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致辞】不要追求一种“鲜亮的平庸”
2015-07-07孙向晨法律博客法律博客
法律博客
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理想,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这中间还需要你们的担当。想一想身边事物,哪一件是自我完善的要求,哪一件只是随波逐流的模仿。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其实只是一种鲜亮的平庸,而无关乎卓越。
文|孙向晨
来源|西域剑客的法律博客
各位毕业生、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代表教师,在这个毕业生最神圣的节日里,来做一个发言。当学校希望我在毕业典礼上讲话时,我有些犹豫,面对公众演讲并不是我的擅长,但我非常愿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和同学们一起庆祝,一起回顾,一起展望。明天也是我自己从复旦本科毕业25周年的纪念。25年了,想一想,你们自己25年后的样子吧,这就是一现成的、活生生的标本。这身袍子有点伪装,其实大家已经在大屏幕上看到,岁月对我来说是把“剃头刀”;希望大家不要太失望了,我想,到那时候,绝大多数同学的头发还是会在的。今天,站在你们面前,作为一个样本,可以让你们的思绪飞翔起来,想象一下25年后,你们该如何理解今天的你。
回想当年的毕业季节,弥漫在心中的是一种迷茫,我想很多毕业生都会有这种感觉。我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哲学,临毕业却对是否还要继续读哲学,产生了怀疑,有一阵子我甚至觉得读哲学很没意思,整天研究别人怎么理解世界时,哲学很容易变成一种智力游戏,而自己面对世界却茫然无知。这种想法当时让我很纠结也很挣扎。借助于维特根斯坦,我走出了这种迷茫。他把哲学家比作瓶子里的飞蝇,迷茫就是飞蝇在瓶子里的乱转,而真正的哲学工作就是解除精神束缚,认识到那个透明瓶子的限制,让飞蝇飞出瓶口,飞向生活,飞向世界。维特根斯坦让我理解了哲学与世界之间那种看似透明,实则限制的关系,让我明白了哲学的超越不只是一项智力的工作,更源于对生活世界的体认。
这些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复旦教师,还是作为一名比你们年长25岁的学长,有两点很深的感触,愿与你们一起分享。
第一点是要敢于面对自己。按中国传统说法就是“反身而诚”。当我们面对抉择时,当我们迈向人生的下一步时,是按惯性生活?还是能认真审视自己?这首先就是个“诚”字,古人说得好:“诚意者,毋自欺也”,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自欺,不虚妄,想一想自己最真实的困惑,想一想自己内心最有力的召唤。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有了自己的前程,但对于未来,你们有多少选择是因为社会的影响,有多少选择是因为家长的意志,有多少选择是因为某种攀比,最后还有多少选择是因为忠于内在的生命。人生有很多关节点,在毕业典礼这个关口上,很值得我们来细细反思。孟子讲的“反身而诚”,它的完整版是“万物皆有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其实世间的道理已经涌现在你的内心,你是否能面对自己,返躬自问;“万物皆有备于我”多豪迈的气象,同学们,你们身上有这样的气象吗?只要能够正心诚意,不自欺,不迎合,真实无妄,敢于面对自己,敢于做更好的自己,就能实现人生莫大的快乐。
其次,要敢于追求自我完善。复旦人一向自诩自己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是一种飘忽的散漫,自由的真谛在于让自己成长起来,让自我完善起来。无论是古希腊的自由传统,还是中国的“为己之学”,在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理想,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这中间还需要你们的担当。想一想身边事物,哪一件是自我完善的要求,哪一件只是随波逐流的模仿。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其实只是一种鲜亮的平庸,而无关乎卓越。这与复旦人追求“自由”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复旦的教育纲领要求复旦的毕业生在未来20年能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领袖。全球化的今天需要的是思想者、引领者和担当者,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走向何方,靠的是你们,对于复旦人来说,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今天你们毕业了,希望你们能秉承复旦敢于追求自由的精神,敢于追求卓越的理想。
25年过去了,我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教书,在这里育人,过得踏实而快乐。复旦的天地,给了我翱翔的空间;复旦的宽广,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复旦的深邃,给了我们共同的根基。身为一名复旦人,为此深深地感到骄傲。
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理想是复旦人的精神归宿,无论你是在校的师生,还是即将迈出校门的毕业生,抑或复旦一代代的校友们,我们都是复旦命运共同体的成员;复旦的创造,复旦的明天就在于我们每个复旦人身上!
亲爱的毕业生们,走出校园将有另一番广阔的天地,借用辛弃疾的话,“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真诚地祝愿你们,振翅高飞。
让我们满怀复旦的激情与理想,为了复旦,为了中国,也为了人类最美好的事物,一起努力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