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看了老版本的《西游记》连续剧,异常喜欢。相信是我们这一代人都非常热爱的西游记版本。在兴趣的驱动下,借助字典,(笔者当时正在上初中)囫囵吞枣的读完《西游记》原著。连续剧改编的种种疑问也早早在心中埋下。恰逢徐克和周星驰的 《西游伏妖篇》上映,谈谈我对电影和原著的看法。
老版《西游记》剧照
看过 《西游伏妖》电影后大多数人都会冒出这么一句“什么鬼?”目前豆瓣上15万+人看了电影,打一星二星的不在少数。
如果你想回顾童年,看一场猴子降妖高配版,提早劝大家一句,《西游记》本就不是一个美好的神话,而是一个黑暗的恐怖故事。
我们再来看看豆瓣的评论吧。两极分化现象还是满严重的。
周星驰早在《大话西游》中做出了尝试。猴子是对唐僧动了杀心的(苍蝇一样翁翁翁的经典桥段)。唐僧是会让猴子牺牲的(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经典的only you改编版本)。在当时,多少令深受86年央视版《西游记》影响的一代人心理不适。而这些改变从现在的眼光看来,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本想看美猴王怎么战胜妖怪的,那抱歉,周星驰的核心绝不会让你看这个。
第一,猴子身是暴虐的。
在白骨精故事里白骨精变成少女给唐僧送饭被猴子撞见,猴子和唐僧讲“白骨精这招他在当猴王时早就玩烂了,自己在山脚变个人样骗人上花果山,一上山就吃了这个人,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 说明猴子也吃人,还要晒干防止受潮,增加保质期。
孙悟空白骨精之后回花果山,猴子猴孙说有猎户欺负他们时,孙悟空帮报仇,到一个滩边等猎户上门,就等来了一千多猎户,孙悟空就全绑了他们将其杀死,人血染红了整个滩面,尸体全部搬上花果山都丢弃在山涧深谷里。脑补一下何等恐怖的画面。
第二,沙僧不是老好人,而是吃人的妖魔。
沙和尚不是和尚的样子,而是个吃人的妖魔。沙和尚的项链是用9个人头做的,可见其身形之庞大。在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中描写是这样的: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而且沙僧出场白中说到: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覆覆伤生瘴。
看本片中的沙僧造型,还是和原著靠拢的。
就这两点而言,无论哪个挑出来塑造角色都能让大众目瞪口呆。猴子是有凶残一面的,沙僧是个大魔王。到这一部《西游伏妖》要说的是什么呢?师徒间的蝇营狗苟,取经路上的种种猜忌怀疑,每一步都走得险,既要克服自己的心魔,还要打压队友对自己的排挤甚至扼杀——说是一起去取经,其实每个人都心怀鬼胎,相互博弈。这恐怕就是让很多人都受不了的部分。
你以为那是周星驰一厢情愿的无厘头改编吗?
不是的,那就是原著里写的。
原著的思想是怎样的么?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下原著对于善恶的回报吧。
1、 比丘国国王要吃1000个小儿心肝,最后得了善果;
2、 灭法国国王残杀9996个僧人,最后也得了善果;
3、 乌鸡国王,好善斋僧,本来是个好国王。文殊菩萨化为僧人去讨斋饭点化他,点化就点化吧。文殊贱的不行,非要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国王仁慈,只将其浸水三天,换了一般人,早大卸八块了。人家侵你三日,你要人水淹三年。
4、凤仙郡郡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官,只因为一件事,就被坑害三年,尝食恶果;
5、 三只犀牛精,千年道行,农业社会保一方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富足,应该说贡献极大。但是不幸遇到猴子,被最残忍的方式杀害,牛角被割,皮被剥了,肉被吃了,真是报应不爽啊。
我相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孙悟空。读《西游记》小说,和看《西游记》电视、电影,也不会是同样的感受。
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童年时央视版的《西游记》自然无可逾越。孙悟空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是多少人心中的完美代表。
只不过周星驰给出了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解读。
此片到底如何,是和大话西游一样,需要时间的检验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