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等伯在现在日本年轻艺术家当中非常受欢迎,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雪舟。调查发现,大家普遍认为雪舟绘画的宗教色彩过于浓重,而等伯却有一种超越了宗教层面的元素在画里。这感觉超越了基本常识,因为等伯其实是非常虔诚的法华宗教徒。
当代日本人还有一个喜好偏向,就是能对日本情调运用自如的,能获得更高评价。这对等伯获得日本人的喜爱起了决定性作用。日本人认为,等伯的《松林图屏风》是日本绘画史上最为出色的画作,永远无可替代。
对比等伯曾在《竹鹤图屏风》中,尝试给竹林配上深度,亦在画法中体现了“边界的溶解”,把大地的轮廓给抹掉了,《松林图》的呈现容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等伯在《松林图》中摆脱了狩野派的影响。
第二,《松林图》是等伯画风突然变动的作品,画风转换成眼前这样透明奔放的风格。
第三,等伯没有在之后延续自己的这种画风。
第四,等伯在1599年第一次使用了“雪舟五代”的落款,按字面意思解释就是“雪舟的复活”。这一切与永德的突然死亡吻合,让雪舟终于可以从狩野画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意识到自己画作中雪舟型自我元素。
第五,《松林图》背景留白,和画面水灵为日本画所罕见。
第六,《松林图》从用纸上显示它可能是一幅习作。从各种迹象表明,等伯或许是想把这幅画作为底稿,然后在上面添加更多元素。然而终于竟然没有。
追根溯源,日通上人编纂的《等伯画说》介绍了“周文——雪舟——等伯”的绘画体系,周文是“中国风画作的开山鼻祖”,继承周文衣钵的雪舟丝毫不逊于和尚(牧谿)。
顺便说一句等伯自己称呼自己为“雪舟五代”的背后原因在于他把自己祖父法淳及父亲宗清加了进去,不免有些牵强。
问题的关键在于等伯对牧谿的感想。牧谿在中国受到的评价不是太高。等伯对此应该有所了解。等伯认为牧谿不收追捧的原因在于他的笔触“太过于自由放纵”,还说“和尚的绘画风格就像是玉石行走在圆盘之上一般自由”。这是指牧谿的笔触自由飘逸,不入主流,但也暗示了等伯对于中国“图画”多少怀有不满。
牧谿的笔触早已不限于“绘图”本身,等伯对图画的界限有着自然而然的体会,追求新型“绘画的自由”。这就是说“和尚不适合于绘画”的意思。
牧谿所使用的纸张是“白茫茫的一片”,“白茫茫”指纸张柔软并有湿润的感觉。牧谿使用的纸张适合于泼墨画法。试着总结下“留白”与“湿润”画法的历史,从湿润的自由程度这一角度来剖析水墨画的历史,不难发现,等伯已经发现和达到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深度”这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