姓安定;自我无为,始终遵守自然之道和人生法则,可使自己健康长寿。在这里宇宙、社会、人生是“实”、“有”,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是“虚”、“无”。实与虚,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欲治“有”、“实”,必先守“虚”“无”,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也就是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这样才能够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道德经》 第38章  处实去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的。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所以实际上是没有达到德。上德的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扬着胳膊,强迫别人跟随他去行动,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可以知道,失去了道后才有德,失去了德后才有仁,失去仁后才有义,失去义后才是礼。礼这个东西是中性不足的,产物,是道、德、仁、义变得淡薄时才出现的,当然就是社会动乱的祸首了,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表面,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为人当敦厚而不轻薄,实在而不虚华。所以应当舍弃轻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这一章老子提出,人类的精神从道到德、到仁,再到礼,是一个退化的过程,越往下,人为的造作越多,离道越远,大丈夫不因勿虚,而应当以返本归源为要务。

  本章是德经的开篇。德经阐释的则是仁德,也就是人生的行为准则。只要是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只要是不合于道的行为就是失德,德是道在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

  得道的人是具有最大德行的人,他们的心里本来就没有上德与下德的概念,所以人们才会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合乎道德的。也就是,大道与大德都是无言无名的,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上德与下德的概念,那么它就会进入到后天的分别之中,一旦有了分别之心,那么这个人便是凡夫俗子了。具有下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拿道德去衡量,生怕自己的行为不合于道德。如此一来,人们所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真正合于道德的了。

    老子把政治分为两个类型和5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无为的类型,包括道和德;有为的类型,包括仁义礼,5个层次即道德仁义礼,其中道和德是这5个层次中最高的标准,属于客观的行为,即上的德。其他的都属于主观行为,而下德都包含了仁义礼,如果统治者不能明道,总是以自我名利为中心,那么他所推行的仁义礼,目的都在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大千世界中,一切生命都为道所主宰,它们的存在既无益于大自然,也不能对大自然构成伤害。他们自以为丰富多彩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却连一丝痕迹都不能留下,因此一切生命都只有当下的存在意义,而没有原始或终极的纪念意义。真正的德是不需要形式的,这就为人们提供了足以参考的指标,人们在渗透这一思想的同时,也就明白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的一生。


《道德经》第39章 贱为贵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物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从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晰明亮;地得到一而安宁稳定;神得到一而灵验有效;山谷得到一而充盈有生机;万物得到一而生长发育世世不绝;诸侯和君王得到一而使天下安定。推究其理,假若天不能保持清晰明亮,恐怕就会崩裂;如果地不能保持安宁稳定,恐怕就要塌陷,假如神不能保证灵验有效,恐怕就会消失;倘使山谷不能充盈有生机,恐怕就会枯竭,要是万物不能生长繁殖,恐怕就会灭绝,若是诸侯、君王。无法保持清明恬静,恐怕就会被推翻。所以,尊贵是以卑贱为根本,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因此,君王自称为孤、寡,不穀,这不正是把低贱当做根本吗?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是无需去夸赞称誉的。所以有道的人君不应追求美玉般的尊贵华丽,而应像石头那样朴质坚韧,不张扬。

  这一章讲的是道的应用,“一”就是道的意思。道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也是做任何事情,包括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致之一”,即按道的法则去行事。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天、地,神、谷、万物,王侯,说天与道相合,便会变得清明,地与道相合便会变得宁静,神与道相合,便会灵验;川谷与道相合,便会盈满,王侯与道相合,便能使天下大治。老子通过以上所列举的事物,阐明了一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及万物始祖的道理。

  一并不是一个实物的体,而是一个抽象的理。他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而只能为人们所感知,具体说一是统一性和规律性它无形无状,无声无息,无色无味,它存在以万物萌发的开始,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的根源。

  如果人们想要得到这个玄妙而伟大的“一”,就一定要摒弃私心杂念和分别之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就是外,物与我没有分别,心中也没有美丑、善恶和荣辱的界限,心中没有了这些概念,也就不会产生分别之心,没有了分别之心,也就不会有争夺的想法,没有了争夺的想法,也就不会因为没有达到目的而感到痛苦和烦恼,没有善恶荣辱,美丑的概念,没有分别之心,没有争利的念头,没有痛苦和烦恼,这样人生就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这就是个人与大道的和谐统一。

  人生一世,只有短短数十个春秋,如果我们把人生的意义仅仅定位在满足自己贪欲上面就会陷入痛苦的境地,那样我们也许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来,一旦做出这种行为,就会伤害别人,还会使自己的幸福毁于一旦,这种结局必然是痛苦的,所以人们只有保持心无杂念,才会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道德经》第40章 有生于无

    凡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它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都是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而看得见的有形质却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在这一章老子重申了道与德的关系,道不仅是无形的,而且还是无言的、无为的,人们不能真正的认识它,人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道的德行而已,所以说德是道的属性。道的德行指的就是循环往复和柔弱顺应。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道而生成的,因此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的生长发展和运行。一旦违背了道的德行,那就会被大道抛弃,这是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大道孕育而成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道的孕育状态来源于无的混沌未开的状态,如此说来,道的德行指的就是无的状态。人处在宇宙之中,就好像沧海中的一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如果我们乐于夸赞个人存在的价值,这是一种虚妄的表现,人一旦产生妄想,就会违背自然规律而恣意妄为。恣意妄为是一种公然叛逆大道的行为。如果人类认为自己是强大的、睿智的,就会犯下妄自尊大的错误,这也是一种不自知的表现,其结果必将是自我毁灭

    如何避免自我毁灭?就需要人们清醒地评估自己,及时的反省自己,顺应自然之道,明晓生死皆自然的道理,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因妄想而导致的自我毁灭。


《道德经》第41章 大器晚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落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听到道后,必定立即勤奋去实行;中士听到道后,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下士听到道后,则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们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了。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看似暧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样子;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洁白无瑕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了一般;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道幽隐无声,无名无状,也只有道,他善于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

  本章在重点告诉人们依道修德的具体方法。由于每个人对道的领悟程度不同,所以就会产生对道的不同看法。上士听人讲道的德行,能够很快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并将领悟到的道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引导自己的行为,实现个人与大道的和谐统一。中士听人讲大道的德行,不能完全理解德行的真谛,而且总是半信半疑,不能把领悟到的真谛应用到实践之中,所以这种人是很难做到真正解脱的,至于下士他们听人讲道的德行,听完后完全否认大道的存在,还会对得道的人进行嘲讽,更不用说运用大道的真谛去指导实践,引导自己的行为了。老子对下士的无知和嘲讽表现出极度的宽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悟道和修德的结果,因为大道可以包容万物,成全万物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的人处有得高雅,有的单调乏味,有的幽默风趣,我们要怀有一颗包容之心,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以自己高洁的品格感化低俗的人,使他们慢慢脱离低俗,这样自己也会受益无穷。

    万物都是由大道所生,所以无论何种事物都应该遵循大道的德行,顺应自然的循环往复达到无言无为的境界,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领略到生命的充实和美好,免受来自自然的惩罚


《道德经》第42章  或损或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又赋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天下万物都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都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生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讨厌的就是“孤”“寡”“不穀”,但是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所以世上的事物,如果减损它,有时反而会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有时反而会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去这样教导别人,自逞强暴的人将不得好死,我将把它当做教人道理的宗旨。

    本章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老子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一部分讲的是道的起用之法,即用弱、用柔。

  老子在这里把阴阳理论和道德结合在一起,道是混沌未开,浑然一体的,而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我们把阴阳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团和气,天气阳而地气阴,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必然带有阴阳二气,万物之所以生,是由于阴阳相和而生成的和气所致,正是有了和气才使万物得以安宁和生生不息。

  雄性具有阳刚之气,雌性具有阴柔之气,阳刚和阴柔是万物的特征,也是万物得以延续的基础。阴阳中和而生成和气。所以不管是王侯公卿还是平民百姓,只有为人和气才算是有道德的人,如果肆意妄为,坏事做尽,就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也就不会拥有人格和尊严,正因为和是人和万物的特性,所以和气的人,才合乎大道和大德,才能受到大道的拥护;不和气的人不合乎大道,他们不但不会得到大道的拥护,还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我们常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这里的“和”就是和气,和气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贪占小便宜,身边的痛苦和烦恼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不管是不是处在人生的低谷,也不管是不是遇到诸多不如意的事情,我们都不可为一时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是要冷静平稳和气地面对一切,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经得住狂风骤雨的洗礼,最终见到美丽的彩虹。

  老子在综合万物的时候提出了宇宙的真理,他针对事物的各种弊病开出了一条万应妙方,这一妙方自然是和气,因此他得出结论:强横逞凶的人不得好死。这也是老子教诲世人的首要教条。


《道德经》第43章  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平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腾跃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空虚无形之物,能自由穿透任何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懂得了“无为”的益处。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本章论述“柔”和“无为”的妙处。水为至柔至顺的事物,他泰然自若,无欲无求,可以任由我们把它放到不同的器皿中。水是最柔和的事物,他象征着大道的德行。它总是绕开繁华,顺着低洼的河谷缓缓前行,默默无闻的顺流而下,滋润田地、山谷。它决不会在地势险峻或壮观的地方驻足停留,它造福万物却不主宰万物,他决不居功自傲,而是甘于卑下的地方。

  水虽然是至柔至顺的东西,但它可以在最为坚硬的东西中驰骋奔流。虽然水流落到了近乎虚无的境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柔弱可欺。水滴石穿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石头是坚硬的东西,可以说没有任何空隙可供侵袭,但是水却能凭着不断的积累侵入石头的内部,可见具有柔弱特性的水拥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

    可以说水是孕育我们的源泉,没有水我们就无法孕育生长,也就不能存活下来,水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它却十分谦逊,时刻表现出无为、素朴、默然的柔和状态。

  如果我们人类能够拥有水一样的特性,那就做到了心静如水,也就不会陷入争名夺利的泥潭中,自然也就少了许多痛苦和烦恼,水至柔至顺,无为不止,即使受到伤害也会坦然面对。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柔水的处世态度,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该效法水的与世无争,应该宽容的对待一切,而不要睚眦必报。


《道德经》第44章 知足不辱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可亲?生命和财富比起来,哪一个更珍贵?得到名誉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热衷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招致更惨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安乐。

  本章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是教人珍视生命,不要把名利看得比生命还重,二是教人“知足”“知止”,一切事物都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自然法则,只有知止、知足才能长久。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追求健康长寿,而不是追逐名利。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过分追求而不知满足,也就是欲望无止境,这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因此追求财富和名利要适可而止。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们不仅违背道德规范,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得到的财物与失去人格尊严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

  我们常说物极必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说知足是明智的,知道适可而止,方能长盛不衰。

      我们不否认利用聪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来争取财富和名誉是光荣的,但我们必须把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只有这样做了,才能既收获名利,又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道德经》第45章 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下最美好的东西似乎也有欠缺,但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天下最充实的东西好像也很空虚,但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笔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清静可以克服扰动,,寒冷可以克服炎热。做到清静无为才可以统率天下。

    这一章讲真正的“大”,就是合于道,就是自然。因为自然,大,反而好像很平常,有所缺陷似的。

  大成落缺,就是指一个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要表现的有所欠缺。因为只有让自己保持欠缺,才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使发挥出来的作用永不衰退。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因为留有余地不但可以进退自如,还能保持自己开创的事业不衰退,并使其源源不断的发展下去。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充盈的好像溃决,但它的作用永不穷尽。这句话和“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凡事要把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不要永无止境的追求,圆满无缺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继续发展下去,便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说的是生存的技巧和策略,它主要特点就是在隐藏自己高明的面目,不是表现出强硬和锋芒毕露的样子,而是装出一副软弱、低能、愚笨、木讷的样子,并把这个展现给人看,这是一种十分睿智的处世策略

《道德经》第46章 知足常乐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统治者治理天下,如果遵循“道”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政治清明,民间太平安定,就能把运载的战马还给农夫去耕种,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政治不清明,祸乱四起,就连怀孕的母马也要上战场。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放纵欲望,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恒久的满足。

    在本章中,老子从大道的立场教人知足敛欲,以防物极必反。

    统治者应该遵循大道,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而不要发动战事,老子认为,战争是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发动的,所以要想避免战争,就要明白,战争不但不能使国家强大,反而会削弱自己的统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统治者才能摒弃私心杂念,实行无为之治。无为而治是合乎大道的,只有合乎了道,天下才能太平。

  纵欲是一种不知收敛的放肆行为,不知足是一种不知内敛的进取行为,而贪得无厌,则是人心不知满足的无限扩大,所以贪婪对于统治者而言,往往会把国家引向无穷的灾难,对于普通人而言,往往会把自己拖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贪婪是一切灾祸的根源。统治者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而发动战争,结果人民深受其害,普通人为了满足贪婪的私欲,同样也付出沉重的代价。欲望的外向性,决定了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贪婪欲求,只能是一个无底洞,如果我们深陷其中,所以付出代价将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从贪婪中解脱出来。那就需要借助大道的德行,大道的德行就是无欲无求,只要能遵循大道,合乎大道的德行,做到无欲无争就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而快乐正是知足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道德经》第47章 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了解大道的人不出门户一步,就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向窗外望一望,就能够了解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向外奔逐的越远的人,懂得也就越少。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窥望就能够明晓,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有所成就。

    这一章老子从“无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从认识上讲,世俗的方法是使见闻广博,老子的方法则是“得其一”,“抱一为天下式”,领悟“道”这个总纲和大原则,不出家门,天下事也差不多清楚了,从实践上讲,是顺道而行,不主观妄作,所以好像什么也没干,就成功了,这就是“无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并不看重外在的经验,而是十分重视内在的直观体验,他认为心灵本是洁净透明的,就像一面镜子,自身便具备洞察外界自然,透视现实世界的功能。这里的“知天下”和“见天道”是在遵循“无为”的前提下获得的主观认识。“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越向外奔逐的人,他所知道的也就越少。这句话老子是想告诉我们,如果人的心智活动向外奔逐,就会使思绪纷乱,精神散乱,就好像镜子上面蒙上灰尘一样,所以在外面应该加强对自身的修养,摒弃自己的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开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观照万物,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行”指的是离开家园而远行。“为”既人们刻意努力的认识活动,也就是枉妄为、有为。所以老子认为:行动的跨度越大,所获得的真知就越少。真正的智者不必做出大的行动,便能获得正确知识。


《道德经》第48章 为学日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净无为,不扰乱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本章仍然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讲到的启用方法。即“无为”老子先阐述了为学和为道的不同。为学就是坚持不懈的向外界探索新知识,知识是无限的,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所以我们对知识的探索也就永远没有尽头。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知识的追求中去,也不能把世间所有的知识学完。老子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理智的从对外界的追求转向了对内在的追求。

    味道则需要我们时刻提出心中的杂念,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个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在修道的过程中不断摒弃心中杂念,使私欲渐渐消除,最后就能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是不妄为即合乎了道的德行。能做到不妄为就变成了无所不为了。

  从表面上看“无为”是消极的、是倒退的,但是从本质上看,无为实际上是在发展变化中避开矛盾的对立面使其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最后老子指出治理国家要经常保持清静无为的态度,如果整治措施过于繁多,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道德经》第49章 圣人无常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以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有道的人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很好的对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也很好的对待他们,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守信了。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会收敛个人的私欲偏见,使天下的人心思归于淳朴,百姓皆专注于他们的视听,而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归到婴孩般淳朴自然的状态。

    这一章讲了圣人“德善““德信”的境界,圣人以大道为根本,不因为环境和人情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对善和不善、信与不信的人都以一样的善良之心和诚信之心相待,一般人着力分辨善与不善、信与不信这些观念,圣人则打破这些分别,让人回归到淳朴的大道之中。

常心是恒心的意思,即个人所拥有的一种持久不懈的生命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恒心是一种因为知识而引发出来的磅礴欲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取心或上进心。

    常心需要毅力来支撑,在毅力的支撑下,会逐渐变成勃勃雄心,因此常心变成为人们追求知识,满足欲望,提供无穷动力的源泉。人们在常心的刺激之下,或长久不懈的追求知识探索天地,或无止境的聚敛财富奔走四方,或极其放肆的追逐权力,残杀无辜,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就会把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欲望的滚滚洪流之中,人类在常心的驱使下,心灵和身体逐渐走向对立。在老子看来,古代的圣人们是没有常心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雄心壮志,而是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常心。

  圣人 如何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创新呢?圣人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如果能够使自己的常心合乎百姓的感情和心理,那么就是难能可贵的行为。同时,他们如果能抵制百姓心中的一些不正常感情和心理,那么这就是高人一等的做法。在现实社会中普遍流行的准则或时尚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圣人不能追随大众舆论而随波逐流,他应该对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立场,这就是圣人能够获得真正善和信的原因。

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望,使天下的人心思归于浑朴,如果百姓的心灵受到了净化,而且达到了浑一的境界,那么他们也就没有任何理想和追求了,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留心圣人的举动,然而,圣人自然是没有任何举动的,因为他们已经回归到了婴儿般的自然淳朴状态之中。


《道德经》第50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从生下来一直到死,长寿的有3/10,短命而亡的有3/10,生下后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3/10,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求生太过度了,酒肉餍饱,奉养过厚了,曾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行走遇不到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犀牛虽凶,却对其无法施用他的角,老虎虽猛却对其无法利用他的爪。兵刃虽锋利,却对其无法适用他的锋芒利刃。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这一章讲“摄生”保全生命的道理。生和死是很沉重的话题,很多人不敢直面这一话题,而是采用回避的态度。很多人谈死色变,但是不管我们如何惧怕死亡死亡,都不会对我们心生怜悯之心,他总有一天会降临到我们头上,这是谁也无法避开的。那我们如何才能使生命尽可能长久呢?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嗜欲太重,就会快速的走向灭亡。一个人敛欲守静以心合道,他就能够长寿。

    善于养生的人必定少思寡欲,过着一种亲近质朴纯真自然的生活。人类有思想有意识,便会滋生出私欲之心和分别之心,这些都是人类痛苦和烦恼的根源。跟别人攀比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就会产生郁闷的情绪,时间长了会损害自己的身体,这对养生是极为不利的

合乎大道德行的人,即使身在战场也一定会冲锋陷阵,而不畏惧敌人的刀刃,对死亡没有丝毫的畏惧,一切顺应自然,那么刀剑的锋刃也就失去了他原有的威力。反之贪生怕死的人身在战场,他一定对死亡充满畏惧,而不敢与敌人近身搏斗,自然会遭到敌人锋利的刀剑的攻击。  一个人只要坦然的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即使遇到危险也无所畏惧,那么这样才算是没有分别之心,也就真正懂得了养生之道。

  老子希望人们能够达到少思寡欲,淳朴自然的境界,所以提出了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合乎道的德行的主张,一个人的行为不合乎道的行为就会害人害己,这是造成寿命变短的人为因素,也是人们应该极力避免的。

一个人的生命来之不易,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该好好珍惜生命,但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珍惜生命,并不是要用单纯的怕死来表现,而是应该让生命释放能量、实现价值,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道德经》第51章 尊道贵德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成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它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视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啊。

    这一章将道和德并立起来论述,主要对道德和万物的关系进行了解说。

道和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道德体系,万物由道生由德养,道和德就像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怎么能够不尊敬他们呢?

所谓德,其原始意思就是得,后来引申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具体表现为人类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们的行为合乎道的大德,那么人类就能够繁衍生息,否则就会自我毁灭。

大道深厚无私,是人类行事的楷模。人们追求礼尚往来,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这其实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大道遵循自然,无欲无求,即便在付出的时候,也从没想过要得到回报。大道没有分别之心,所以也就没有付出和回报的分别。当大道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他也不会感到烦恼和怨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没有人能保证从未伤害过别人,既然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又怎么能奢望不被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呢?因此我们的付出和回报不能划等号时,就一定要冷静的去看待得与失。不要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回报而心生怨恨。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思想,这一处是哲学充满了智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教导。


《道德经》第52章 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认识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如果再谨守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也不会发生危险了。堵塞嗜欲的孔窍,关闭欲念的心门,就可以终身没有劳烦扰心的事。打开嗜欲的孔窍,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使你终身不可救治。能从细微处察见事理的叫做“明”,能够守住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外在的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殃及其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绵不绝的常“道”。

    这一章讲在立身处世中复归于大道的方法,并阐释了道为天下万物之母的道理。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就是所谓的道。老子以母子关系来比赋道和天地万物的关系,把道比作生养万物的母亲,而把万物比作道的孩子。这些孩子各有差异,有好坏之分,就好比同母的兄弟既有孝敬双亲的,也有违背孝道的,而违背孝道的人必定会遭到谴责。目的就在于希望我们要像孝敬父母一般遵循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是合乎的大道。

  人生而具有私欲,有了私欲就要与别人争夺,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申明,人们应当克制欲望。必须遵守大道的德行,不要妄想妄为,如果不堵塞满足欲望的通道,人们就会受到惩罚。

  在最后老子又指引我们去追寻大道。任何人都知道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任何人也都希望投入母亲的怀抱,因此老子顺了我们的心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道德经》第53章 行于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假如我稍微的有了认识,行走在大道之上,唯一担心害怕的就是走上歧途,其实大道十分平坦,可是有的人偏要舍弃大道而寻觅小路。朝廷已经非常败坏,农田也已荒芜,仓库都已空虚,还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锋利的宝剑,精美的食物早已吃厌,搜刮侵吞了大量财货,这就是盗魁贼首啊!其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合天道啊!

  本章老子从反面论述了“道”,即从与大道相违背的小径的角度反衬出大道的重要性。

    大道,指的是采用清净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不去颁布过多的政令,不发动无谓的战争,尽量不去骚扰人民。同时统治者本人也应克制自己的欲望,不给人民增加过多的负担。

    邪径,指统治者违背治理国家的大道,穿着漂亮的衣服来显示自己的尊贵,佩戴着锋利的宝剑,以夸耀自己的强悍。饱餐美味佳肴,占有富余的财富,而不去接济他人,像个强盗头子那样,总之,就是不知道体恤人民,一味的放纵自己的欲望。

  老子通过统治者走在大道和小径上的对比来论述道的重要性。不止是治理国家,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走大道还是小径的差别,不止是统治者,任何人都面临着对大道和小径的选择的问题。

    老子反复告诫人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遵循道,也就是要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具体表现便是清净无为,克制自己的私欲,贵柔守雌,居下不争,做事顺应事物的本性和规律,不强行妄为,再具体点说,遵循国家法令和世俗道德,不过奢侈的生活,诚实守信,孝亲仁爱等等。相反,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对财富、名声过分贪婪,恃强凌弱使用技巧,追逐名利,违背道德,违法犯罪,舍本逐末,等等。则是走上了邪径。

    大道平坦易行,只要默默的走下去,便可以到达目的地,但人们却总觉得平淡无奇、不刺激,没有激情,于是偏喜欢刺激冒险,另辟蹊径,自以为能比别人更快的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具体表现便是世界上的人都喜欢耍小聪明,凡事投机取巧走捷径。而其结果重则给自己带来大火,轻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