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在得到APP订阅了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其实,花199元订阅一年这个栏目值不值,我之前一直在犹豫以及怀疑。后来打开里面的一个试读文章,讲到金钱、注意力和时间的重要程度时,作者认为的排序应该是:注意力>时间>金钱,然后写了一大段文字来论证这个观点。通读这篇文字,说真,里面的逻辑关系我还没完全看懂,甚至觉得有的地方有点牵强。不过,忽略他的论述过程,我个人的价值观与该文的结论是完全匹配的,所以我认为大家是在同一个频率上的人,可以交个朋友,所以就订阅了。更何况,199元/年的价格,能够得到这种有丰富社会阅历的人每天的经验分享,我觉得是超值的,毕竟个人成长才是最重要。
既然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现在的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
回顾一下就发现,其实大多数人的轨迹都是相同的(再次看到了二八理论的普遍性):
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步入社会——结婚生子——退休——告别
在步入社会前,其实大家的注意力要么是在玩耍上,要么在学习上,所以谁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上的人(智力缺陷者除外),考上大学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你是哪所大学的毕业生,其实是代表了高考前,你的注意力是否大部分投资在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上。
大学毕业后的3-5年,其实都参不多,每个毕业人都在各自的组织从小弟做起。5年后,每个人在组织里面的位置以及专业素质,又代表了过去几年,其注意力的投资方向和强度。有人可能说,我过去就投资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学习专业知识上,但是职位就是没有提升,也没拿到什么证书。其实,社会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一个人在组织是否得到认可,除了专业知识,还涉及为人处世(或叫情商)。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就是没有升迁,那得考虑这个平台是否适合自己了。
至于专业素质,我相信,只要头脑不太笨,投入了足够的注意力去钻研,怎么都会比没投入时间钻研的人要高。只是有些人以专业证书的获取为衡量尺度,有些人则以实际应用的熟练程度去衡量。对于不太熟悉的人(如新公司的同事)来说,通过专业证书来了解你的专业素质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如果没有证书,过往的工作业绩也是一个窥探途径。但是,如果很不幸,没考到专业的证书,要么就代表过去在考取证书上的注意力投资得不够,要么就是某些证书竞争太大,只有少部分比例通过,所以要通过多次考试,提高通过的概率。
结婚生子,是人生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它们都需要你的注意力去维护,所以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会推迟结婚生子的时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事业心较强,想通过相对更集中地把注意力投资到事业上,等事业上升到一定台阶之后,再考虑结婚生子的事情。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些家庭有车、有房、夫妻事业有成、孩子精灵可爱,日子过得自由舒畅,就会心生向往。其实它们的状态很大部分都是过去注意力的投资收益(双方家境也有影响)。
当年迈六十的时候,去观察这个人所处的状态,就可以追寻到他过去注意力的投资方向。有不得志的人可能会说,自己是在某个组织工作,注意力投资了很多在工作上,但是到了退休时好像都没有什么建树。如果真有这种情况,这种人应该属于只会低头走路,不会抬头看路的人。注意力只投资在战术上,而不懂得投入到战略规划上。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在错误的方向上勇猛狂奔,越走越错”。其实在他还相对年轻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洞察和反思,来预测一下自己以前是怎样做才导致现在的状态,如果要在未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应该重新思考新的注意力投资模式,才能使未来的状态与目前不同。
其实,怎样的退休状态才算好呢?看起来别人好像不得志,那就是不好吗?他自己会认为不好吗?不一定。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个人的价值观。有的人会认为事业上权钱两得才是好;有的人会认为生活平稳就是好;有些人认为做个普通基层员工,准时上下班,按时完成任务就是好;所以,如果想要获得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退休状态,那么在年轻时或者还有时间改变时,就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投资到那个方向上。
现状是由过去你的注意力投资取得的,未来的状态由你过去及今后的注意力投资取得。想要怎样的未来,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注意力。